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回折戟消兵歌牧野沉沙洗甲看流星(第6/9頁)

孟華將他所見的情形扼要稟報父親,但關於弟弟被擒待救之事卻還不便在這個軍事會議之中提出。

會場中彌漫著大捷的歡樂氣氛,人人都說清軍是釜底遊魚,縱然多了一個諸青崖亦已無濟於事。全殲敵人指日可待。

只有孟元超還保持冷靜,說道:“敵人此役雖然大敗,但現有的兵力除了估計他們可能還有些逃亡之外,也還有五萬多人,比起咱們的兵力,他們還稍多一點呢。”

桑達兒引用哈薩克的俗語,笑道:“一百頭烏鴉也打不過一頭兀鷹,兵多打不了仗又有何用?以前他們的兵力比咱們多了幾倍,咱們也不怕他,如今大家都差不多了,還怕他麽?滿洲韃子的旗幟是面龍旗,困在‘絕龍嶺’上正是犯了地名,嘿嘿,咱們一鼓作氣,定能把這條孽龍降伏在絕龍嶺上!”說得眾人哈哈大笑。

孟元超卻正容說道:“絕龍嶺的地勢易守難攻,咱們的兵力和武器都比不上敵人,要是攻堅的話,縱然能夠攻下,也必元氣大傷。崔寶山頗通兵法,又有諸青崖相助,不可太過小覷他們。”

羅海說道:“孟大俠的話說得對,輕敵躁進乃是兵家大忌。咱們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就不能打沒有把握的仗!”

桑達兒道:“依孟大俠之見,這一仗應該如何打法?”

孟元超道:“清軍的糧草估計只能支持十天半月,在這半個月內,咱們圍而不攻,待他糧盡兵疲,那時不戰便可屈敵之兵!咱們先派兵搶占鷹愁峽和虎牢崗兩地,令敵人不能流竄,只能困守絕地!在這期間,敵人強攻的話,咱們也只能嚴守。還有,咱們對俘虜必須優待,他們要回家的就讓他們回家,願意跟咱們的就發還武器,信任他們,讓他們和咱們一起打仗。這樣此消彼長,咱們的兵力也可以占到優勢的。”

眾人聽他計劃周詳,無不心服。既無異議,軍事會議就結束了。會議結束之後,孟華方有空暇向父親稟告弟弟被擒之事。

孟元超沉吟半晌,說道:“目前咱們必須用全力來打這一仗,以防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炎兒的事情,恐怕暫時是不能顧及了。”孟華說道:“我和漪妹到清軍一探如何,碰上好運氣的話,說不定可以把他找回來的。”

孟元超嘆了口氣,說道:“我疼炎兒,就如疼你一般,我豈不想早日找他回來?但我可不能以私廢公!這種冒險的事情是可一而不可再的,上一次你們和師父、快活張一起去,結果也還是要動用了全部兵力方能把你們接出來呢。如今我們已決定了圍而不攻的打法,我是不能允許你這樣做了!”

孟華說道:“我們不要爹爹派兵接應,萬一有甚不幸,也只是我們二人遭殃!”孟元超搖了搖頭,說道:“你這話,說得不對!”

“怎樣打法,已經決定,你們怎可不顧大局,單獨行動?大仗一打起來,可能有更緊要的任務交托你們,你們又怎能說是單獨行動,就不會連累大家。”孟元超一番訓斥,說得孟華低下了頭,不敢再辯。

圍而不攻的戰略果然有效,半個月過後,從逃出來的俘虜口中獲悉,清軍軍糧早已吃光,戰馬也差不多屠殺盡凈。義軍優待俘虜的做法,則越來越為更多的士兵所知。

但另一方面,諸青崖以監軍的身份,對士兵的監視也越來越嚴了。他有一支私人的軍隊,是從京師帶來的一千名“龍騎兵”,禦林軍多半是武官子弟,“龍騎兵”則不講究出身,算是禦林軍的旁支,作戰能力比禦林軍更強。這一千名龍騎兵就是替他專捉逃兵的。逃兵一被捉回,立即斬首示眾。這樣嚴密監視的結果,逃兵是減少了些。但也還是禁止不了饑餓的士兵舍命逃亡。

敵人的頹勢日益顯著,許多義軍的首領已經沉不住氣,主張便即發動總攻了。但孟元超還是遲遲不肯下這道命令。當許多人為勝利即將來臨而喜形於色的時候,他卻好像有更多的憂慮,白發也一天天的多了。

這一天孟華從前線巡視回來,帶回幾個逃兵,交給管理俘虜的人安置之後,便即去向父親報告敵情。孟元超忽道:“華兒,我現在可以答應你日前的請求了。”

孟華又驚又喜,說道:“爹爹,你是準許我偷入清軍之中去找弟弟了麽?”孟元超道:“不是為了你的弟弟。”

孟華問道:“是要我們去刺殺崔寶山麽?”孟元超道:“也不是。”孟華道:“那是為了什麽?”

孟元超道:“因為我不想和清軍打這最後一仗。”

孟華怔了一怔,說道:“清軍糧盡兵疲,正是一鼓而下的時機到了,何以爹爹又不想打呢?”

孟元超道:“正因如此,這一仗打下來,清軍必然傷亡慘重。他們雖是清軍,但十九卻是漢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