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O二回丐幫問訊探良朋心懸故國計除奸(第5/7頁)

武士敦道:“不錯,他對這個差使是深有用心的。天壇乃是‘聖地’,除了他以欽差大臣的名義和他所率領的隨從之外,別的官兒都不能進去。他要找些什麽人來和他商量大計,天壇裏面,就是一個最好不過的開會地方。勝於在他的‘王府’聚眾商議多了。”

李中柱道:“原來如此。丁家在天壇附近,他於是順便派遣手下到丁家抓人。其實最主要的目的,他還是要借天壇這個地方作密商的處所。”

武士敦道:“你說的不錯,不過他對捉人之事也還是非常重視的。因為完顏長之最顧忌的就是你的師父,你是武林天驕的徒弟,他也害怕你是奉了師父之命,跑來大都,刺探他們的秘密。”

李中柱笑道:“我師父對本國國事當然還是很關心的,不過他可從沒想到完顏長之父子會有這樣大的野心。”

武士敦道:“古往今來,凡是梟雄之輩,定必多疑。何況他們圖謀如此大事!當然是要盡可能的防範一切可疑的人了。”

“那天晚上,完顏豪用的是雙管齊下之策,一面派遣任天吾、沙衍流率領武士到丁家拿人,一面在天壇和心腹手下密商大計。任、沙二人是他們這邊一等一的高手,只要你的師父不在丁家,他以為你們定然一網成擒,卻想不到還會給你們闖進了天壇。”

何令威道:“他們父子準備如何篡位?師父已經知道了麽?”

武士敦道:“完顏豪和心腹武士密商的結果,準備在明年元旦金國皇帝在天壇祭天之時,將他刺殺。陪同皇帝祭天的大臣也同時一網打盡。”

陸昆侖笑道:“這個計劃倒真是毒辣,能夠陪同皇帝祭天的大臣,當然也是忠於皇帝的心腹臣子了。這樣一網打盡,省得他們父子一個個派人行刺。”

何令威笑道:“韃子自相殘殺,對咱們來說,這可是一件大大的‘好事’了。”

武士敦若有所思,半晌說道:“此事對咱們是有利還是有害,我可還沒有想得通透呢。我要把這消息趕緊設法送到金雞嶺去,聽聽笑傲乾坤和蓬萊魔女的意見。李世兄的師父,說不定也會來到大都,但願我能夠很快的見到了他,也和他商量商量。”

何令威一時想不明白,說道:“咱們義軍是要把金寇驅逐出去,恢復國土的。他們自相殘殺,難道還有對咱們不利之處嗎?”

李中柱則是驚喜交集,說道:“我的師父也要來麽?武大俠,你可是在來大都之前,曾經和他見過?”

武士敦先答復李中柱的問題:“我這次潛入大都,正是和你師父商量的結果。詳細情形,慢慢我告訴你。”跟著回答徒弟的疑問。

“不錯,按普通的情形而論,韃子自相殘殺,應該是對咱們有利。但現在的情形卻有點不同,是利是害,我也未敢就下結論了。”何令威道:“有何不同?”

武士敦道:“因為還有蒙古韃子。蒙古在西征獲得大勝之後,國力之強,已是遠超金、宋,他們的計劃第一步是滅金,第二步就是滅宋了。而金國現在所占的地方,大部分也是咱們漢人的地方。蒙古入侵,女真族的金國韃子皇帝固然要被推翻,漢族的百姓和女真族的百姓也要同受其害!”

武士敦繼續說道:“蒙古內部的王公大臣也分為兩派,一派主張聯宋滅金,一派主張聯金滅宋。當然這不過是策略上的先後問題而已,它在聯甲滅乙之後,回過頭來還是要把甲吃掉的。”

陸昆侖道:“不錯,這事我也聽到一點風聲。上個月江南的武林盟主文逸凡托人捎信給我,說是南宋在臨安的小朝廷正在商量與蒙古秘密聯盟。不過韓丞相則主張和金國講和。”

武士敦道:“就目前的形勢來說,蒙古內部也是主張聯宋滅金這派較占上風。但聯金滅宋這派的首腦人物卻是蒙古大汗自己。”

李中柱道:“蒙古的大汗即是皇帝,何以他的主張反而落在下風?”

武士敦道:“蒙古現在最有權力的人,不是做大汗的察合台,而是做元帥的拖雷。他是主張聯宋滅金的。不過拖雷這個人不但能征慣戰而且甚有智謀,他雖然主張聯宋滅金,另一方面他對金國的當權人物也還是曲意籠絡的。他絕不會讓金國知道他的真意。”

陸昆侖大為佩服,說道:“武長老,我只道你隱居深山,不問世事,誰知你對蒙古的內情,竟是了如指掌!”

武士敦道:“這些年來,我曾去過幾次蒙古,最近一次是三個月前的事,在和林碰見了武林天驕檀羽沖,這才知道他在蒙古的時候比我更多。他有一個朋友上官復,以前還曾經做過龍象法王的副手呢。上官復是遼國人,他為了圖謀復國,才跑到蒙古去,後來給龍象法王察破他的身份,他才逃出和林的(上官復的故事,詳見拙著《狂俠天驕魔女》)。我所知道的這些事情,大半是他們告訴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