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雲海寄遐思 塞外奇峰曾入夢血光消罪孽 京華孤女報深仇(第3/9頁)

冒浣蓮道:“多鐸閱兵之後,有多少大事處理,說不定還要進宮陛見,你敢準保他會到臥佛寺嗎?”易蘭珠道:“我看他會去的。而且不論他去不去,我們也只有這個機會可以嘗試了,你們不去,我單獨一人去!”通明和尚嚷道:“你這女娃子膽大,我們也不膽小,要去就大家去,我替你擋著衛士,讓你第一個下手!”易蘭珠微微一笑,張華昭默默不語,常英程通拍手贊成,事情就這樣決定了。

且說多鐸這天在大校場中閱兵,只見十萬雄師,刀槍勝雪,旁邊的參將說道:“大帥,以這樣的軍容,吳三桂李來亨必是不堪一擊!”多鐸“哼”了一聲,策馬緩緩檢閱大軍,精神似乎很是落漠。高級將領一個個上來謁見,他也只是點了點頭。眾將官都覺得統帥的神情太過奇異,絲毫沒有平日的勇武雄風,和大閱兵應有的氣氛更是毫不相稱,心裏不禁暗暗嘀咕:這似乎是不祥之兆。

多鐸草草閱兵,不到正午,就結束了。參將嚷道:“大帥是否要召集將領們講話?”多鐸擺擺手道:“不用了!”參將十分驚奇,躬腰問道:“那麽幾時點將?”照例在出征之前,必定要進行“點將”大典,(“點將”就是分配將領的任務,例如點先鋒,點運糧官,點各路統帥等),哪料多鐸也擺擺手道:“忙什麽?出了京師再點!”參將問道:“大帥是要趕到宮中陛見,向皇上辭行麽?”多鐸蹩眉道:“明早還有早朝,不必另外陛見了。”參將正想再問,多鐸喝道:“要你啰唆什麽,本帥有事!”參將噤不作聲,更是奇異。本來給統帥安排點將等雜務工作,是參將的責任,想不到只這麽一提,就受到斥責。

多鐸遣散三軍,向參將說道:“你和親兵們陪我去臥佛寺進香!”

參將詫極,問道:“這個時候去進香?”多鐸斥道:“不能去麽?”參將不敢作聲,唯唯而退。片刻之後,三百精銳親兵,和十多個特選衛士,圍擁著多鐸,向西山馳去。

多鐸神思恍惚,腦中空蕩蕩的,似乎什麽都沒有。他只記掛著一件事情:要見他的王妃。此刻,在他的心中,他的王妃要比當今天子、統兵大將,都來得重要!這幾天來,他似乎已獲得了她,但又似乎要失去她。她會替他去點頭一炷香,祝他出征勝利,平安凱旋,這是從未有過的事!他現在只有一個願望,快點到她的跟前,說出他的謝意。

秋天的西山,分外可愛,群峰滴翠,楓葉霞紅,玉泉山的泉水,似天虹倒掛,色如素練,妙峰山的雲氣,似大海騰波,滾滾翻翻。但這一切景色,多鐸都已無心欣賞,他下馬上山,遠遠便見香煙繚繞,滿懷喜悅地向臥佛寺行去。親兵們則在兩旁開道,驅逐閑人。

上到半山,臥佛寺已經在望,忽然道旁轉出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婦,低頭垂泣,親兵們斥喝驅逐,她兀是不肯避開。參將揚鞭喝道:“把她趕出去!”那老婦人大聲哭道:“夫呀!夫呀!”多鐸眉頭一皺,說道:“不必趕她!”上前問道:“你為什麽這樣哭?”老婦道:“我的丈夫十八年出外未歸,前天一回來,就生了重病,我要替他點一炷香!叫菩薩保他平安!”

多鐸心頭震動,喃喃說道:“你也是十八年……”那老婦拿著拐杖的手,顫抖不休,應聲說道:“是的,十八,十八年的罪孽!”那老婦哭訴道:“他本來不喜歡我,迫於父母之命才娶了我,成婚之後,他一逃就逃到遠方,一去就去了十八年,現在回心轉意了,卻又得了重病,大人啊!這不是罪孽是什麽?”多鐸越聽越不是味道,猛然覺得這聲音雖然蒼老,聲調卻好像是以前聽過的,他招招手道:“你過來!”老婦白發飄飄,持著拐杖的手,抖得更是厲害,一步一步,蹣跚走近。親兵衛士們都很驚異地注視看她。王爺肯讓一個老婦近前和他說話,這可真是怪事。多鐸又揮揮手道:“你們讓開一些,由她過來!”

不說親兵衛士們驚異,暗伏在山崖樹蔭之下,假裝成香客的群豪也無不駭異,個個心中贊道:“這女娃子真有兩手,演得這麽像!”

老婦人一步一步走到了多鐸的面前,籲籲喘氣。多鐸道:“你擡起頭來!”老婦人手臂一抖,拐杖突的斷成兩段,拐杖中藏著一柄精芒奪目的利劍!疾如閃電的一劍向多鐸刺來,多鐸驟出不意,閃避中左臂中了一劍,但他的長劍也已拔了出來,呼的一劍掃去,老婦人低頭躲避,劍風震蕩中,滿頭假發都落在地上,這哪裏是什麽老婦人,竟是一個妙齡少女!

就在此際,埋伏在山上的群雄紛紛殺出。外圍的親兵侍衛,拼力擋住。有幾個特選衛士,想過來幫忙多鐸。多鐸叫道:“你們趕快擋住外敵,不必過來!”衛士們都知道多鐸勇武非凡,本領絕不會在他們之下,想來擒一個女娃子尚不費力,而山上躍下來的那班人,卻是兇猛十分,因此也就聽多鐸之言,回身趕上前去,和群雄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