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伏虎驅狼寒敵膽沖鋒陷陣顯神威(第2/7頁)

浩罕正自不肯服輸,見巴大維追來,正合心意,便即回過頭來與巴大維再度交手。

巴大維這匹坐騎也有幾分懼怕犀牛,不過,因它是曾經百戰訓練極佳的駿馬,卻比犀牛靈活。巴大維的騎術又精妙,犀牛沖來,他一閃就連人帶馬的閃開了。

浩罕喝道:“你既來挑戰,為何又不敢與我交手?”巴大維笑道:“你懂得什麽,你等著瞧吧!”策馬一個盤旋,待浩罕的犀牛猛沖過後,開始緩慢下來之時,巴大維連人帶馬,倏的就疾馳過來。左手的長劍一招“平沙落雁”,向浩罕橫刺。

浩罕側轉身軀,舉刀招架。此時巴大維的坐騎與浩罕所騎的犀牛是在平行的位置,牛角觸它不著。

巴大維出手如電,一劍才向浩罕刺去,右手反手一刀,又向牛頭斬下。浩罕的武藝究竟還未純熟,顧得了自身,卻顧不了他這頭犀牛了。

犀牛被砍了一刀,刀上的鋸齒在牛頭割開了三道傷口。犀牛負痛狂奔,倏地跳起一丈多高,向前猛沖猛跳。原來犀牛皮厚肉硬,牛頭尤其堅實。以巴大維的內家真力,一刀劈傷了它,一時間也還未能置它於死。巴大維本來想先傷了浩罕的犀牛,然後再殺浩罕的。犀牛負痛狂奔,卻是他始料之所不及。

浩罕的犀牛沖入回紇軍中,回紇的士兵驚駭奔逃,犀牛撞傷了十幾名士兵,這才氣衰力竭,倒下地來。巴大維正要再追過去,忽見漫山遍野的師陀民兵殺將過來,原來是烏獲的主力部隊已到。

巴大維仍然要殺浩罕,刷的一鞭,飛馬來追浩罕。浩罕自小在山中與野獸追逐,不知不覺的練成了一身輕功,這一個月來,又經過空空兒的指點,輕功身法,更為了得。他在戰場上左避右閃,巴大維的坐騎竟然還沒有他那麽靈活。

說時遲,那時快,烏獲所率領的大隊民兵已經疾卷過來,和回紇的前鋒展開了混戰。就在此時,只聽得回紇的中軍也在擊起了收兵鼓,巴大維不敢不奉將令,只好回去。這一邊,浩罕和他那支獵人隊伍,得到了接應,也突圍而出,與援軍會合了。

巴大維回到中軍營帳,問拓拔雄道:“元帥何故將末將招回?對方騎兵甚少,武器不全,兵力也未必強於我軍,看來只是一群烏合之眾。”

拓拔雄道:“料敵從嚴,叔王在師陀京都有司空圖父子與竇元等許多高手效力,也是被這群‘烏合之眾’圍在王城之中,豈可輕敵?而且後面還有木裏與獨孤宇這支軍隊追來,是以我軍必須大軍集結一起,判明敵勢,方好出擊,以免背腹受敵。巴將軍,你就留在中軍,不可輕易出戰。”

原來拓拔雄在進軍師陀之後,接連兩戰皆敗,銳氣大挫。他有一個泰洛保護他還嫌不夠,是以又要把巴大維調回,放在他的身邊。有兩大高手做他護衛,他始放心。

拓拔雄結集大軍,以方形陣勢出擊。每千人列成一個方陣,配合十輛戰車,向敵方陣地逐步推進。師陀的民兵士氣極為旺盛,但裝備與訓練則不及敵人,長於野戰而不擅陣地戰,在敵方以優勢兵力擠壓之下,雖然人人奮戰,但強弱懸殊,終於有幾道防線給敵人突破,堵截不了回紇的進軍。

形勢正在十分緊張之際,忽見塵頭大起,一彪軍馬殺奔過戰場,回紇的後軍已在和這彪軍馬展開激戰。原來是段克邪所率領的先頭部隊殺到,展伯承、劉芒與褚葆齡、鐵凝等人都在軍中。這一支部隊人數不多,只有三千多人,但戰鬥力卻是甚強。一投入了戰場,立即就發生了牽制的作用,拓拔雄急忙從前線抽調精騎,增強後防。如此一來,師陀民兵所受的壓力大為減輕。烏獲抓緊時間,重新布防,搶占了有利的丘陵地帶,堵住了回紇的攻勢。

且說浩罕敗回本隊,甚是羞慚,當下往見烏獲請罪。烏獲正在與空空兒商討軍情,見浩罕來到,笑道:“空空前輩,我可要教訓教訓令徒了。”空空兒道:“浩罕有勇無謀,是該教訓。”

烏獲正色說道:“論戰功,你殺了回紇的先鋒,擊潰了敵方的第一線部隊,這功勞很是不小。但你不聽號令,孤軍深入,陷於險境,這過錯也很不小。念你初犯,姑許你將功贖罪,下次可不能這樣了。”浩罕滿面通紅,說道:“是,我知錯了。”

烏獲又道:“你過去是在山上一個人打獵,可以隨得你的性子,喜歡怎麽打就怎麽打。現在你是參加了義軍,是和大夥一同作戰,這可不同於單人打獵了。你一人不聽號令,就會連累大家的,所以軍中定有軍法,必須人人遵守。這道理你懂了嗎?”浩罕剛才雖然認錯,卻還未能自省這個錯誤的根源。如今烏獲一針見血地指出他的缺點,浩罕這才是真的懂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