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4/5頁)

越王疑惑地看著他:“狄仁傑,你起來吧。兩軍對壘,你不帶領人防守城墻,卻孤身一人跑到本王麾下來,這是何意?”

“殿下,我此行是來告知您,幽州城絕無被攻破的可能。”狄公站起身,正色道。

“我們有五萬大軍,”越王的謀士張光輔道,“而你們只有一兩千守軍。”

“五萬烏合之眾。”狄公道,“我路過軍營時就已經看到了,你們的士兵武器簡陋,衣著單薄,很多人都受了或輕或重的傷。”

越王李貞道:“狄仁傑,你到這裏來跟我話家常?”

狄仁傑道:“非也。殿下,您起兵反武,但看看四周,在李氏族人中,韓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軌、魯王李靈夔、李元嘉的兒子黃國公李撰、李元軌的兒子江都王李緒、李靈夔的兒子範陽王李藹、虢王李鳳的兒子東莞郡公李融……除了您,沒有第二個人肯出兵。”

李貞緊繃著臉:“狄仁傑,你的確頗有才能。就是因為你偵破了鬼洞之謎,起兵之事漸漸敗露,才逼得我倉促之下攻打幽州。”

狄公道:“食君之祿,我理當為大唐社稷賣命。”

李貞勃然大怒,道:“不!你在為篡國賊賣命,在為那個邪惡的女人賣命!怎麽,狄仁傑,你難道要把我綁起來去邀功?”

狄仁傑道:“殿下,我手無寸鐵,如何能綁您?”

“你甘願做武氏的走狗,背叛李唐!現在,你不怕我拿你祭旗?!”李貞指著自己的寶劍,威脅狄公。

“殿下,您說我是走狗,為何如此篤定?”狄公咬緊牙關,問道。

“你效命於武氏,就是走狗!”

狄公忍住怒氣:“如果這樣算,你起兵五萬,攻打幽州,置幽州百姓的性命於不顧,你才是大唐的反賊,是太宗的不肖子孫!”

李貞瞪眼:“狄仁傑,不要花言巧語。唯有大軍才能恢復李唐江山,收復權力。”

狄公怒道:“殿下,你起兵造反,搞得生靈塗炭,卻美其名曰恢復大唐江山,而我效命於太後就是叛徒?難道我這些作為就沒有可能是為了恢復李唐神器?”

李貞輕蔑地“哼”了一聲:“你既是忠臣,那就打開幽州城門,別做武氏的說客。”

“恢復李唐神器乃所有大唐忠臣之夙願,微臣無一日不在思索。難道只有你的兵戎相見是忠誠,而我的隱忍和迂回就是背叛大唐?”

李貞語塞。

張光輔道:“你和武氏沆瀣一氣,屬於一丘之貉,你們在殘害李唐的忠臣!”

狄公反問:“你怎麽知道我和太後沆瀣一氣?”

張光輔道:“你聽命於她,來探查幽州惡麒麟殺人案,打亂殿下苦心孤詣的布局,難道不是和她沆瀣一氣?!”

狄公壓住火氣道:“那你屢次挑唆越王謀反,並意圖將所有李姓族人聯合在一起,發動叛亂,置太宗子孫於死地,你才是最大的叛徒!”

張光輔臉色蒼白,啞口無言。狄公步步緊逼:“張光輔,我來問你,你憑什麽言辭鑿鑿地說能拿下天下?就憑這五萬烏合之眾?你憑什麽出此昏著兒,將太宗的血脈置於危險之中?告訴我,是誰給了你這麽大的信心和權力?”

張光輔一下癱坐在地上。

狄公斥責道:“不做好謀劃就倉促起兵,本來就已經犯了兵家大忌,還奢望恢復李唐江山?一座小小的幽州城就會將你們毀滅!”

李貞不服,哼了一聲,道:“狄仁傑,自從武氏攝政,我便開始謀劃了,我胸中自有雄師百萬。我自幼便隨父王攻打突厥,亦曾單獨帶兵北征契丹。現在的朝堂早非當年的朝堂,屍位素餐的奸惡小人橫行霸道,汙殺大唐的忠臣義士。我弟弟南安王李穎沒犯任何過錯,卻被武氏殺害了。就連自己的兒子她都不放過。我的侄子李賢被她害死了;李顯被流放;李旦雖被推上了王位,但是誰都能看出來他是個傀儡。對於武氏這樣的狠毒女人,人人都應該起來反抗!我明日便可拿下幽州,以幽州為據點,站穩腳跟,豎立反武的大旗,召集天下忠於李唐的忠臣義士。萬事齊備,只欠東風了。武氏誅殺皇族,想把太宗子孫盡數消滅,我一定要起來反抗!”

狄公道:“您的反叛正中了她的下懷。從此,她殺害太宗子孫更加不需要借口了。為了李氏族人,殿下,退兵吧。”

謀士張光輔發狠道:“狄仁傑休要再混淆視聽!殿下的討伐大軍會於明天拿下幽州。一旦拿下這座城池,其他的李姓子孫,還有忠於李唐的將士們都會跟隨殿下的旗幟,殺到東都,將武氏碎屍萬段!”

狄公悲戚地說道:“這永遠也不會發生。想必兩位已經發現了,城中並沒有接應你們的信號。”

張光輔和李貞看著狄公,沒有回話。

狄公繼續說道:“我已經將城內的內應全部拿下了。你們安排在城中的同夥已被誅殺殆盡!你我言語之際,黑齒常之的十萬大軍已經連夜壓境而來,估計明日便可到達幽州。屆時我們裏應外合,你們絕無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