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鐵掌爭雄嗟老將飛刀巧擲折強人(第4/7頁)

他兩夫妻一唱一和,旁人聽來,只道宋鐵輪是憐惜他的妻子,改而提議休息。有的人還在替柳三娘可惜,想道:“何必忙在這一時,一鼓作氣,將他打敗了不是更好?”這些人都已看得出來,蔔圖南雖然本身的功力較高,但此時已是累得不堪,且又氣餒的了,而柳三娘卻尚有余力。

蔔圖南看見宋鐵輪脫下帽子扇涼,目光盯著自己的頭頂,隱隱似含笑意,心也陡地一驚:“莫非我已著了暗算!”大驚之下,連忙脫下自己的帽子,只見帽子正中齊齊整整地插著三口梅花針,只露出一點針頭,除了他本人之外,旁人都看不見。

蔔圖南翻過帽子一看,見那針尖亮晶晶的,知道不是毒針,這才松了口氣。他是個使暗器的大行家,當下也就恍然大悟,原來柳三娘把三口梅花針混在飛刀之中打出,梅花針無聲無息,蔔圖南顧得抵禦飛刀,這就著了對方的道兒!

柳三娘的手段雖然是有點取巧,但以分量極輕的梅花針居然能夠和飛刀同時打到,這卻是最上乘的暗器手法!蔔圖南要對方提出方始發覺,雖未受傷,亦已是輸了招,何況柳三娘並非不能傷他,只是顧全他的顏面,手下留情而已!蔔圖南自忖:“這三口梅花針正是當著我腦門的百會穴方位,若她稍稍用多一點勁道,又或者是改由毒針的話,此際我焉能還有命在?”

蔔圖南又是感激又是慚愧,當下雙拳一拱,說道:“柳香主的暗器功夫遠遠在我之上,蔔某甘拜下風。”此言一出,淳於周這邊的人都是大感詫異,紛紛嚷道:“你還沒有輸啊!”“這一場至少也該算是打個平手!”

淳於周黑了面孔,沉聲說道:“叫嚷什麽?勝負兵家常事,又尚未完場,何必斤斤計較?崔兄,令師弟的斷骨駁好吧?”

原來蔔圖南著了柳三娘的三口梅花針,在場諸人只有淳於周和李思南看得出來,其他的人都還是莫名奇妙。淳於周生怕柳三娘抖露出來,更損自己這邊的面子,是以寧可認輸,還可稍稍遮瞞。

淳於周最後的一句話是向崔鎮山說的,崔鎮山當然懂得他的意思,心裏想道:“好,我給你扳回兩場就是。”於是緩緩走下場心,說道:“今日難得有這機會,崔某甚願以武會友,請各位英雄指教。”言下之意,已是表明了他不願涉足兩方的盟主之爭,只是意欲切磋武功,點到即止而已。而且他所要“請教”的是“各位英雄”,也並沒有指明只是要和屠鳳這邊作對。

不過他既然是淳於周邀來的高手,又是在淳於周催促之下出場的,因此他的話雖然說得不是十分明白,也算是替淳於周出場的了。屠鳳這邊的人知道他的為難之處,也聽出了他並無敵意,但卻也不能不找人應付他。

崔鎮山的大力金剛掌久已蜚聲綠林,群雄都知道他的本領遠遠在他師弟之上,要找一個人能和他匹敵的還當真不易。屠鳳心想:“李思南若然下場,可以勝他。但李思南要留著氣力對付淳於周,而且崔鎮山是以掌力稱雄的,李思南若是用劍勝他雙掌,亦是勝之不武。”

屠鳳正自考慮人選,只見董開山已經走了出來,說道:“老朽本來不敢與崔兄爭勝,但好在彼此都是以武會友,誰勝誰敗,付之一笑,亦是無妨。”

董開山以“大摔碑手”馳譽江湖,少年時候,曾有一雙鐵掌打敗河朔七雄的戰績。不過,正如他自己所說,他如今已是年邁體衰了。是以剛才群雄考慮人選,誰都沒有想到要他出場。

崔鎮山道:“得董老英雄指教,何幸如之!久仰老英雄大摔碑手的英名,咱們就在掌底印證印證吧!”群雄聽得崔鎮山說出“印證”二字,等於再次表明只是“切磋”之意,這才稍稍放心。

崔鎮山分屬晚輩,先行出招表示敬意,只見他單掌劃了一道圓弧緩緩推出,董開山弓腰蓄勢,待他掌到,陡地手腕一翻,反手一掌拍出。只聽得“蓬”的一聲,崔鎮山倒退三步。

掌風所及,沙飛石走,站得較近的旁觀諸人紛紛後退。

屠鳳這邊的人大為歡喜,心想:“董開山寶刀未老,只怕打得贏崔鎮山也說不定。”因為崔鎮山給他一掌震退三步,崔鎮山是否手下留情,大家都不知道。但雙方掌風的強勁卻是有目共睹的。

董開山自己心裏明白,崔鎮山不但是手下留情,而且根本是蓄力未發。原來崔鎮山那一掌有個名堂,叫做“龍門三激浪”,若是掌力盡發的話,應該有三重力道,一重猛過一重,可是崔鎮山只發出第一重力道,便即收掌退步了。

這一掌崔鎮山給他震退三步,也是始料之不及。他以為董開山年邁,生怕用力太猛傷了董開山,這可不好意思,試了一招之後,始知董開山的掌力雖然比不上他,卻是在他原來的估計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