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當年今日天下事(第2/4頁)

平一君和邵漢霄聽了之後,一個喃喃道:“練成了,他已練成了……”

一個自語道:“好厲害,確是厲害……”

文征常道:“那我還是說下去。聽壽英所言,那巴楞的‘偷天換日功’,已經是練成了。這功力一旦練成,武林中能制得住他的人,就太少了。你們萬萬不能去惹他,何況他是朝廷紅人,招惹不得的。我們當初在江西一帶找他算帳的時候,他的‘偷天換日功’還沒練成,這是一門極傷神魄體力,又極損陰德,加之極難修習的魔功……”文征常搖了搖頭,再發出了一聲嘆息:“沒想到還是給他練成了。”

劫飛劫忽問:“十六年前,六位前輩與巴楞活佛一戰,未知結局如何?”眾人都忙不叠點頭,心裏也正想問這句話。

文征常說:“那時我們以七敵一,勉強算是勝了他。他負傷逃去,我們也殺他不了,第二次他帶了三名蒙古高手來尋釁,恰好遇上白衣方振眉,給打跑了,發誓永不再履中原……沒想到他這次重回,還把武功練成了。”

祝光明道:“這次少了龐兄,我們六人,恐非其敵。”

楊滄浪大不同意,“三師兄平日多愁善感,今日卻簡直杞人憂天了。他武功大進,難道這十六年來,咱們退步了不成!”

平一君道:“說的也是,紅袍老怪雖然挾藝而來,咱們也未必就怕了他。”

邵漢霄額上又黃光一現,欲言又止。

魏消閑卻道:“不過,巴楞活佛現在是元朝國師,是咱們上司,不可以冒犯,忍讓著點就是了。”

文征常也以為然:“咱們跟這種人為敵,被人誤為反賊,當藍巾盜、白蓮教來辦,那才不值哩!”

平一君忽整整衣襟趨前正色問道:“文兄提起藍巾盜,白蓮教,使我倒想起了一件事,正要請教五位。”

邵漢霄笑道:“平兄客氣起來作什麽?”

平一君微微一笑道:“聽說五位已掌握了叛賊謀反的消息傳遞方法和暗語,不知有沒有這回事?”

五人臉色俱變了變。邵漢霄恢復得最快:“平兄何處得悉此事?”

平一君眯著眼睛,放松了腰,背靠了椅,雙手平放桌上,微微笑道:“諸位忘了,我在‘武學功術院’中,是幹什麽的?”

五人靜了一下,魏消閑首先大笑道:“是了,是了,無怪乎如此機密大事,平兄也了如指掌,嘿嘿,‘武學功術院’等於是唐宋的武科京試,閣下是‘武術院’的督導,自然是禦史大人的親信了這些小事,自然逃不過你的法眼。”

平一君笑道:“你們這次刺探情報有功,我也知道了,都會一一上稟,到時五位定居大功,而且,青城派也必在武林各門各派中脫穎而出,那時……可就不是在兄弟這兒喝酒了。”

楊滄浪哈哈笑道,“該我們青城派請酒,該我們青城請平兄大駕光臨,共謀一醉。哈哈,哈哈。”

邵漢霄卻道,“平兄助我們青城聲威。多美言幾句,自是最好不過,我們青城一派,自曾太師祖‘千手劍猿’以來,不怕難聽說句實話,也沒出過什麽人物來,六七十年下來,青城派從十九大門派中排行第五,掉到十一大門派之未,老夫實在……唉,這一挑擔子,重逾千鈞,真是重逾千鈞……”

魏消閑安慰道:“大師兄萬勿氣沮,這次有平兄鼎力相助,多加美言,不怕青城派不發揚光大……”魏消閑脾氣不好,但善於處理事務,青城一派大多數的財經庶務、行政部署,全由他一人掌理,也特別善於把握時機。

平一君道:“光大青城,有朝廷撐腰,指日可期,有關白蓮教暗號事……”

邵漢霄、魏消閑均望向文征常,文征常當即會意,道:“這次知道暗號的事,也是我們趕赴黃石聚議的目的,我們本打算在那時公布出來,讓朝廷先有了準備,再派大軍去鎮壓……”

平一君訝然道:“需出動到大軍麽?他們糾眾反了?”

文征常緩緩地點了點頭,“這次的事,說起來是‘北英組’的弟子發現的。”

這一句話說下來,眾弟子都大感震訝,“東豪組”徐虛懷等以為自己等人立了大功,卻不知“北英”也立了如此大功。

“北英組”的人自己也同樣莫名其妙。

文征常道:“事情是這樣的,‘北英組’六個不成材的東西,去攻打‘連雲寨’,結果連寨影兒都沒看見,就給人沖散了一個,余下五人都逃了。”

說到這裏,青城人人俱感臉上無光,文征常嘆道:“後來,我那個不成材的犬子,囑人將被殺的弟子台洋南屍首擡回來,我們把他殮葬時,偶然發現他手裏扣著包東西。”文征常說看從衣袋裏掏挖出一件事物來,眾人知道此物必是重要關鍵,都留神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