第十七回恩怨難分悲俠士琴簫合拍覓知音(第5/11頁)

雲瑚說道:“托這間客店的主人照料麽?你就敢這樣相信他?”

陳石星低聲道:“那個舟子是我的少年朋友,小時候我在漓江邊常常和他一起玩的。”接著笑道:“他初時覺得我似曾相識,可還不敢相認。後來我喚他的小名,他才大喜如狂。這個朋友是絕對可以相信的。”

雲瑚說道:“你是要把這兩匹馬寄養在他家中?這是咱們從江南雙俠借來的坐騎,萬一失了怎辦?”

陳石星道:“也只好冒個險。要說萬一碰到意外的話,咱們騎馬到陽朔去,可能碰上的意外說不定會更多更大。”他這麽說,雲瑚只好同意了。當下陳石星帶領雲瑚從客店出來,走到花橋底下,他那舟子朋友,已經在那裏等候他們了。

那少年舟子看見雲瑚這樣俊秀人物,更為詫異,不過他卻是相當機靈,陳石星又是與他先說好了的,是以也沒多問,完全像招待客人一樣招待他們。陳石星把兩匹坐騎交給他的家人帶回去,便即下船。

小舟開行之後,那舟子方始笑道:“陳大哥,一別數年,你闊起來啦,這幾年你是在哪裏得意?怎的今日方始榮歸?”陳石星笑道:“什麽得意?什麽榮歸?這幾年我不過是靠著這張琴在江湖上混飯吃罷了。小柱子,說實話,我還羨慕你呢。你有這條小船,不必受人家的氣,憑自己本領就有飯吃。在江湖上混,那苦處卻是不足為外人道的。”

那舟子道:“這話也說得是,我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江裏有的是魚蝦,雖然有時辛苦一些,倒也窮得快活。小石子,那年你家遭受火災,聽說你爺爺燒死了,又沒見你,不知你生死如何,我心裏真是非常難過。好不容易盼到今天,終於把你盼回來了。小石子,你有錢也好,沒錢也好,我對你都是和以前一樣。你不如回來吧。咱們哥兒倆一同捕魚,不很好嗎?我還想跟你學彈琴呢。”這番話說得十分誠摯,陳石星不覺眼角沁出淚珠。

“我不是回來了嗎?將來我是準備重建家園,就像爺爺一樣,在七星巖下過這一生的。不但我要回來長往,這位朋友也要在這裏住下去的。”

“真的?嗯,你這位朋友高姓大名,我還沒有請教呢?”

雲瑚捏了一個假名,說道:“對你們貴地的風景,我是早已仰慕的了。我是真的想做桂林人的。不過我恐怕還要回故鄉一趟,然後再來。”

舟子笑道:“你先看一看桂林陽朔的風景也好,看過之後,你就更想來了。你是小石子的朋友,我是十分歡迎你來的。”

雲瑚道:“陳大哥,原來你的小名叫小石子,我現在才知道。”

舟子笑道:“我和陳大哥小時候都是互相叫對方的小名的。他的名字是陳石星,我喚他作小石子,我的名字是劉鐵柱,他就叫我小柱子。”

說話之間,小舟已是順流而下,在平如鏡面的漓江之上,滑行於波光嵐影之間了,疊彩山、還珠洞、伏波山等奇峰異洞,隨著船身的移動,緩緩向後退去。不多久已是過了穿山和鬥雞山。穿山矗立江心,有巖洞可容小舟通過,據說是漢朝的大將軍馬伏波一箭射穿的。鬥雞山形如振翅昂頭的公雞,氣象崢嶸。雲瑚不禁歡喜贊嘆,說道:“我以前讀韓愈的詩,水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還以為是詩人的誇張,天下哪有這樣清麗的山水?如今身立其境,果然是如在畫圖。”

陳石星道:“寫漓江這一帶風景的,還兩句名詩:高眠翻愛漓江路,枕底濤聲枕上山。是明初俞安期寫的。”

雲瑚躺在艙中,仰望山景,笑道:“果然是枕底濤聲枕上山。寫得真妙。”

舟子忽然笑道:“你們談的什麽詩詞歌賦我都不懂,不過喜歡坐船到陽朔去看漓江風景的外地客人可真不少,尤其是這兩天。”

陳石星正想向他打聽,乘機問道:“這兩天有許多外地的遊客雇船到陽朔去嗎?”

舟子說道:“是呀。前天就有幾個北方口音的客人要雇我這條船,後來他敢情嫌我這條船太小,改雇了賀老三的那條大船。”

陳石星道:“陽朔有什麽奢攔人物嗎?我的意思是說像一柱擎天雷大俠這樣的奢攔人物。”

舟子說道:“不錯,我想起來了。陽朔有個富豪,聽說家裏養有許多武師,他本身也會武功。當然沒有雷大俠的名頭那麽響,但也遠近知名。聽說他過幾天做六十大壽,說不定那些外地客人是從各處趕來給賀壽的。”

陳石星忙道:“那個人是誰?我卻不知陽朔有這麽一位奢攔人物。”

舟子說道:“這人姓楊,名虎符。聽說他的家就在碧蓮峰上。我也是這兩年常去陽朔,才聽人說起他的。”

陳石星心裏想道:“在江湖上我可沒有聽人提過楊虎符此人,恐怕只是陽朔的土皇帝一流人物吧?以他的身份,恐怕也還不配請得動八仙迎客?但也許是我見聞不廣,且待到了陽朔,再查個明白。”當下問道:“今天有沒有外地的客人坐船到陽朔去,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