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惘惘余情隨逝水空空妙手解恩仇(第4/7頁)

空空兒、楚平原是名震江湖的兩大高手,蓋天豪昔年也曾經是當過長江十三家總寨主的人物。他們三人忽地到來,雖不能扭轉局勢,亦已足令敵方膽戰心驚!

其中最最吃驚的又是沙鐵山與竇元。沙鐵山是怕空空兒來找他算賬,報那日在長江上弄沉他的船只之仇。竇元則因犯了綠林的大戒,怕空空兒向他問罪。

展伯承矢志報仇,全神對敵,對周圍一切,渾似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在這樣舍死忘生的惡鬥之中,有一方心神略分,另一方就有可乘之機了。

就在竇元驟吃一驚之際,展伯承突然發覺他露出一個破綻,心頭大喜,不顧一切,立即便施展他早已準備好了的那招殺手,平劍向鐵牌一拍,倏的繞到竇元背後,伸手就抓竇元的琵琶骨。

琵琶骨若給抓住,多好的武功也是無能為力,那時褚葆齡在他正面進攻,便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殺了竇元。

這一招用得險到極點,褚葆齡一直擔心的也是怕展伯承不顧性命,用這一招,在最後關鍵的時刻,褚葆齡不由得也是驀地一驚,雖然她立即記得要和展伯承配合,但卻不由自主的手指微顫,一劍刺出,竟然刺歪兩寸,沒有刺著竇元的要害,只是劍尖劃破了他一點皮肉。

竇元何等厲害,發覺不妙,陡地一聲大吼,反手彎過了虎頭鉤,鉤尖也朝著展伯承的脅下“愈氣穴”刺去。

此時形勢,雙方的招數若都用實,竇元的琵琶骨要給展伯承抓著,展伯承也將喪在竇元鉤下。但他喪命之前,是決不會放松竇元的,褚葆齡一劍沒有刺著要害,第二劍也必將殺了竇元。所以這是一個竇元與展伯承兩敗俱亡,同歸於盡的局面!

就在這電光石火之間,只聽得空空兒一聲呼喝,聲到人到,衣袖一拂,卷了竇元的虎頭鉤,掌心一按,又把展伯承推開了三步。他用的乃是一股巧勁,就在展伯承的五指剛剛要抓著竇元的琵琶骨之時將他推開,對兩人都毫無傷害。

竇元驚魂未定,只聽得空空兒冷冷說道:“我只是不想你們一同到閻王爺那裏報到,我可沒有幫那一邊。你們兩家的冤仇是一盤算不清的賬,以後你們要怎麽樣我管不著,今日有我在此,卻不許你們再打了。”說罷,把虎頭鉤還給竇元。

空空兒一生好勇鬥狠,給別人作調人,這次還是他有生以來的第一次。你道他何故如此?原來竇元與展伯承的結仇,追溯起來,空空兒也有很大的關系,他一來是為了愛惜展伯承的性命,二來對少年時的一段往事,也覺得有點抱愧之故。

當年王、竇兩家爭奪綠林霸權,王伯通請來了空空兒幫忙,竇家五虎則請來了妹婿段珪璋助陣(事詳《大唐遊俠傳》)。空空兒出頭邀鬥段珪璋,說好了他們之間單打獨鬥,誰贏誰輸都不許插手兩家的紛爭的,段珪璋是當時著名遊俠,本來也是不願插手這種只是為了爭權奪利的綠林之爭的,不過為了親戚情分,不得不敷衍竇家五虎而已。

空空兒提出的條件,得到段珪璋答應,結果空空兒贏了一招,段珪璋依約退出,竇家失了最得力的幫手,王伯通的女兒王燕羽遂施展她從妙慧神尼新學成的劍法,把竇家五虎全都殺掉。王燕羽就是後來展元修的妻子,展伯承的母親。而竇元則是竇家五虎中竇令符的小兒子,當時僥幸漏網。兩家冤冤相報,慘烈之極,追究起來,就是由飛虎山這一戰造成的。

竇家固然是在綠林中作惡多端,但王家代為盟主也只是以暴易暴,所以在飛虎山事件過後,空空兒也是不禁有點後悔的。

正是空空兒有著為了當年之事抱疚的心情,所以他就不忍再殺竇元了。在另一方面,當然他更不願意展伯承傷在竇元手下。

不過,撇開兩家的上一代事情不談。在這一代,竇元、展伯承所走的道路卻是大不相同,竇元是要繼承他祖父在綠林的霸權,可以不問是非,不擇手段,展伯承的父母則是早已改邪歸正,他一出身就是少年的俠義道了。是以空空兒這次雖然兩不相助,只作“調人”,但他的心情對竇元只是“不忍誅戮”,對展伯承則是一片愛護的。

竇元得空空兒交還他的虎頭鉤,驚魂稍定,大感意外,他生怕空空兒追究他與軍官勾結的事情,連忙逃跑。

竇元一跑,沙鐵山心驚膽戰,生怕空空兒找他算賬,他心裏一慌,給周同“砰”的一掌,打得口吐鮮血,跌翻出三丈開外。

空空兒從他身邊掠過,哈哈笑道:“算你運氣不錯,今天碰上了你恰恰受傷。嘿,嘿,這裏陪我打架的人倒還不少呢,你不受傷我也不屑打你了。”沙鐵山在地上打了幾個滾,見空空兒已去得遠了,這才放下了心,連忙躲進人堆之中,不敢再出頭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