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末法真相(第5/6頁)

蓮花生也自笑道;“雖然不易,但除去密宗弟子外,藏地農奴入得香格裏拉者,仍十中有一!”

王宗超有些好奇:“那貴族呢?”

“貴族反倒少些,百中或有一二人罷了,大都要在福報享盡後,受苦多世方才或有所成!”蓮花生嘆息一聲道:“修持佛法,終究難在聲色銷骨之處有所成就。六道之中,天人一道福報雖巨,卻反倒不如人間道適合修佛。”

貴族大都窮奢極欲,壓榨農奴,又自以為給寺廟捐贈財物就能死後轉生極樂凈土,卻反而不如農奴堅持禮佛,用心淳樸,而且極易沾染業力,抵消福報,要轉生香格裏拉反而多了許多曲折。

“然而終究很少有人願意一直受苦……”王宗超意味深長地笑了一笑,又問:“若有些人希望將整個藏區建設成繁華銷骨之地,而且所有農奴也都樂見其成,大師又會如何?”

蓮花生卻只是打了個哈哈:“若是如此,貧僧自不會妄逆人道大勢,枉做惡人,招惹無窮業力!”

王宗超聽了,只是笑而不語,不作評論。

紫媛卻不關注兩人對答,只是將目光投向環繞八座雪山的無邊苦海。

在普通人看來,苦海固然無邊無際,極目難盡,但紫媛一眼望去,卻是如反掌觀紋般一目了然。

在她的眼中,只見苦海一角,一朵種於妖魔頭頂的紅蓮悄然盛開,業火燃起。

雖是業火,但卻猶如文火一般,並不猛烈。只見隨著業火紅蓮下的妖魔軀體迅速枯萎,最終化為劫灰。紅蓮之上,一尊身高數丈,一身筋肉虬結,正面五眼怒張,發髻如怒獅,口中吞吐火焰,作大忿怒威猛摧伏之形的四臂明王從中升起,飛在空中,直往八大雪山圍繞的一座巨型宮殿而去。

“蓮師好手段!”

紫媛一時看得微微動容,這種情形,也證明這些在苦海中沉浮的妖魔同樣也都轉世成人,直到修煉有成,洗去惡根之後,又重新轉生香格裏拉,舍棄妖軀,化妖力為佛力,成為佛家護法明王。

再望向八座雪山圍繞的無量勝樂行宮,只見其中佛兵、護法數目何止十萬,金剛、明王也有數百之多,大都形象獰惡殊怖,面容忿怒威猛,身上裝飾著人皮,手持毒蛇和人骨,無邊佛力寶光中,又有掩不盡的熊熊惡煞沖天!

雖然在紫媛看來,這些佛兵實力平平,勉強接近道家築基期,即使是金剛、明王,也大都只有金丹上下實力,不過在末法時代,還能保留下這麽一支大軍,已是極為恐怖。而且這些金剛、明王、護法所擁有的法力大都是實打實的妖元轉化,對香火願力的依賴很低,即使出了香格裏拉,實力也不會下降多少,若是各方大能都不出手,橫掃世界,也不在話下。

末法後期,諸佛入滅,佛信徒的私欲遠大於純凈的佛念,那時候,所有借香火願力的佛修都要受到反噬,不過這些由雪山妖魔轉化的護法,卻能不受影響。由此可見蓮花生為應對末法到來,布局之嚴謹嚴密。

王宗超忽然問了一句:“雪山妖魔轉世後自願皈依佛門者,又有幾成?”

蓮花生稍為沉吟,最終還是如實道:“畢竟宿世惡根深種,桀驁難馴,故誠心皈依者,百中無一。其實淪為起屍者,前世也多為雪山妖魔。”

王宗超皺眉看著巨大宮殿中無數散發滾滾惡煞的佛兵,一時不語。

蓮花生理解地笑了一笑:“蓮出淤泥而不染,故苦海中借業火紅蓮轉生凈土之靈,也未必就是妖魔轉世。”

王宗超聽得怔了一怔,片刻後才說了一句:“果然好手段!”

蓮花生言下之意,苦海中沉浮的妖魔其實只相當於用來栽種業火紅蓮的沃土,至於借業火紅蓮轉生之靈,許多都並非妖魔轉生,卻也能借此獲取絕大多數妖力,近乎奪舍妖魔,但又重塑形體,遠比單純的奪舍高明。

事實上,藏密多種對外秘而不宣的修持法門,就不乏“以身飼魔,渡魔成佛”之法,修練者首先在意念中努力達到“空”的狀態,在冥想中將自己的雜念、個性完全消失;然後修練者在意念裏觀想出某個確定好的神魔形象,想象其吞噬自己的肉體與靈魂,取代自身,與自己的靈魂、思想完全合為一體。修持這種法門的喇嘛,最終目的就在於以這種形態轉生香格裏拉,成為擁有妖魔之力的佛門護法。其成功的效率,無疑遠比直接渡化妖魔要來得高上許多。

轉眼間就到了寶光閃耀的行宮天頂,才一進入,便只覺一股如潮如海,龐大無邊地佛力充斥在整座行宮之內,佛光如洗如煉,氤氳波動間,組合成一個又一個類似曼陀羅花的完美循環。每一輪波動過後,都讓那些由妖魔轉化的金剛、明王、護法身上的兇煞之氣消減一絲,佛家氣韻也相對更強一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