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劍影刀光 群英逞絕技幹戈玉帛 殺氣化祥雲(第4/5頁)

不說唐經天等一幹人為馮琳暗暗著急,尼泊爾王更是觸目驚心,他把提摩達多倚為靠山,只道提摩達多一到,便可無敵於天下,哪知卻被馮琳纏戰,搶不到半點上風。“一個中國婦人,也有如此神奇的本領,中國人才之盛,真是難以窺測,看來我真是井底之蛙了!”心中不禁凜然生懼!

提摩達多苦鬥馮琳,地下的冰雪不住融解,雙方都占不到便宜。馮琳面上的笑容也盡已收斂,她正想別出新法破敵,忽地山風又起,卷著沙石冰塊,從上面直刮下來,驀地裏忽聽得一聲怪嘯,隨著山風吹送下來,那嘯聲恍如海濤卷空,接續不斷,接著是一陣極奇特的嗚嗚之聲。

馮琳忽地跳起,叫道:“是金世遺!”一個轉身,跳出圈子,疾向山上奔去。提摩達多怔了一怔,咕咕嚕嚕地大嚷一通,也跟著向山頂奔去,馮琳的影子,轉瞬之間不見,提摩達多向著另一個方向登山,片刻之間,身形也被嵯峨的怪石遮蔽了。

眾人都是一呆,通譯的稟告尼泊爾王道:“提摩達多大法師說,他的弟子在上面呼喚他,他要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先告辭了。”唐經天叫道:“胡說,明明是金世遺,怎麽是他的弟子?”李沁梅扯著唐經天道:“咱們快去。”這時群情聳動,冰川天女和唐賽花等人都紛紛起立,忽又聞得嗚嗚的號角之聲,守在山谷的尼泊爾的武士跑進來報道:“中國的大軍到了!”但聽得谷外萬馬奔騰之聲,尼泊爾王大驚失色!

冰川天女道:“咱們的軍隊先行越界,怪不得人家前來問罪。幸在尚未越出山區,還有得說。目下之計,只有設法消弭爭端,方為上策。”尼泊爾王忙道:“他們肯麽?”唐經天道:“中國是仁義之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現在戰端未啟,國王親去賠罪,料想可以化幹戈而為玉帛。”尼泊爾王沒了主意,懇求唐經天道:“一切仰仗唐大俠代為說辭。”尼泊爾王本來覦覬西藏,經過了今日的一場比武,始知中國能人之多,而今又被中國的軍隊制住機先,堵了谷口,哪裏還敢再有野心。

唐經天道:“排難解紛,乃是我輩分所當為,不敢推辭!”尼泊爾王便請唐經天與冰川天女同乘白象,擺起儀仗,到谷口去迎接大軍。李沁梅急道:“表哥,你不去救金世遺麽?”唐經天道:“待這裏的事情稍告段落,我便立即上山。”李沁梅道:“那麽我先走了。”神色之間,頗為不悅。唐經天取出一個銀瓶,瓶中藏有三粒碧靈丹,遞過去給李沁梅道:“碧靈丹雖然不能治本,但讓他多活幾天,想還能夠。你一路上留下標志,我自會跟蹤前往。”李沁梅接過銀瓶,幽幽地嘆了口氣,道:“若然救不回世遺哥哥,我一生都會難過。”唐經天還是第一次見這個頑皮的表妹嘆氣,心中甚感歉疚,但中尼兩國的友好,比起金世遺的生死重要得多,他又怎能抽身陪李沁梅?

走出葫蘆形的峽谷,只見中國軍隊排成扇形的陣勢,堵住谷口,戈矛映日,旌旗招展,軍容甚壯,冰川天女道:“咦,你看那不是陳天宇和幽萍嗎?”只見“帥”字旗下,一個雄赳赳的將軍,挺著狼牙棒,在馬背上顧盼自雄,側邊立著一個少年公子,一個如花少女,唐經天認得這將軍乃是焦春雷,旁邊站立的公子和少女正是陳天宇和幽萍。原來福康安賞識陳天宇的才具,叫他來襄贊軍務,幽萍懷念主人,當然跟著來了。

唐經天得見陳天宇,冰川天女得見幽萍,自是喜之不勝。焦春雷雖是主帥,但拙於言辭,交涉事宜,都委托給陳天宇辦理。陳天宇首先便問尼泊爾王的來意,尼泊爾王說是因為冬天寒冷,特地到山谷中避寒練軍,喜馬拉雅山太大,一時沒有查清楚,以至越過疆界。說話之間,頻頻道歉。陳天宇想不到事情如此容易解決,也便不為已甚,告誡了幾句,約好在第二日再詳細商談兩國友好通商的具體條文。

尼泊爾王既已道歉,中國軍隊當然亦以國君之禮相待,立即在軍營中設宴,並饋贈一萬套寒衣給尼泊爾的士兵。尼泊爾軍歡聲雷動,人人感謝冰川天女和唐經天的相助,消弭了這場戰禍。對中國的寬容,當然更是感激不盡。

事情告一段落,趁著筵席未開,陳天宇忙與唐經天交談別後的經過。

陳天宇聽說金世遺有性命之憂,而今獨上高山,只怕難以尋覓,心念他以往相救之情,甚是難過,也願陪唐經天等上山尋找。唐經天道:“我們已有多人前往,你尚有大事要辦,不必去了。”陳天宇道:“咱們不久也怕要分手了。”唐經天道:“是否令尊已接了禦旨,有了南歸之訊麽?”陳天宇道:“京中已來了驛報,家父奉調回京,重任禦史。家父想回京之後,便即辭官,回故鄉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