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鸞飄鳳泊芳心碎虎鬥龍爭劍氣寒(第2/6頁)

龍象法王也端的是厲害之極,他雙手空空,並無兵器,就在他身上所披的那件大紅袈裟當作兵器,袈裟一抖,登時就像平地湧起一片紅霞,向孟少剛疾卷過來,耀眼生纈!

只聽得“嗤”的一聲響,劍尖從袈裟劃過,袈裟只是穿了個針鼻般的小孔,若不是仔細觀察,旁人根本就看不出來。孟少剛這一招淩厲之極的殺手絕招,竟給他輕描淡寫地化解開去,劍尖“滑”過了一邊。

孟少剛大吃一驚,心裏想道:“怪不得這大和尚如此狂妄,他確實是有真才實學,內功的精純,只怕當世是無人能及的了。”

殊不知孟少剛固然吃驚,他的對手龍象法王亦是不由得心頭一凜。原來他這件袈裟乃是一件寶物,用阿爾泰山特產的天蠶絲制的,一條蠶絲拉長了足有一丈多長,韌力之強可想而知。他用袈裟作為武器,平生不知挫敗過多少強敵,從來沒有過損傷。如今雖然只是穿了一個小孔,已經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龍象法王心頭一凜,暗自想道:“聽說此人劍術天下無雙,果然是名不虛傳。我已經使出了龍象功,袈裟仍然給他刺破,倘不全力施為,只怕是難操勝券!”

雙方各具戒心,彼此都是把平生所學施展出來,但見一幅紅雲裹住一道白光,盤旋飛舞,看得眾人眼花繚亂。

龍象法王的內功,已臻化境,全力施為,袈裟抖得呼呼風響,如同漲滿的風帆一樣,一件柔若無物的袈裟,罩將下來,卻似千斤壓頂,饒是孟少剛這樣高強的本領,也感到有點透不過氣來!

孟少剛劍法一變,把輕靈翔動的上乘劍術發揮得淋漓盡致,當真是矯若遊龍,翩如驚鴻,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瞻之在左,忽焉在右,雖然他的劍尖一碰上袈裟,就給蕩開,但龍象法王卻也不能不提心吊膽,生怕他乘隙而入了。

韓大維與李思南抵掌而坐,各自運功,對身邊的這場惡鬥,恍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過了一會,韓大維的頭頂散發出熱騰騰的白氣,李思南的臉色漸漸紅潤。

龍象法王的那四個弟子也是識貨的人,知道韓大維正以本身的真力助李思南聚氣活血,消除體中毒素,到了緊要的關頭。於是他們四人私下商議,一個說道:“師父只是不許我們插手,並沒有說不許我們捉拿囚犯。”一個說道:“不錯,這姓韓的老兒本領非凡,李思南是中原的武林盟主,武功想必更為了得,若然給他恢復了功力,敵方就是如虎添翼了。”一個說道:“只不知咱們打不打得過這老兒?”一個說道:“一對一打他不過,咱們四個人一齊上呀!”

韓佩瑛見他們交頭接耳,連忙說道:“爹爹小心,只怕他們要來……”“偷襲”二字未曾出口,這四個人果然就一齊撲上來了。

韓大維武學深湛,雖然不是眼觀四路,卻是耳聽八方,聽得背後勁風襲來,頭也不回,騰出左手,反手便是一掌!

只聽得“轟”的一聲,最前撲上的那兩個武士四掌齊出,仍然給韓大維震退了幾步,另外兩名武士,一個用刀,一個用劍,左右齊上,也是給他的掌風蕩歪了兵器,大吃一驚之下,不敢躁進,先退兩步。

殊不知這四個龍象法王的弟子固然吃驚,韓大維更是吃驚不小,他以為這一掌最少可以擊倒對方一二人的,哪知這四個人都只是身形略晃,稍退幾步而已。

韓大維分出了一半功力抵禦敵人,右掌仍然抵著李思南左掌掌心,只覺李思南的掌心微微發熱,那是真氣積聚,未能疏導之故。韓大維暗叫不妙,心裏想道:“我若是用到七八成以上的功力去對付這四個人,自是可以將他們擊敗,但這樣一來,只怕卻是要連累李思南了。”

原來這四個人都是龍象法王得意高足,每一個人的本領都在剛才的阿蔔盧與呼黎奢之上,四人聯手,韓大維要分出心神照顧李思南,自是難以傷得他們,反而被迫要改取守勢了。

韓佩瑛“呸”的一聲罵道:“不要臉,堂堂一個國師,說了話也不算數!”

孟少剛刷刷刷連環三劍,迫使龍象法王擋了兩招,松了口氣,喝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龍象法王,你剛才是怎麽說的?”

龍象法王袈裟一個盤頭疾舞,罩將下來,還了兩招,哈哈一笑,說道:“我說,你若勝得了我,你們要走,我決不阻攔,從此之後,我也決不足履中原了。但我沒有說過,不許別人去捉拿囚犯呀!哈哈,何況你現在也勝不了我!”

龍象法王之言雖是取巧,但卻也能夠自圓其說,不算違背諾言。孟少剛劍術天下無雙,功力卻是稍有不及,分神說話,登時就給龍象法王搶了先手,形勢在他袈裟籠罩之下,幾乎難以伸展。孟少剛心中咒罵,卻是無可奈何,只好重攝心神,全力應付對方的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