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賊子幾番施詭計錢鏢一擲破奸謀(第3/8頁)

楊婉驚喜交集,連忙問道:“你見著他了?他、他出了什麽事情?”

杜雄道:“他正是和我一道從亂軍中殺出來的。蒙古的一個將軍十分厲害,不知怎的,他好似認得你的丈夫,對他特別追得緊,他、他給那個將軍一箭射死了!”

楊婉在亂軍之中也曾見到哲別的帥旗,如今杜雄說的這個蒙古將軍,雖然沒有說出名字,楊婉已知必是哲別無疑。哲別的神箭楊婉是見過的,杜雄說李思南死在哲別箭下,楊婉哪能不信。

這刹那間,楊婉只覺地轉天旋,人似風中之燭,搖搖欲墜。

在將近昏迷的狀態中,楊婉感到一雙有力的手臂將她抱住,楊婉瞿然一驚,不假思索的就把那人推開,睜眼一看,只見杜雄滿面通紅地站在她的身旁,訥訥說道:“我怕你暈過去,李大嫂,人死不能復生,你也不要太悲傷了。”

楊婉出自名門,素來注重禮儀,心裏想道:“這人雖然好心,但我可不能要一個陌生的男人服侍。我必須挺住,不能昏迷!”幸虧楊婉有此顧慮,這才沒有暈倒。

楊婉忍著眼淚,說道:“多謝你告訴我這個消息,你的恩惠我是不能報答了,你去吧!”

杜雄見她恍似梨花帶雨,更顯得姿容清麗,令人愛憐,不禁怦然心動,暗自想道:“這樣的美人兒哪裏去找?何況她又是名門閨秀,才貌雙全!雖然是再婚之婦,我若得她為妻,也不枉虛度此生了。但遲早是到口的饅頭,我可不能操之過急。我要她甘心情願地嫁給我,才有情趣可言。”

杜雄的本領本來在楊婉之上,假如他要用強的話,楊婉剛才那一掌決不能將他推開。只因他一來知道楊婉的家世,二來見了楊婉凜然不可侵犯的神氣,不由得心中虛怯,對楊婉又是愛慕,又是起敬,這才改變了主意,決意要用水磨的功夫,令楊婉就範。

杜雄主意打定,裝出一副十分關心的神氣說道:“李大嫂你去哪兒?”

楊婉道:“你不必管我,我自有我的去處。”說著話,眼淚不禁又滴了下來。

杜雄說道:“李大嫂,你可不能糊塗。一死容易,但尊夫未了之事,卻由何人代辦?比如說,你尚有翁姑的話,這奉養之責,別人就替代不了。生比死難,你是女中豪傑,想不至於避難就易!”

這番話說得十分誠懇,也正好說中了楊婉的心思。原來楊婉果然是想殉夫的,聽了杜雄這一番話,不禁清醒過來,想道:“不錯,我的婆婆還在,我生是李家的人死是李家的鬼,我就是要死,也該見了我的婆婆,待她老人家得終天年之後我才能死。還有李大哥的大仇未報,我又豈能輕生?”

想至此處,楊婉毅然說道:“你放心,我不會死的!”

杜雄道:“現下兵荒馬亂,此去中原,迢迢萬裏,大嫂雖是巾幗須眉,一個人走這樣的長途總是不便。我也是要回中原的,不如你我結伴同行,彼此有個照顧,好嗎?”

楊婉心裏想道:“這人看來似是個正人君子,但孤男寡女,萬裏同行,也總是不便。”轉念又想:“但我總得有人帶路,不依靠他卻又靠誰?”

楊婉躊躇未決,杜雄好似猜到她的心意,說道:“時逢亂世,守禮不若從權。江湖兒女,似也不必太拘泥於避男女之嫌。只要咱們光明磊落,同行又有何妨?大嫂,你就當我是親人好啦。路上若是有人問起,咱們可以認作……”

楊婉心念一動,說道:“對,咱們可以認作兄妹。你救了我的性命,我無以為報,只有把你當作大哥一樣尊敬,略盡寸心。”

杜雄哈哈一笑,說道:“我正有此意,難得你也一樣心思。那就請恕我妄自尊大,我可要叫你一聲妹子啦。”心裏卻想:“現在我叫你妹子,將來總有一天叫你娘子。”

自此兩人一路同行。最初幾天,楊婉還是小心翼翼地提防,後來見杜雄處處以禮自持,這才漸漸放了心。

杜雄似乎十分熟悉地理,帶領楊婉夜行日宿,專走山路,果然沒有碰上亂軍。在荒林裏睡覺的時候,杜雄總是走得遠遠的給她看守。楊婉初時不敢熟睡,後來好幾次見他如此,心裏反而覺得過意不去,自動提出要和他輪班看守,對他的戒備也松懈許多了。

楊婉暗暗慶幸,難得遇上這樣一個守禮的君子,殊不知這正是杜雄的手段,要獵取她的芳心。

過了幾天,兩人漸漸熟絡,杜雄問起她在蒙古的經歷,楊婉覺得可以對他說的都對他說了。不過楊婉雖然不是“只說三分話”,卻也並未“全拋一片心”,她認為不該說的就只字不提。例如屠百城之死,屠鳳邀了孟明霞來覓殺父仇人等等,因為這是別人的事情,她就沒有和杜雄說過。

杜雄的身世也只是隱隱約約的向她吐露,楊婉只知道他是武林世家,父親已死,母親養病在家,只有一個妹子。其他的事情,杜雄沒有多說,楊婉不是好管閑事的人,也就沒有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