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何懼群魔唯奮戰卻嗟知己最難求(第2/8頁)

楊華快劍展開,得心應手,從所未有。要知他業已領悟上乘武學,敵手越強,就越發逼出他的功夫,顯出他的奧妙。只見他指東打西,指南打北,越打越快,到了後來,只見劍光,不見人影。在這快鬥之際,他看似隨意出招,每一招卻都是自自然然的攻守兼備。不求守而自守,不務攻卻猛攻。混元子等人只覺劍光飄瞥,耀眼生纈,好似楊華的劍尖就在他們的面門劃來劃去。楊華隨意揮灑的無名劍招,竟使得敵方每個人都以為楊華是在專門對付自己。

劇鬥中,楊華一聲大喝,把孟家快刀中的“夜戰八方藏刀式”化到劍法上來,以右足足尖為軸,閃電般的轉了一個圈子。只這麽一轉,劍尖已是向著敵方四人點了一點,劍點所落之處,不是咽喉就是腦門等各個人身的要害之處。他在一招之內,同時攻擊四個強敵的要害,其快可想而知!

果然不出楊華所料,本來無懈可擊的武當派劍法也給他的快劍迫出破綻來了。楊華喝聲“著!”刷的一劍,刺著了混元子的師弟,劍尖刺破他的虎口,令他的長劍當啷墜地,混元子慌忙橫劍一封,防他續施殺手。

楊華知混元子本領最高,不想和他糾纏,劍尖一點,蜻蜓點水般的一掠即過。但在混元子眼中看來,他這輕描淡寫的一招,卻是十分厲害的殺手。混元子自顧不暇,焉敢追擊?

那兩個青城派道士從兩側攻來,分進合擊,劍招既奇詭又狠辣。哪料楊華快得更是難以形容,剛從混元子身邊掠過,劍鋒倏的一轉,已是壓著左邊那個道士的長劍。力貫劍尖,只輕輕一絞,那道士的長劍不由自已的跟著他轉,只聽得“當”的一聲,那柄長劍被他絞得脫手飛出,剛好碰著右邊那個道士刺來的長劍,兩柄劍同時墜地。混元子獨木難支,不退也得退了。

“五官”之首的鄧中艾喝道:“好小子,休得猖狂,我來會你!”他使的是一對判官筆,只有二尺四寸,比普通的判官筆短得多。武學有雲:“一寸短,一寸險。”能夠使用這種短判官筆的人,不問可知,自是擅於點穴的高手。

果然楊華的青鋼劍尚未削著他的筆尖,他一個回身拗步,左手判官筆倏地伸出,已是點向楊華的右肩井穴。這一招雙方互搶攻勢,當真是兇險之極!

楊華的劍招快了半分,按說是可以先刺著他,但當前的形勢,卻是對楊華不利。

要知楊華乃是以一敵五,並非單打獨鬥。此時全大福的快刀和那姓馬的青銅鐧正在向他打來,另外兩個軍官亦已殺到。鄧中艾的點穴手法又狠又準,楊華的劍招雖快半分,相差不過毫厘,縱然能夠把他刺傷,肩井穴亦將給他點著。高手所爭,就是相差毫厘的瞬息之機。楊華在群敵圍攻之下,豈能和他拼個兩敗俱傷?

就在這危機瞬息之間,楊華身形一斜,全大福的快刀劈了個空。反手一劍,再把青銅鐧蕩開。在身形傾斜之際,腳踏醉八仙步法,左手同時伸出,一托鄧中艾的肘尖,避實擊虛,把鄧中艾的點穴惡招解了。

說時遲,那時快,楊華已是從鋼刀銅鐧鐵筆的夾攻之下脫出身來,一個轉身迎上了在他背後攻來的兩個軍官。

這兩個軍官一個揮舞三節棍,噼啪有聲;一個卻是雙手空空,並無兵器。楊華志在速戰速決,必須先擊破最弱的一環。當下手起劍落,便斬那個手中並無兵器的軍官。

戰略本來不錯,可惜判斷稍有錯誤。那個軍官,只憑一雙肉掌,便敢上前應敵,可知並非“最弱的一環”。恰恰相反,他是在“五官”之中,武功僅次於鄧中艾的高手。精於七十二把大擒拿手法,應變最快。

楊華一劍斬下,用的是孟家刀法中的“獨劈華山”,勢捷力沉,但美中不足的卻是由於他把長劍當作大刀來用,稍欠輕靈。這也是楊華料敵不足之故。眼看劍鋒就要削上那人的手腕,不料那人變招比楊華更快,雙指一鉗,竟然鉗著了楊華的劍柄。另一個軍官見同伴得手,心中大喜,三節棍一抖,登時就朝楊華的天靈蓋砸下。

不過,他也是歡喜的太快了。楊華早已妙悟上乘武學,懂得隨機應變的道理,驟然遇險,不假思索的也立即變招,變得比那個精通擒拿手法的軍官還更為奇詭!

只見白光一閃,楊華突然把手中的長劍拋開,那人的功力略遜楊華,接不下來,只好松手。楊華雙掌擊出,“蓬”的一聲,打著他的胸膛。登時把他打得口噴鮮血,倒在地上,暈了過去。

楊華一躍而起,剛好接著落下來的長劍,不待腳尖點地,半空中一個鷂子翻身,順勢就斬下來。這個軍官可沒有空手入白刃的本領了,三節棍給他當中斬斷,楊華劍鋒一挺,“噗”的一聲,刺入他的胸口。這幾下兔起鶻落,眨眼間連斃兩敵,鄧中艾等人方始追上,三面合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