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未泯雜念參無相三戒當持號不岐(第3/12頁)

“這是怎麽回事?”無相道人問那道士。

那道士惶然說道:“稟掌門師伯,你是親眼看見的了,他佩劍上山,我叫他解劍,他不肯聽,還和我動手!”

無相真人哼了一聲道:“你看不出他是本門弟子嗎?他不是外人,何須解劍?”

那道士滿面通紅,說道:“他沒有向弟子講明,我是在和他交手之後,才知道他是同門的。”

無相真人心裏當然明白,這道士是說得不盡不實。要不是這道士先動手,戈振軍決不會跟他打起來。不過由於這個道士乃是他的師弟武當派三個長老之一的無量道人的大弟子,他看在師弟的份上也不想太過責備他了。只是淡淡說道:“這條規矩,我本來想廢掉的,只因是本朝永樂帝的恩典,我只好讓這條規矩和解劍亭都保留下來。但望你們能善體我的用心,以後不要恃著皇家的恩寵生驕,即使是外人犯了規矩,也不可就和人家動武。”

那道士甚是尷尬,跪下來道:“多謝掌門教訓。”

戈振軍連忙也跪下來,說道:“稟掌門,這其實是弟子的過錯,弟子腦筋遲鈍!這位師兄問我懂不懂規矩的時候,我一時想不起就是這條規矩,怪不得師兄教訓我的。”

無相真人皺一皺眉,說道:“既是誤會,揭過就算了。我又不是要追究你們的責任。都起來吧!”接著問戈振軍:“你的師父是誰?你是第一次上武當山吧?為什麽單獨前來?”武當派的不成文規矩,俗家弟子第一次上山來拜見掌門,都是由師父或者是由本門的長輩帶領來的。

戈振軍道:“稟掌門,弟子戈振軍,家師是……”

無相真人連忙說道:“哦,原來你是何其武的大弟子,你知不知道,我正是等著你來的。”

戈振軍受寵若驚,怔了一怔,說道:“掌門知道弟子今日要來?”

無相真人道:“不錯,因為你的無極師伯本應該前兩天就回到山上的,他不回來,你的師父就該來的。但他們兩人都不見來到,那麽你當然是非來不可了。我就是因為怕你初次上山,人事陌生,要經過許多通傳,才見得到我。所以這兩天我才特地走下山,為的就是可以讓你免掉許多麻煩,馬上就見到我。”

戈振軍道:“稟掌門,無極師伯和家師……(說至此處,他偷窺一下掌門面色,停一停才說下去)這個、這個、說來話長……”

無相道人道:“既是說來話長,那你就跟我回去,先歇一歇,慢慢再稟告我吧。”

戈振軍暗自慶幸自己的所料不差:“好在我懂得看掌門人的面色,沒有立即向他稟報。否則有這兩個臭道士在旁,萬一我掌握不好分寸,說出了不應該讓他們知道的事情,那就糟了。”要知無相真人以掌門之尊,親自來接戈振軍上山,當然不會只是為了免除他通報的麻煩,而是恐防他不識輕重,一到了武當山上,就把這牽連甚大的秘密,隨便告訴同門的。戈振軍年少老成,這一層他也是早就想到的了。令他躊躇不決的只是要不要先向掌門報喪而已。因為按照武林常理,殺師的仇有如殺父之仇,為人徒弟的慘遭此變,是應該立即趕去向掌門人報喪,而且是應該一見到掌門人的面,就號啕痛哭的。

此時他方始放下心上的石頭,因為不論從掌門人的面色,或是從掌門人所透露的口風,他都知道自己這樣做是做得對了。一般的事情,才要遵守“常規”,非比尋常的大事,那是無須拘泥“俗禮”的。

不過,那兩個道士卻是不懂得內裏因由的,他們見掌門人“破格”接引一個俗家弟子上山,卻是不禁大為驚詫了。於是他們都忙不叠的對戈振軍自我介紹,戈振軍這才知道,年長的這個是長老無量道人的大弟子,道號不敗;年幼這個是長老無色道人的第三個弟子,道號不浮。

無相道人道:“戈振軍,你是第一次上山,先來拜過祖師吧。”待戈振軍行過參拜祖師的大禮,便即帶他上山。不敗不浮沒有掌門人的吩咐,可不敢尾隨了。

戈振軍跟著掌門人走,也不敢隨便說話。過了“遇真宮”,無相真人忽道:“振軍,剛才你參拜祖師的時候,臉上有古怪的神色,你心中在想什麽?”

戈振軍暗暗吃驚:“掌門人的目光好銳利,我想什麽,只怕都瞞不過他!”囁囁嚅嚅說道:“稟掌門,弟子是想請問一件事情,只不知該不該問?”

“你盡管問!”

“本派祖師張真人真的是遼東人嗎?”

“不錯。你還要知道什麽?”

“那麽張真人是滿人還是漢人?”

“祖師是在遼東出生的漢人,你問這個幹嘛?”

戈振軍道:“我是聽得兩位師兄在談論祖師的事跡,心中有點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