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古堡伏兵開戰幕荒山仗義救魔頭(第3/7頁)

聶隱娘運劍如風,“玉女投梭”、“妙解連環”、“大漠孤煙”、“長河落日”,一連幾招精妙的劍招,迫得牟世傑只有放開了方辟符的長劍,先化解聶隱娘的劍招。

牟世傑見著聶隱娘與方辟符並肩應敵,又妒又恨,一咬牙根,心道:“你既要舍命護這小子,只有連你也不放過了。”青鋼劍劃了一道圓弧,用上了內家真力,猛的削出,把方聶二人兩柄長劍同時蕩開。劍尖晃動,倏的指到了聶隱娘的肩井穴。

方辟符雙睛火赤,大喝一聲,長劍掄圓,當作大刀來使,一招“獨劈華山”,朝著牟世傑摟頭便砍。這一招以劍作刀的招數——是他師兄鐵摩勒所創的獨門劍法,威猛無儔。牟世傑武功雖是遠勝於他,卻也不敢輕敵,當下只好放松了聶隱娘,輕移劍鋒,使了一招“夜叉探海”,力透劍尖,搭上了方辟符的長劍,一翻一絞,消了他那股猛勁,也就破了他那招“獨劈華山”。

牟世傑正要趁他身形未穩,刺他穴道,聶隱娘又已揮劍攻來。牟世傑見他們彼此舍命救護對方,妒意更熾,恨不得一劍殺了方辟符,再把聶隱娘俘虜過來。一劍狠過一劍,哪還肯手下留情。

方聶二人同出一師,無須事先說好,臨陣禦敵,已是心意相通,劍法使將出來,自然能夠配合得絲絲入扣。方辟符以剛猛的劍法抵擋牟世傑的正面進攻,聶隱娘則以輕靈翔動的陰柔劍法,從旁側襲,牟世傑雖然不再手下留情,卻也奈何他們不了。

史朝英拍馬趕來,嬌聲笑道:“聶大小姐,可是嫌我怠慢你麽,怎的就要走了?我還要留你喝一杯喜酒呢!”呼的一聲,拋出了一件網狀的兵器,名為“錦雲兜”,是以鋼絲織成的網,裝有無數倒鉤,用以擒人最妙不過。

方聶二人在牟世傑劍勢籠罩之下,若要抵擋史朝英的暗器,就得受牟世傑的利劍所傷,正自騰不出手來,眼看那面“錦雲兜”就要罩到聶隱娘的頭頂,聶隱娘吹了一個口哨,史朝英那匹坐騎忽地前蹄人立,猛的一縱,史朝英來不及抓牢馬韁,便給摜下馬背。

原來史朝英這匹坐騎正是秦襄送給聶隱娘的那匹坐騎,那日牟世傑奪了方聶二人的坐騎,一匹給了史朝英,另一匹則給了辛芷姑,辛芷姑那匹當日受了點傷,尚留在馬廄調治,史朝英則騎來上陣,不過,她也還是第一次騎這匹馬。

這是匹久經訓練的戰馬,聶隱娘一路騎它,和它已是非常熟悉,所以它一聽得聶隱娘的口哨,便投奔故主,拋開了史朝英。

聶隱娘大喜,叫道:“師弟,上馬!”方辟符奮力擋了牟世傑的一劍,聶隱娘已在馬背坐穩,向著牟世傑一沖,牟世傑側身閃時,方辟符也已跳上馬背。

史朝英摔毀了鳳冠,弄臟了新衣,氣得七竅生煙,換過匹馬,緊追不舍。

方辟符與聶隱娘背靠著背,聶隱娘面向前方,執韁揮鞭,駕馭馬匹,方辟符則坐在後面,抵擋追兵。坐騎雖然神駿,但馱著兩個人,且又是在敵陣包圍之中,只能且戰且走,不久便給史朝英追上,史朝英換過了一柄長矛,惡狠狠的向方辟符刺來。

馬上交鋒,利於用長兵器,方辟符的青鋼劍只有三尺,刺不到史朝英的坐騎,史朝英的丈二長矛,既能刺人,亦能刺馬,方辟符擋了幾招,護得自身,卻難護馬匹,給她刺了一下,幸而恰恰刺著馬鞍,坐騎未曾受傷。方辟符大怒,說道:“待我把這妖女擒來,師姐,你在前頭等我!”趁著史朝英尚未拔出矛頭,突然從馬背上飛身掠起,落到史朝英的馬上,史朝英這一驚非同小可,連忙挺矛橫掃,方辟符喝聲“下去”!便與史朝英搶奪那柄長矛,方辟符力大,雙手執著長矛,猛的一推,“哢嚓”一聲,長矛斷為兩段,史朝英翻身落馬,但她騎術精妙,落馬之時,足尖鉤著馬鞍,尚未倒地,迅即拔出短劍,纖腰一挺,居然一手又執著馬韁,挺起腰來,短劍削方辟符的手指。

此時方辟符若是一劍搠下,史朝英性命不保,但方辟符意欲將史朝英擄為人質,便在馬背上展開空手入白刃的功夫,搶史朝英的短劍。史朝英未曾上得馬背,只是靠著單足鉤著馬鞍的力量支持,不過幾招,手腕便已給對方掌鋒拂中,短劍“當啷”墜地。

方辟符正要一手抓下,忽聽得金刃劈風之聲,原來是牟世傑也換了一匹快馬,恰恰趕到,一劍刺了過來。牟世傑劍術精絕,兩匹坐騎擦身而過,他這一劍卻恰好從方史兩人的中間“剖”下,方辟符若不快快縮手,五指便要給他削斷。

方辟符腰向後彎,避開了牟世傑這一劍,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一瞬間,牟世傑已把史朝英抓起,放到自己的坐騎上,方辟符則搶了史朝英那匹坐騎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