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何愁強虜侵中土尚有將軍樹漢旌(第5/6頁)

南、段等人拼命沖殺,裏外夾攻,將擋路的賊兵殺散,待到令狐潮親自出來督師攻城,穩下陣腳——南、段等人早已與雷萬春會合,退回城中去了。

雷萬春無暇問候師兄,先來照料郭從瑾,郭從瑾忽地將那顆首級一擲,說道:“南大俠,你認得這賊子嗎?”南霽雲一看,失聲叫道:“這是郭令公手下的賀崑!”郭從瑾道:“不,他是叛賊賀崑!”接著哈哈大笑道:“我有負摩勒之托,未得及時通報郭令公,現在手刃此賊,繳回人頭,我死亦可無憾了!”笑聲漸轉微弱,南霽雲急忙上前扶他,只覺他手足如冰,已經氣絕了。

原來這賀崑乃是混入郭子儀軍中的奸細,南霽雲與鐵摩勒早在九原的時候,就發現他形跡可疑,後來鐵摩勒做了玄宗皇帝的侍衛,又曾在宇文通的私室裏見過他,玄宗逃難西蜀,郭從瑾在中途迎駕,鐵摩勒曾托他向郭子儀稟告此事,這些經過,段珪璋都曾聽得鐵摩勒說過。但郭從瑾之所以殺賀崑的原因,他們卻直到郭從瑾死後,幾方面一說,這才明白。

原來郭從瑾受了鐵摩勒之托,雖然兼程趕路,無奈處處烽煙,路途阻塞,未曾到得九原謁見郭子儀,睢陽與靈武的兩路戰事已起,靈武是肅宗皇帝駐蹕之地,郭子儀奉了金牌宣召,親率大軍赴援;睢陽一路,則由他麾下的大將劉彥率領,只因主力放在靈武,這一路人馬,半是民兵,半是郭子儀本人的護軍,七拼八湊而成,不過七八千人。其時賀崑在郭子儀軍中已做到“千牛衛”之職,他向郭子儀請膺,願以所部千人,隨劉彥赴援靈武,郭子儀不疑有他,允予所請。

哪知賀崑包藏禍心,與賊兵暗通消息,中途設伏,裏應外合,把劉彥這支援軍,打得幾乎全軍覆沒,賀崑也就投降了敵人。

郭從瑾趕到睢陽城外,得知賀崑叛變之事,深感有負鐵摩勒之托,遂率領他在沿途組合的義軍好漢三十六人,殺入令狐潮的大營,親自取了賀崑的首級,郭從瑾與那三十六名好漢也先後犧牲。

南、段二人聽了雷萬春所述,嗟嘆不已,段珪璋翹起大拇指說道:“古人季布千金一諾,太史公為之立傳,名傳後世。而今郭老英雄不惜以身殉諾,報國除奸,又比季布強得多了。”但以軍情緊急,只能默哀片刻,便將郭從瑾草草掩埋,留下標記,待太平之後,再來給他立墓。

當下南霽雲引領段珪璋夫婦去謁見張巡,張巡已有三日三夜目不交睫,雙目深陷,發如亂草,一個堂堂的副節度使兼睢陽太守,已是形銷骨立,似野人一般。段珪璋見了,又是欽佩,又是難過。

張巡已知賀蘭不肯發兵之事,他反而安慰南霽雲道:“老百姓說得對,元帥將軍難倚靠,保家園還得百姓想辦法。如今據段大俠沿途所見,老百姓已到處自組義軍,給咱們發兵了。只要民心不失,就強過千百個賀蘭進明!”南霽雲道:“只恐遠水難救近火!”張巡仰天大笑道:“一城一池的得失算不了什麽,即算張巡死了,睢陽失了,民心未失,便有千百個張巡繼之而起,中華錦繡江山,胡虜豈能染指,你怕什麽?”這番豪言壯語,說得南、段二人大為振奮,張巡又緩緩道:“當然,睢陽若能不失,那就更好,這就要靠大家齊心合力。現在最緊要的事是你們先去歇息,千萬要養好精神,才能殺賊。”南霽雲道:“你也該歇息呵!”張巡道:“我自會料理自己,現在我叫你們歇息,這是將令!”

南段二人連日奔波,又經一場大廝殺,也的確是累得很了。當下只好依從張巡之言,由南霽雲去安頓段珪璋父子夫婦。

南霽雲的妻子夏淩霜聽說段珪璋夫婦到來,抱了兩個兒子,連忙出來迎接,段珪璋見這兩個孩子一般高矮,一般模樣,一問果然是對雙胞胎。竇線娘笑道:“瘋丐衛越盼你有三個兒子,你現在果然不負他之所望。”原來竇線娘見夏淩霜的肚皮隆起,她是個有經驗的人,一看就知道夏淩霜最少已有五個月的身孕。

夏淩霜笑道:“這話說得早了一點,肚皮裏這個還不知是男是女呢。”又道:“我真不想這個時候有孕,為了肚皮裏的這個孩子,我實在難過得很。”竇線娘道:“戰亂期中懷孕,是不大方便,但也用不著難過呀。”夏淩霜道:“嫂子,你不知道,霽雲為了我懷有孩子,他不許我上城助戰,我眼見人人奮勇殺敵,日日都有傷亡,怎不難過呢?”段珪璋笑道:“留得青山在,哪怕沒柴燒?將來你把這幾個孩子都造就成國家的棟梁,更勝於今日去殺幾個賊人呢。”夏淩霜又道:“還有,城裏現在缺乏食糧,霽雲在家的時候,生怕我吃不飽,把他的口糧勻給我。他出去請救兵的那些日子,張太守又特地叫人送大米,送肉類給我,說孕婦應該吃得好一點,我知道他自己也沒得吃,你說我怎能咽得下?可是退回去又不成,張太守說這是命令。我只好暗地裏送給受傷的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