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半口氣(第4/9頁)

拿定主意後,追捕改成了跟蹤,這樣就給了齊君元他們自由行動的機會,而且自由得就像鉆入山林的小鳥,再也找不到了。

行佛徑

豐知通帶人逃離廣信城後沒有馬上設法繼續查找啞巴、窮唐,其實到這地步他也想到了,對方不是一個人在行動,和自己一樣也是一群人、一個組織在行動。

時間過去了那麽久,現在仍盯住怪狗和他的主人是愚蠢的。之前出現的假怪狗和假主人,說明別人早已在利用這個明顯的標志點。而假的被揭破之後,別人應該會再利用真的。真的怪狗和主人同樣可以牽著一些人的鼻子走,但那真正的皮卷卻未必會在那人身上。刺殺廣信防禦使的刺客不就露相過一個皮卷嗎,那刺客就不是怪狗的主人。當然,也無法肯定那皮卷是真的,如果是真的,一個刺客會這麽不小心被掏了出來嗎?

豐知通知道自己在前面錯了一步,所以沒能一步不落地盯住準點兒。這樣一來中間信息漏掉了許多,無法綜合作出判斷。所以要想對下一步的行動作出準確決定的話,那還需要獲取到更多可靠信息。

“最近的不問源館暗點在哪裏?”豐知通問旁邊的人。旁邊這人也是他“易水還”的門下,“荊命脈”的“挑花眼”毛金君,擅長設計各種機關器具。因為不問源館有許多暗點傳遞訊息的指令、標志都是他根據暗點實際環境和條件設計的,所以他對各處暗點的位置、特點都非常熟悉。

“最近的一處在五裏槐,但那裏只有物匣沒有人窩,不知道會不會有有用的東西。”毛金君回道。

不問源館中所謂的物匣,其實就是一處隱蔽保險櫃,定期會有人往裏面補充錢和物。這樣不問源館在外行動的人一旦遇到意外或危險,就可以利用物匣裏的錢財、衣物、藥物逃跑、療傷。另外當需要找到什麽人或大範圍傳遞什麽信息時,也會將信息放在裏面,讓從中取物的人及時看到。

“馬上去那裏。”豐知通知道不管物匣還是人窩位置都是很偏僻、隱蔽的。他們這一大群的人,一路奔逃了好久都沒有休息,所以不管五裏槐那裏能不能拿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至少可以讓大家休整一下。

五裏槐並非五裏方圓都有槐樹,而是有那麽幾棵大槐樹距離最近的村莊、碼頭、官道、縣城都正好是五裏。也就是說,以這幾棵槐樹為中心,至少有五裏人跡罕至的範圍。

到了五裏槐後,毛金君在幾棵樹的外圍呈直角的方向上各走五十步。然後快步跑到其中一棵大槐樹的旁邊,掀開一塊草皮,下面是一個很大的鐵板箱子。鐵板箱子沒有把手沒有鎖,看著就像整塊鐵鑄成的。毛金君蹲下用五指在箱蓋中心位置靈巧敲擊,有輕有重,就像在彈奏琴曲。也就十幾下後,那鐵箱蓋自動彈起,滑到一邊。

“豐掌門,這有給你的廣傳令。”毛金君首先從箱子裏拿出的是一份白絲竹皮冊。

“給我的廣傳令?”豐知通有些難以相信,因為他之前已經接了趙崇柞的指令在外奪取皮卷,現在怎麽又會有趙崇柞的廣傳令發來?

 “是趙崇柞大人親發的,他已經以暗使身份偷入南唐辦重要事務,要你前去與他會合。”

豐知通一把奪過了那份竹皮冊,上面果然蓋的是趙崇柞的私印。一下發出這麽多蓋有他私印的廣傳令,肯定是發生了極為重要的事情。豐知通又看了下上面的日期,這指令已經發出了有半個月之久。不問源館中有許多規矩和約定,比如說一些高級首領之間包括和趙崇柞之間都有地點約定。這地點可以叫聚集點也可以叫救援點,一旦發出指令或求救信,收到的人就往這些地點過去,而發信的人也會往那地點過去。像南唐這麽大的一個國家,他們就約定了四個地點,是從南往北一線的吉州、饒州、撫州、和州。趙崇柞的廣傳令是從成都發出的,經過半個月的時間,就算他是暗使一路小心謹慎,慢些的話也應該是到了撫州附近,快些的話有可能已經到了和州。自己現在上路,直接去和州,希望趕到時趙崇柞大人也到那裏。就算晚了些,那邊的暗點也是會告知自己下一步該何去何從的。

豐知通當即挑選了幾個人,其中有毛金君,還有原來跟著他趕往上德塬的幾個,包括銅甲巨猿在內差不多十個人的樣子。然後馬上從山高水深的僻靜路徑急急地往和州趕。

在這之後,追蹤齊君元的人馬又少了一路。

齊君元他們一路走下來,竟然是意想不到的順利。

離開心濟寺之後,齊君元采用的是“三點同進”的排列往前行。三點同進,一個點是前點,也就是開道的一個點,他用的是六指。因為六指相比之下還算是比較可靠的一個成員,另外他的“隨相隨形”技法應付意外出現的情況還是相當合適的。還有一個點是旁點,也就是策應點,這依舊是啞巴的任務。而剩下的三個人則始終在一處,這是行點,其實也叫主護點。這本來應該是重要的人或東西所在的一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