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回棋爭先著交豪傑陣布玄虛誘敵人(第3/6頁)

李思南這才著了慌,說道:“或許她們今天是親自下廚,忙著給咱們弄飯吧?”

兩人連忙進去一看,哪裏找得著她們?韓大維家裏的傭人只有一個廚子,一個老王,這兩個人是不進內堂的,當然也不知道小姐的去向。

韓大維安慰李思南道:“想必是小女陪楊姑娘出去玩了,她平日也是常常出去的。我想大約是不會出事的。咱們遲一些吃飯。”他話是這樣說,心裏可也慌了。

韓佩瑛和楊婉到了哪裏呢?

楊婉和韓佩瑛走上大街,只見車如流水馬如龍,端的是好一番熱鬧景象。在那穿梭來往的行人之中,綠女紅男,黃童白叟,各式各樣的人,應有盡有。原來在金國統治下的大都,婦女“拋頭露面”是並不當作一回事的,不似南宋,婦女必須遵守“禮教”,以“足跡不出閨門”,方才算得是有教養的“良家婦女”。楊婉看見行人中有男有女,也沒發覺有人特別注意她,方始放下了心。

韓佩瑛帶楊婉在皇城外面走了一圈,讓她見識用金碧輝煌的琉璃瓦所蓋的宮殿,然後到城中幾處風景名勝之地遊覽,看看日頭過午,楊婉恐怕李思南掛念,說道:“咱們該回去了吧?”

韓佩瑛遊興未闌,笑道:“你急什麽,好不容易出來一趟,要玩就玩個痛快。大都最熱鬧的地方,你還沒有去呢。”楊婉道:“那是什麽地方?”

韓佩瑛道:“那地方名叫天橋,有一大片廣場,場中有各式各樣的雜耍,無數各具特色的小食攤子,還有你所想買的胭脂水粉雕刻古玩之類的雜貨,甚至還可以用很便宜的價錢買到古人的字畫,其中不乏名家的真跡,當然這就要看機緣了。”

楊婉給她說得怦然心動,想道:“日落之前趕回去,想來他們的棋還未下完。”便道:“也好,那麽咱們就去看看。”

到了天橋,楊婉買了幾件書房的小擺設,準備帶回去送給李思南,忽聽得鑼聲當當,原來是有兩父女在她們的附近占了一個場子賣藝,剛剛開場。韓佩瑛性喜熱鬧,看了一眼,說道:“那小姑娘似乎有點玩藝,樣子也長得不錯,咱們過去仔細瞧瞧。”

這時已有許多遊人被吸引了來,場子的外面圍成一個圓圈了。楊婉皺皺眉頭,低聲說道:“和那些人擠在一起,我不習慣。”韓佩瑛道:“好,那咱們就站遠一點瞧。”

楊婉不想太過拂逆她的意想,便與她一同過去。正行走間,忽地有個男子斜刺撞來,楊婉冷不及防,竟然給他碰著。

韓佩瑛斥道:“你走路不帶眼嗎?”一掌向他推去,不料旁邊又有一個男子突然竄出,攔在她的面前,揮臂招架,韓佩瑛那一掌推去,只覺得一股勁力反推過來。韓佩瑛吃了一驚,想不到在這個品流復雜的地方,竟然碰上了一個武功高手。

那人冷笑道:“這個地方,誰都可以來玩,你怕給人輕薄,就別出來!哼,何況正主兒都未出聲,要你多管閑事?”韓佩瑛本來還以為先前那人是“無心之失”,未曾想到他是有心調戲楊婉的,此時這“輕薄”二字從那個人的同黨口中說出,韓佩瑛方知他們是有心惹事,不覺大怒。

正當韓佩瑛發覺那人是個武功高手,大吃一驚之際,楊婉也認出了碰撞她的那個人是誰了,楊婉這一驚比韓佩瑛更甚。

原來那個人不是別人,竟是蒙古的四王子拖雷。他改換了金國平民的裝束。

拖雷笑嘻嘻地作揖說道:“楊姑娘,幸會,幸會!想不到咱們在這裏又見著了。”

楊婉這一驚非同小可,但她也是個機靈的人,一驚之後,立即想到:“拖雷認出是我,當然是有意來難為我的。要想脫險,只有先下手為強了。”她知道拖雷雖然精於騎射,武功上自忖還可以勝得過他,當下主意一定,立即便是一招近身的小擒拿手法,向拖雷的琵琶骨抓下。

拖雷武功不及楊婉,不過他的摔交功夫,卻是在蒙古的武士之中也算得是一名高手的。楊婉一抓之下,拖雷一個蹲身勾腿,右掌疾出,反扣楊婉的手腕,楊婉焉能給她勾跌,滴溜溜一個轉身,掌鋒斜掠,只聽得“嗤”的一聲,拖雷的肩衣給她撕下了一幅。可是楊婉想要抓碎他的琵琶骨,卻是不能如願了。

拖雷退出數步,說道:“楊姑娘,你這樣對待老朋友未免太過薄情吧?”把手一揮,又一個漢子沖了上來,用蒙古話說道:“這丫頭不識擡舉,四殿下要如何對付她,請即吩咐小人。”楊婉一招“三環套月”,連環進掌,給那人隨手一撥,竟然把她這一招招裏藏招、式中套式的精妙掌法,輕描淡寫的就化解開了。

拖雷側目斜睨,盯了楊婉一眼,說道:“楊姑娘雖然不夠朋友,我可還得顧念故人情義,你替我將她擒下,可不許傷了她!”那人應了聲“是!”單掌劃了一道圓弧,緩緩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