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苦鬥番僧破金缽忍看同道困蠻牛(第4/7頁)

孟華已經試出他的本領尚在勞超伯之上,如何還敢手下留情?當下果然就把平生所學盡都施展出來。

那番僧好似看見稀世的奇珍似的,歡喜得手舞足蹈,連聲贊道:“不錯,不錯,真是不錯。我可以收你做正式的徒弟了。不用只作記名的弟子啦。”他手舞足蹈,招數卻是絲毫不亂。孟華的無名劍法本來就已變化莫測,加上他以家傳的快刀刀法化到劍法上來,更是勢捷如電,使到緊處,劍光就似在那番僧的身前身後左右穿來插去一般。但饒是他的劍勢風狂雨驟,那番僧卻仍是氣定神閑,似乎並不怎麽費力,就把他的攻勢輕描淡寫的一一化解了。

孟華一咬牙根,使出父親所教的絕招“神龍掉尾”,身形平地拔起,反手出劍,與平常的劍理相反,但卻是把無名劍法的精髓融化在刀法之中的。

這一招突然從番僧意想不到的方位刺來,番僧也似乎不禁吃了一驚。

這番僧是一手拿竹杖,一手拿著一只金缽的,他一直只以右手的一根竹杖應敵,此時方才舉起左手的金缽。只聽得“當”的一聲,孟華這一劍竟然刺進缽中。番僧把金缽急速旋轉,缽中竟生出一股吸力,孟華除非拋開寶劍,哪裏拔得出來手?

番僧喝道:“你服不服,願意做我的弟子了嗎?”

孟華喝道:“打不過你我寧願死在你的手裏,豈能拜你這妖僧為師。”他難以脫困,正想拋開寶劍,空手再打,不料這番僧哈哈一笑,突然把金缽一收,放松他的兵刃。

孟華不禁為之一愕,只聽得那番僧哈哈笑道:“你罵我是妖僧,以為我是用妖法贏你嗎?哼,你不懂得我天竺武功的奧妙,胡言亂語,我也並不怪你,其實我也不想你太早認輸呢。再來,再來!”

孟華罵他“妖僧”,其實並非這個意思,是指他的行徑妖邪,並非指他的武功。“你說不出道理,就想要我服你,那是做夢!”孟華斥道。刷的一劍便刺過去。

番僧說道:“我怎麽說不出道理,你的劍法不錯,我的武功卻比你更高。你做我的弟子,師徒切磋,兩皆有利,這不是道理嗎?”口中說話,手底絲毫不緩,竹杖連揮,把孟華的劍招一一化解。

孟華給他糾纏不清,又是氣惱,又是心煩,不知怎樣才能擺脫這個怪物。鬥了一會,孟華又是一記絕招,而對方也是又像剛才一樣,在右手的竹杖無法遮攔之時,舉起金缽,又把他的長劍“吸住”了。

如是者接連幾次,最後一次孟華學了乖,一招“雲龍三現”,半空中一個筋鬥,抖起三朵劍花,刺向他身上三處不同的方位,避開他的金缽,不料這番僧卻把金缽拋了起來,“當”的一聲,寶劍仍然和金缽碰個正著。不過這次番僧沒有用手轉動金缽,孟華的劍並沒給它吸住。

這番僧的功力的確比孟華高出許多,孟華虎口一震,不由得接連退了幾步,幾乎摔倒。

番僧接下金缽,說道:“你氣力不濟了,我讓你吃點東西,歇一會兒。”原來他是見孟華的劍法奇妙得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不知他還有什麽奇招妙著未使出來,心癢難熬,非要一窺全豹不可。

孟華並不糊塗,和他纏鬥了這麽些時候,也已懂得他的用心了。苦就苦在不知怎樣才能擺脫他。

那番僧守在他的身旁,待他吃過東西,說道:“你還是不服我嗎?”

孟華怒道:“當然不服!”他是拼著和這番僧再耗下去,只要番僧不施殺手,遲早總可以找個機會脫身。

番僧笑道:“好在你不是碰上我的師兄,我的師兄脾氣可比我壞得多,你接二連三的受了挫折還不心服,他一定殺了你了。好吧,你既不服,那就再來!”

這次過了數招,番僧卻似乎有點詫異了。

這番僧本是恐怕孟華氣力不濟,難以使出奇招妙著,這才讓他休息的。他估計孟華休息過後,應該會好一些,但要想恢復原來的氣力,則是很難的了。哪知再度交鋒,竟是大出他的意料之外。孟華出劍,揮灑自如。氣力固然未減,而運勁之妙,則似更勝從前。

原來他們二人交手,雙方都是得到益處,不過一個是有心,一個是無意罷了。孟華本來已經得到張丹楓的內功心法,只是無人指點。憑著他本身的妙悟,內功雖亦大有進境,但在運氣使勁的微妙之處,究竟還是未能到達上乘境界。

武功練到孟華這樣的程度之時,要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唯有兩個途徑。一個是得名師指點;一個是和比自己更強的對手過招,而這個對手所練的內功,最好是和自己所學有可以共通之處。練功的基礎一樣,運用時的大同小異,則更可以令較弱的一方收到觸類旁通之效了。這個道理,倘若用現代的名辭來說,就是實踐和理論並重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