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寄語送遺書 情懷悵惘舍身圖救難 心力空拋(第6/6頁)

皇宮殿宇連雲,地方廣闊,眾人都被允禩之變吸引去了,對搜索馮瑛之事,反而放松,侯三變帶了馮瑛專揀僻路走出西門,月明星稀,他們穿的又是衛士和太監的服飾,加上有那雷姓的老衛士在前探路,竟然容容易易地走到了西華門。

西華門守門的衛士名叫雷海音,是管血滴子的一個大頭目,遙見侯三變走來,以為他是宮中衛士,問道:“喂,聽說允禩已被哈布陀生擒,裏面正鬧得天翻地覆,你們為什麽不去瞧熱鬧?”侯三變道:“我們正是奉命去搜捕他的黨羽,你快開門。”雷海音道:“有文書嗎?”侯三變道:“給他!”馮瑛一躍而前,倏然一劍刺去,那雷海音就是當年捕拿周青之人,武功頗是了得,馮瑛一劍刺去,居然給他避開,大聲叫道:“快捉反賊!”馮瑛連環疾刺,刷,刷,刷,一連三劍,雷海音施展全身本領,僅僅避得兩招。

第三招馮瑛使出了天山劍法的絕招“明駝千裏”,劍鋒一旋,向下反刺,雷海音向上一躍,腳跟正好被劍尖刺著,登時一個倒栽蔥跌翻地上,侯三變立刻扭開鐵鎖,冷不防城墻上有兩人躍下,人未到,劍先到,雙劍齊刺侯三變頸項,這兩人卻是海雲和尚和他的徒弟黎族酋長火雲峒主龍木公。

海雲和尚本來是威震海南的劍師,可惜他時運不濟,自應允禎之聘,出山之後,連吃了幾次敗仗,降到只做一個普通的衛士統領,心中憤憤不平,久圖立功自顯。這一劍乃他平生功力所聚,淩厲非凡,滿以為一劍便能將敵人了結。哪知侯三變功力亦極精純,見他劍勢既兇且勁,竟不救敵招,先攻敵手,身軀一矮,右拳搗敵小腹,左腳又向上一挑,踢他腎門命穴。這兩招都是攻敵之所必救,海雲和尚迫得身形一閃,劍鋒斜偏,貼著侯三變頸項刺出,雖然是只差毫厘,卻已給侯三變平安度過。

龍木公的劍勢來得較慢,一劍刺下,撲了個空,正待換招再刺,說時遲,那時快,馮瑛的劍矯若遊龍,已從旁殺到,劍光飄瞥,彈指之間,已連下幾次殺手,龍木公雖非庸手,卻哪能擋得了這妙絕天下的天山劍法,不到五招,手腕便被刺傷,長劍叮當墮地!這時侯三變和海雲和尚正打得難分難解。馮瑛運劍如風,鷹翔隼刺,海雲和尚見不是路,越墻便跑。侯三變與馮瑛急急開了城門,從皇宮後面的景山逃跑。到衛士們追出來時,他們已越過景山,不知去向了。

甘鳳池、唐曉瀾等在西山等得正急,直至第二日早晨,才見侯三變和馮瑛回來。問起經過,唐曉瀾不禁嚇出一身冷汗。呂四娘微微笑道:“以後你可別再胡闖了,要做什麽事情,大家先商量了再做不好嗎?”馮瑛好不慚愧,低頭說道:“累你們擔心了。”呂四娘一笑將她拉近身旁,替她整理蓬松的雲鬢。至於臉上的汙泥,她早已在途中揩抹幹凈了。

馮瑛在宮中一天一夜,時間如此之短,便能脫險,說來實屬萬幸。可是經此一來,唐曉瀾七日之期,只剩下五天了。馮瑛一想起來,不由得心中大急,問唐曉瀾道:“你覺得怎樣?”唐曉瀾道:“也沒什麽,只是氣力好像一天不如一天。”馮瑛目蘊淚光,泫然欲滴。唐曉瀾哈哈笑道:“其實這樣死法,也是佳事。天下能有幾人預知死期。又得良友在旁,從容話別!”唐曉瀾故作曠達之言,馮瑛聽了,越發傷心。呂四娘道,“瑛妹,事情還未絕望,你隨我走一趟吧。”馮瑛一跳而起,道:“水裏火裏,我都隨去。”正是: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