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骨肉團圓如隔世親恩須慰締良緣(第3/8頁)

李思南道:“這小人一定是余一中了?”

李希浩道:“不錯。他偷偷地來看過我好幾次,每一次都帶了食物和藥來,這些藥雖不能醫好我的病,卻能令我苟延殘喘。當時我並不知道他的居心,對他還是十分感激的。他每次到來,又都是作出義憤填胸的樣子,口口聲聲說是他要去自首,好減輕我的‘罪責’,否則要死也一同死。我感激他的‘義氣’,費盡口舌,勸阻了他。”

李思南道:“這奸賊的騙術如此巧妙,難怪爹爹把他當作了好人。爹,你是什麽時候才識破他的真面目的?”

李希浩歇了一會,說道:“那次逃亡事情之後,大約過了半年光景,蒙古韃子對漢人俘虜的態度忽然有了大大的改變,打罵越來越少,小恩小惠的施與則越來越多。看得出蒙古韃子是有心拉攏咱們漢人。

“不久,俘虜營的韃子官出了一張告示,說是凡有一技之長的人,願意給他們做事的都可以去登記,登記之後,立即可以從俘虜營中釋出,送到和林,分配工作。有些人受不著誘惑,跑去登記,也果然得到了釋放。

“韃子改變政策的原因,不久我們也知道了,原來蒙古是在計劃和南宋聯盟伐金,它要利用咱們漢人。

“余一中並沒有跑去登記。我則還是像往常一樣,仍然是給韃子囚禁,十天八天就受一頓鞭打。他們對待別的俘虜客氣了,對我可沒有放松。

“沒有放松,但也沒有加緊看管。由於別的俘虜看管得比較松了,有些膽子大的朋友也偷偷地來看我,我知道多了一些外界的消息。我叫他們揭破韃子的陰謀,叫同伴不可上當。聽我勸告的那些人之中,當然也包括了余一中在內。

“有一天,突然來了一個消息,韃子在這個俘虜營中查問,查問有沒有李希浩這個人!”

李思南道:“爹爹,他們怎麽知道你的?”

李希浩道:“聽說是因為成吉思汗要延攬人才,我以前待過的俘虜營中有人告密,說是有李希浩這麽一個人,是將門之子,很有本領,所以成吉思汗要把我找出來給他做事。

“我說過,漢人俘虜都是編了號數不用原來的名字的。我也不願意別人知道我的名字,因此即使同是俘虜營中的難友,知道我的名字也只是寥寥數人。余一中是其中之一。後來我又知道,在這個消息發布之後,幾個知道我的真名實姓的人,幾天之內,一個個的離奇暴斃。俘虜營中,死人之事,極是尋常,韃子也沒有查究。我當時也不知道,只覺得這幾個朋友沒有來看我,我有點奇怪而已。

“余一中當然沒有死,他對我的‘照顧’更周到了。

“有一天晚上,他單獨來看我、勸我,說是既然有這樣一個機會,何不承認自己的身份,假意投降,少受痛苦?養好了身體,那時逃走也還不遲。

“我當然不肯依從,責備了他一頓,我說我勸別人不可上韃子的當,我又豈可給自己找個借口,苟圖活命?我是寧可死了也不能玷汙自己的氣節的!”

李思南拍掌道:“爹爹罵得好,余一中這廝怎麽樣?”

李希浩道:“他哈哈大笑!”

李思南憤然說道:“哼,他不知羞恥,還在哈哈大笑?但這也好,如此一來,爹爹不就是可以識穿他了?”

李希浩道:“不,我被他騙得更慘了。他笑過之後,說道:‘希浩,你真不愧是個鐵錚錚的好漢子,老實說,我是怕你的心不堅、志不剛,所以特地試探你的。現在我可以放心了。但我不能讓你死去,現在韃子為了籠絡咱們漢人,警衛沒有從前嚴密,我已經探清楚一條路線,從這條路線逃跑,雖然不能說是全無危險,但成功的希望卻是很大。’可嘆我給他這麽一說,竟然完全相信了他。我考慮的只是怕連累了他,根本就沒有想到他要我逃走是否還有陰謀。

“他拍起胸膛,發誓與我同生共死,還責備我:‘希浩,就只許你慷慨捐軀,不許我從容就義麽?既然最多只是一死,又何不冒險一試,要是逃得出去,留下有用之身,豈不勝於無聲息的死在俘虜營裏?’

“他說得慷慨激昂,我卻不過他的‘好意’,只好讓他背我逃走。這次逃走,果然很順利的就逃出了俘虜營。”

李思南道:“他不向韃子告密,卻要和你一同逃走,他的目的究竟何在?”

李希浩道:“告密他可能得到一些賞賜,但好處卻沒有繼續騙我之大。你聽我說下去。”

再喝了一口參湯,李希浩繼續說道:“我受刑太重,身體本來已經是十分虛弱的了,跟他逃進荒山裏去,吃野菜,住山洞。我的病越發重了。他向我抱歉,說是早知如此,不逃還好。我說:‘不!只要不是死在敵人手裏,就是死了,我也死得瞑目!’的確,那時我的肉體雖然受苦,精神卻是比在俘虜營中愉快多了。因此,我是十分感激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