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有意護仙花 枯洞窟中藏異士無心防騙子 喇嘛寺內失奇書(第4/7頁)

桂仲明在旁觀戰,看得目眩神搖,更是暗暗嘆服,心想,淩未風畢竟是個大行家,自己驟遇怪招時,幾乎吃了大虧,而他卻從容化解,只這一份鎮定的臨陣功夫,就非自己可及。

淩未風大為奇怪,這人的身法掌法,從未見過,到底是哪一派的?而且天山之北,有自己的師父,天山之南有白發魔女,這兩人武功蓋世,他若與這兩人沒有淵源,又怎敢在天山之麓的駱駝峰停留?若他是桂仲明的師叔,那麽當是川中大俠葉雲蓀的門下,但葉大俠和自己師父可素無往來,難道是白發魔女的後輩?這樣一想,淩未風倒不敢冒昧進招了,揚聲喝道:“你是白發魔女的什麽人?”怪人怒喝道:“什麽白發魔女,看掌!”忽然手舞足蹈,如醉如狂,雙掌亂打過來,看來似不成章法,其實每一招式,都含有極復雜的變化!淩未風凝神運掌,片刻拆了十數招,心念一動,恍然大悟,猛然喝道:“你好不要臉,把韓志邦的書偷了,在這裏現世!我要捉你這個偷書賊!”

淩未風以前曾聽韓志邦說過失書之事,這時驀然想了起來。原來韓志邦在入藏之後,一日與幾個喇嘛到日喀則遊覽,當晚在西藏著名的紮布倫寺投宿,韓志邦午夜練拳,把從石窟中學的掌法,一一操練。操練完畢,忽聞旁邊有人笑道:“你的掌法很好,可惜沒有學全!”韓志邦愕然回顧,只見一個清臒老者,不知什麽時候來到了自己身邊。韓志邦在雲崗石窟中,因畫像剝落,一百零八個招式,只學到三十六式,耿耿於心,總想能夠學全才好。聽得這個老者如此一說,不禁狂喜,無暇問他是什麽來歷,便道:“前輩敢情是熟識這套掌法,如蒙不棄,弟子願列門墻!”那老者笑道:“你何必求教於我,你懷中不是還有一本怪書嗎?剩下的掌法、劍法,全講得清清楚楚,你認不得字嗎?”韓志邦大奇,問道:“你怎麽知道我有這一本書?”老人道:“我不但知道你有那本書,我還知道那本書是唐朝的無住禪師傳下的,是不是?”韓志邦記起那本書後面的漢字小注,點了點頭。老人繼續說道:“老實告訴你,我就是無住禪師這一系傳下的第四十二代傳人。”韓志邦急忙拜下去道:“弟子學藝不全,萬望前輩指點!”老人道:“我沒有那麽多工夫,但我可以教你照書上的方法練習。”韓志邦道:“那書上的文字古怪至極,弟子一個也不認得,如何練習?”老人道:“你把書拿出來,我教你好了!”韓志邦是個極老實的人,如何料得那老人使詐,當下把書取出,老人揭了幾頁,雙目放光,大喜叫道:“是了!是了!”忽然冷笑一聲,伸手在韓志邦脅下一點,點了他的麻眩穴,攜書長嘯,揚長而去。韓志邦後來靠喇嘛解了穴道,問起此人,全都不識,只知道他是前天來的一個香客。

那老者便是此刻與淩未風對掌的怪人,他說是無住禪師的第四十二代傳人,倒是不假。原來他名叫辛龍子,乃是晦明禪師好友、武當名宿卓一航的弟子,他入門在桂仲明的父親石天成之前,但石天成是帶藝投師,年齡也比他大,因此卓一航要他叫石天成為師兄。武當派是從少林分出來的,少林派的祖師是南北朝梁武帝的時候,自印來華的高僧達摩禪師,韓志邦所獲的那本書便是武學中著名的“達摩一百零八式”真本(作者注:根據正史,達摩本來不會武功,相傳是達摩所著的“易筋經”和“洗髓經”都是後人偽作。但武俠小說似乎用不著那麽認真考證,當裨官野史看可也)。這部真本自元代中葉起忽然不見,少林武當兩派門人四覓無蹤,於是代代傳下遺言,要後世弟子尋覓此書。同時這一百零八式真本雖然失蹤,但少林武當兩派南北分支名宿,因故老相傳,還大略記得幾個招式。卓一航自達摩禪師算起是第四十一代,石天成當年投他門下,因為急於報仇,只學了“九宮神行掌”和“鴛鴦連環腿”兩樣絕技,便跑回四川去了。因此辛龍子雖是二徒弟,卻是卓一航的衣缽傳人,知道“怪書”的來歷。

辛龍子那年從回疆來到西藏,扮成香客,去紮布倫寺進香,本來他聽說紮布倫寺的大喇嘛精於西藏的天龍掌法,招數甚怪,因此想去窺探一下,看是否和達摩的掌法有相通之處,不料卻碰見韓志邦午夜練掌,他認得有三個招式,正是自己的師父卓一航留下來的達摩掌法,師父臨終時說過:“達摩一百零八式”,在武當北支傳下來只有五式,雖然這幾個招式無法連續運用,但還是要他精心研習。因此他一見韓志邦操練的掌法,立刻猜到就是達摩的真傳,當下便以快刀斬亂麻的手段,把書騙到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