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故國路遙歸夢渺天涯人隔客魂消(第3/5頁)

屠鳳道:“哼,讓他來吧。我不把他化骨揚灰才怪。”

孟明霞道:“淳於臏向趙趕驢追查你的住址,趙趕驢和你的想法不一樣,他也不願意你多惹麻煩。正因為趙趕驢知道淳於臏和蒙古韃子已有勾結,所以他覺得犯不著在這個時候去招惹他。”

屠鳳怒氣稍平之後,想了一想,說道:“我明白他的意思,他是怕眾寡不敵。”

孟明霞道:“不錯,要知你們這次是為了尋覓仇人來的,江湖上尋仇報復之事,本屬尋常,但若是和外敵作對,這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不是說我們不該抵抗蒙古韃子,而是時地不宜!這裏畢竟是他們的地方,以咱們這點力量,實是難以和他們較量。除非是事情迫到頭上,那又另當別論。”

屠鳳道:“趙趕驢一向老成持重,怪不得他有如此想法。不過依我看來,淳於臏既是有心來找我的麻煩,他和蒙古韃子又有了勾結,咱們要躲避恐怕也是躲避不了的。”

孟明霞道:“這點倒是給你料著了。淳於臏果然不肯放過他們,趙趕驢他們當然也不願透露你的住處,結果只有大打一場。趙趕驢和另外兩個頭目受了點傷,逃了回來。據趙趕驢說,幸虧那個紅衣喇嘛沒有動手,要不然只怕敗得更慘。”

屠鳳吃了一驚道:“還有一個頭目呢?”

孟明霞道:“給淳於臏擒了。”

屠鳳怒道:“他捉了我們的人,難道我還要躲開他嗎?”

孟明霞道:“淳於臏捉了這個頭目,不問可知,當然是要迫問他的口供,或者是要他帶路的了。此事可不能意氣用事,我們正是要等你回來商量對策。你到現在才回來,把我們急死了,因此我才出來找你的。”

屠鳳道:“依你之見如何?”

孟明霞道:“趙趕驢的意思是:君子報仇,三年未晚。”

屠鳳道:“我知道趙趕驢是怕我吃虧。但你的意思又是怎樣,你還沒有說呢。”

孟明霞道:“如今龍剛已死,宋鐵輪夫婦未曾會合,趙趕驢又受了傷。淳於臏若是要來的話,定是有備而來,決不會只和一兩個幫手來的。依我之見,還是不宜硬拼。”

屠鳳沉吟不語,孟明霞又道:“殺害伯父的仇人,現在已經知道是陽天雷了。陽天雷投靠金虜,想必現在是在大都?”

屠鳳道:“不錯。據二師哥得到的消息,陽天雷殺了我的爹爹,他自身也受了重傷,如今正在大都養傷。”

孟明霞道:“因此我看還是先回去的好。報了你爹爹的仇,再與淳於臏算賬。如今蒙古正在興兵入侵金國,咱們也不愁沒有和蒙古韃子交手的機會。被捉去的那個頭目,淳於臏看在你哥哥的分上,也未必就會殺了他的。”

屠鳳道:“既然你們都是這樣主張,那麽今天晚上先搬個地方,明天一早就走。”

孟明霞道:“你累不累?”屠鳳道:“我倒不累,就只不知趙趕驢他們傷得如何?”孟明霞道:“不算很重,跑不動,騎馬總可以的。”屠鳳道:“好吧,那麽事不宜遲,咱們馬上就走。”

從谷口到他們紮營之處約有六七裏路,二人快馬加鞭,不需多久,已是深入幽谷,安在山坡上的帳幕也已經可以看得見了。

屠鳳忽地心中一動,“怎的他們這樣粗心大意,竟然沒有派人放哨?”要知屠鳳雖然性急,卻也不是魯莽之人。她在綠林長大,多少有點江湖經驗,不見有人迎接,不免起了疑心。心想:這班人都是跟隨她父親多年的部屬,按說決不會這樣糊塗,連放哨把風的人都沒一個?而且她是一路疾馳回來的,即使沒人放哨,聽得馬鈴聲響,也該有人出來看了。

心念未已,忽聽得草叢裏有人尖聲叫道:“前面有埋伏,咱們的營地已經給敵人占了!”屠鳳大吃一驚,擡頭看時,只見一個血淋淋的漢子從草叢中爬出來,可不正是趙趕驢!

屠鳳失聲叫道:“趙大叔,你怎麽啦?”話猶未了,嗖的一支冷箭從草叢裏射過來,一箭穿喉,登時把趙趕驢射斃。

轉眼間,亂草叢中,巖石後面,伏兵盡現,影綽綽的也不知有多少人。最前面的那個人正是淳於臏。

原來在孟明霞出去尋找屠鳳的時候,淳於臏早已帶了人偷偷地從另一面上了山。淳於臏的武功遠在留守的這班頭目之上,帶來的人也都是剽悍異常的蒙古武士以及黑道人物,山上的哨衛剛剛發現,便給他們射殺。營賬中的七八個頭目,除了武功較強的趙趕驢帶傷逃走之外,也都盡數被殲。

淳於臏這些人正在搜索趙趕驢,聽得馬鈴聲響,知道屠鳳回來,淳於臏決意要活擒屠鳳,於是叫這些人散開埋伏,準備好絆馬索,還掘了幾個陷阱,只等屠鳳前來上當。倘不是趙趕驢不顧性命出聲叫喊,屠鳳再跑過去,前面就是一個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