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恩怨全消 卅年懷舊恨死生度外 一醉解千愁(第3/9頁)

那老者讓龍靈矯住在外面的一間石室,靠近花圃。龍靈矯這一晚翻來覆去,哪睡得著,他心中思如潮湧,首先想到這兩父女奇怪的行徑;那老者詭秘的目光似乎在黑暗中盯著他,龍靈矯不禁打了個寒噤,好不容易才擺脫開這老者的影子;手觸腰間的玉獅子,忽的又想起了自己的父親,想起他率領百萬大軍的威風,想起他被清廷殺戮的仇恨。龍靈矯嘆了口氣,心道:“我父親當年本來可以自立稱王,可惜他沒這份膽氣。”想起自己多年的苦心策劃,壯志雄心,到而今都付之流水。思潮接連不斷,山風送來縷縷花香,龍靈矯睡不著覺,素性披衣出戶,到了花圃中漫步。

穿過花叢,忽見有一道矮小的籬笆圍著園子一角,龍靈矯一時好奇,探頭進去一看,這一看登時令他嚇得呆了,這時他再也無暇顧及那兩父女是什麽人,立即就把籬笆完全拆毀,月光下兩尊石像顯露出來,一尊石像似是一個滿族的貴人,另一尊石像竟是他的父親——年羹堯,更奇怪的是他父親那尊石像上插著兩把尖刀。

龍靈矯幾乎懷疑自己是身在惡夢之中,這刹那間,既是憤怒,又是驚恐,忽覺背後衣襟帶風之聲,龍靈矯大吼一聲,反手一拳,怒聲喝道:“老匹夫,你何故侮辱我的父親!”

一拳打出,只聽得“砰”的一聲響,如中敗革,龍靈矯被那老頭輕輕一推,退出數步,回頭一望,只見那老者身軀搖晃,口角沁出血絲,在冷月寒冰的映照之下,面色越發顯得慘白可怕。龍靈矯怔了一怔,只見那老者緩緩舉起衣袖,拭掉嘴角的血絲,沉聲說道:“我早料到年公子有此一問,請你把那柄尖刀拔出來。”

龍靈矯略一躊躇,終於去拔那兩柄尖刀,只見刀柄觸手即落,原來年深日久,木頭早已腐朽。龍靈矯力透指尖,硬把尖刀拔出,只見上面半截生滿鐵銹,下面半截因插在石像中,刀口仍然閃著光芒。那老者道:“這兩把刀是三十年前,插進去的。那時,我對令尊確是怨毒甚深。”

龍靈矯道:“我父親與你何冤何仇,你如此冤毒?”那老者道:“三十年前,天下的仁人義士,個個都是你父親的仇人!我呢,我雖然也恨你的父親,可是這仇恨又與一般人不同,說起來慚愧得很。”

龍靈矯喝道:“你是誰?你因何恨我父親?”那老者道:“你聽過方今明這個名字麽?”龍靈矯似乎聽師父提過這個名字,卻想不起他是誰人。那老者淒然一笑,說道:“三十年世事滄桑,現在我的名字也沒人知道了。”頓了一頓,緩緩說道:“現在的皇帝是乾隆,四十五年之前,乾隆的父親雍正還是四皇子允禎,那時諸皇子爭位,允禎最大的強敵就是十四皇子胤禵。這故事你聽說過嗎?”龍靈矯點點頭道:“嗯,這故事我聽說過。”方今明道:“乾隆的祖父康熙本來是寫好遺詔傳位給十四皇子的,後來雍正得你的父親和國舅科隆多之助,擅改遺詔,將‘傳位十四皇子’這幾個字,改為‘傳位於四皇子’,雍正才得登大寶。”龍靈矯道:“他們滿洲人誰做皇帝,還不是一樣。與老百姓何幹?”

方今明道:“不,最少與你我有關。若不是雍正做皇帝,你父親不會這樣快便被殺頭,我也不會逃到這山上來。”龍靈矯默然不語,半晌說道:“好在雍正也給他的仇人殺了。”

方今明道:“四十多年之前,那時十四皇子手下有兩個最出名的武士,稱為軍中二寶,一個叫做車辟邪,後來改事新君,投順了雍正,另一個呢,對十四皇子始終忠心耿耿。”龍靈矯驟然想了起來,叫道:“這個人叫做神拳方今明。”那老者微微一笑,道:“不錯,那就正是老朽了。”說至這裏,那少女分花拂葉,穿入花叢,道:“爹爹,這麽夜了,你還要客人陪你說話嗎?咦,你怎麽啦?”

方今明再拭幹凈嘴角沁出的血絲,微笑說道:“沒什麽?雪兒,你也聽聽。”頓了一頓,往下說道:“雍正擅改遺詔,僭登大寶,過了幾年,又趁著十四皇子西征之時,將他害了。害十四皇子之事,正是你父親替雍正策劃的,事成之後,你父親奪了十四皇子的兵權,才得以成為年大將軍。”(按:諸事詳見拙著《江湖三女俠》。)龍靈矯道:“因此,你就恨雍正與我的父親了。”方今明道:“不錯,我不肯投順,雍正也恨極了我,我才逃到西藏。逃到西藏之後,我還矢志報仇,娶了她的母親,希望生下一個兒子,殺你的父親和雍正。”那少女驚叫起來,方今明笑道:“雪兒,不必駭怕,這兩個仇人都死了三十多年了,那時我消息隔閡,尚自念念復仇,還未娶你的母親呢。”停了一下,續道:“雍正死後幾年,唐大俠來探望我,我才知道消息。但我的名字,還是被朝廷列為欽犯。我也早心灰意冷,你母親對我很好,我也就把西藏當成我的家鄉啦。我初來至這裏隱居時,對年羹堯的恨意尚未全消,因此刻了他的石像,練習飛刀。其實人死仇滅,在死人身上發氣,實是無聊得很,唐大俠也曾勸告過我。年公子,今晚我把事情說明,我是誠心讓你打一拳消氣的。”那少女請龍靈矯坐下,這時龍靈矯才知道她的名字叫做方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