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尾聲(第3/5頁)

滕起義露出頗為失望的神色,對他搖了搖頭,道:“你不會懂這些的、要成大事的人,當斷立斷,該狠就狠,當然也要懂得一些仁義滿天下的功夫。大丈夫做事,不心狠手辣,就枉送性命而已,不如回家耕田種稻去。像你這樣,實在……本來,我要等到你也送命冒大飆手裏才出手的,但我回心一想,你為人挺老實,不會跟我耍詐。而且,你也必須加入我們,否則普天之下,都以為你是滅‘石鐘山’、‘青雲譜’、‘平家莊’的主兇,準來替你澄清?而此刻,我要聯絡平家莊、青雲譜、石鐘山的殘余部隊,青城派的子弟還需你先行安頓,所以才提早出了手,救了你……”

關貧賤失魂落魄地道:“你救了我,我很感激。但我太蠢,這世間,不適合我,我想……我想我還是不適宜在白蓮教,我這種愚人更不適合在江湖上行走的……”

滕起義瞧了他半晌,勉強一笑道:“那也由得你。你自甘墮落,我也不勉強,只是白蓮教教規森嚴,我今晚的話,只說予你聽,你要是說出去,我可不講私情。”

關貧賤點頭道:“這事不用四師兄吩咐,小弟自然寧死不說。小弟雖然愚鈍,但國家大事、民族大節,是守得住的。”當下便立重誓。

滕起義笑了一笑,也不阻攔他起誓,只是說:“這樣最好。”

這時冒大飆帶來的人已經全部瓦解,小初和舍守碩來回沖殺,裏應外合,讓大隊藍巾、紅巾軍掩殺進來,盡殲敵人。

在關貧賤和滕起義對話之際,小初、舍守碩已撫屍痛哭起來。小初淚水瑩瑩,疾憤他說,“爹,我們一定要為您報仇!”

平家莊的人都舉起火把兵器,高聲大呼,恨不得要殺盡漢奸走狗、韃子番僧才甘心。

滕起義不慌不忙,露出身份,對切暗語,表明了身份。他在“白蓮教”的地位,自是比在場眾人來得高,何況手殲眾人死仇冒大飆,更以他馬首是瞻。

滕起義對小初及舍守頂說了幾句節哀順變,撫心安慰的話,又鼓舞大家士氣,為國殺敵,驅除韃子、還漢江山,才是化悲憤為力量的正途。眾人都聽得心志賁騰,恨不得身先士卒,拋頭顱、灑熱血,也在所不惜。

滕起義見眾人情緒高昂,反而先安抑下眾人憤慨來,言明要化整為零,各俟八月十五日起義,如此才能四方響應,共襄義舉。這一收一放間,眾人情緒盡為滕起義所控制。滕氏瞧在心裏暗忖:這一股兵力,要是日後真的全交白蓮教劉福通,也未免太過浪費,不如想些個掛羊頭賣狗肉的好辦法,讓別人打仗去,自己留下這幹精英,作為起家之班底,今後也雄踞一方亦說不定。

當下心裏計議已定,反而苦口婆心要眾人暫抑憤怒,為今後大局計,人人應聽他指令。這時自有人出來,推舉滕起義為首領,歌功頌德,一時好不熱鬧,其時月已消淡,晨曦將至。朦朦殘芒下,峽谷內外有六七十具蒙古人和漢人的死屍。

滕起義自然心滿意足,又說為安全計,大家必須要退離此地,因韃子知巴楞喇嘛喪命於此,必不罷休,進軍屠殺,大舉搜掠,不如暫且引避。只聽一人問道:“滕大哥此言甚是。只是我們回避得了,韃子搜不到我們,附近一帶的百性可慘了。”

關貧賤乍聽聲音,覺得熟悉,擡頭一看,原來是青雲譜藍巾軍中的二當家贊全篇。

滕起義引領群眾發話時,關貧賤本一直呆在一邊,在“吟哦五子”遺體前默然跪立,並不參與,而今聽得熟悉聲音,才張望過去,卻給他看到了青雲譜中歷劫余生的“張良計”贊全篇,一時心裏,可謂又喜又愧!想起耿奔耿大王之豪邁風采,對他至誠至義,心中更是一陣神傷。

滕起義也注意到關貧賤十分孤傷,心忖:此人武功奇高,又不識世務,時局也掌握不住,但青城派尚要他來維持,一方面也只有他忠厚老實,自己較易控制,但還是早些讓他脫離此地,免與這些自己的手下深交才好。

是以安排稍妥,滕起義便走過去對關貧賤笑道:“怎麽了?”

關貧賤苦笑道:“滕師哥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滕起義聽得心下一栗,故意笑道:“有日關師弟你也可以如此啊!”

關貧賤搖首道:“我……我……幹不來……”

滕起義聽了他這句話,才告放心一些,便對大家道:“韃子勢必追掩至此,我門化整為零,躲到山中去,待中秋月圓,大夥兒跟著我起事。”眾皆轟然說好,群情十分激動。

滕起義轉頭向關貧賤低聲道:“我還有些事情要布置,你先回去,聯絡青城,我稍後回山,再率眾共襄盛舉。”

關貧賤忽然心頭有一種極強烈的厭惡之情,說:“四師兄,驅除韃子的事,我當盡力而為;但統領大家的事,小弟愚鈍舉拙,實適應不來……而且,師尊剛剛去世,還是以厚殮治喪為第一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