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實話(第3/11頁)

韓熙載微微沉思了下,隨即又一次帶些痛苦般地皺了下眉頭:“所以我剛才說刺客是要通過某種途徑將信息傳出。”

“某種途徑,什麽意思?還有其他途徑嗎?”

“如果是想利用百姓口口相傳,何必刺殺防禦使,大街上鬧市裏殺幾個百姓也能達到目的。但是刺客沒有,偏偏選中了堂堂一個州府的最高軍事官員防禦使下手。如果我沒猜錯的話,其目的是要將這消息利用軍信道傳出。”

“對了,一個州府防禦使被刺的大事,肯定會用八百裏軍情急報將詳細情況送回金陵。這樣看來這刺客是要將東西送到金陵城中某個不一般的人手中?”王屋山覺得自己被點醒了。

“絕對不一般,那八百裏軍情急報又豈是一般人能看到的,而且是在第一時間看到。”

“能看到的有兵部職位最高的幾個,對了!還有太子李弘冀!兵部屬於他的統轄範圍。”王屋山突然間全都明白了,她用手裏的絲帕汗巾又在臉上擦了一把,“又是太子,好像所有事情都和他牽扯著關系。對了,大人這幾天協助雙王同審刺客的事情進展得如何,那太子有沒有顯出跡象來?”

韓熙載輕嘆一聲:“唉,刑審的情況卻和我們預料中的恰恰相反。那太子極力要對刺客用刑,那樣子是急於要把幕後操縱的黑手揪出來。而那李景遂卻是堅決反對刑訊,一定要先軟後硬,慢吞吞地總不來實際的,似乎是在打著自己的算盤。從他那樣子看,我都覺得太子並非最可疑的人了,而馮延巳似乎也將矛頭對準了齊王。”

“那不正好,你原本就想保下太子的。即便字畫之事真是太子做的你都準備暗中替他開脫,現在不正好順水推舟嗎?”王屋山很清楚韓熙載之前的意圖。

“到目前為止,就算那件事情的確是太子所為,只要他自己咬死牙口不承認,我就有辦法替他開脫。因為作為證據的字畫已經不見,和字畫有關聯的蕭忠博也不見了,與汪伯定和蕭忠博都有關系的慧憫大師摔死了。再從這兩天太子的態度上看,那刺客所掌握的信息中應該沒有牽扯上他,否則他也不會這樣主動要求用重刑的。但是做到這一切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太子再不亂動了。”

“什麽意思?”王屋山一時沒能理解。

“此時此刻他一定要安分下來,不能再搞出些其他事情。就好比這寶藏皮卷的事情,刺殺廣信防禦使的事情,接下來或許還有其他更多與他有關系的事情。這些事情都是會讓某些人發現他的暗中企圖的,並可以作為依據進行推斷,將字畫刺局鎖定在他身上。”

“那當初大人又為何將太子與字畫有關的情況告知皇上呢?那時候直接瞞著不說不就省了好多事情了嘛。”

“對於我來說,首先是要給皇上交代和保障的。但這交代不能咬實,這樣後面才有周旋的余地。保障則是必需的,給皇上一個提醒,讓他有所舉措以防內亂。所以後來皇上下旨免了太子直接調軍的權力,現在太子必須以公文通知兵部,然後再由兵部下發軍令,這就多了一道保障。另外我這樣做也是想給太子一些提醒和震懾,讓他不敢再輕舉妄動,如此他計劃的作亂之事才不會成實。”

 “這倒都是為他好,只是不知太子自己有沒有覺察。我覺得適當時候大人可以放些話給他,否則東窗事發之後雖不怕連累大人,卻是辜負了大人的一片苦心啊。”

“且看下一步的情況再作定論吧,適當時我真是有必要直言點醒他。”

韓熙載、王屋山兩人的對話裏很自然地就已經將李弘冀定位為字畫刺局的幕後操縱者,而這先入為主的概念其實是會影響之後的分析和判斷的。

襲駱谷

就在南唐這段公案還沒有正式開始審訊的時候,蜀國的一樁公案卻是有了些苗頭,很快就將一些意想不到的重要人物牽扯出來。

華公公帶人入楚地接應豐知通一行,結果遭到伏擊,所有高手一個沒能逃出。只有不會武功的華公公跌跌撞撞逃出一段路來,最終也因為驚嚇勞累昏倒在了偏僻山道旁邊。幸好有從吳越趕往蜀國成都的幾個人路過,將其救起,否則華公公這老而不韌的一身皮肉都要喂了山裏的大螞蟻了。

路過的幾個人順道將華公公一同帶回成都。在三台縣桐木茶亭遇到前來接應的趙崇柞後,華公公突然翻臉,命不問源館中人將這些人全部拿下。並咬定這些人救自己是別有所圖,是要利用自己一路毫無障礙地混入成都,甚至可能是要利用自己混入到蜀宮官家、皇家之中。

“我們真的沒什麽企圖,多行善多積德,見你還活著就救了你。帶你回成都那不是因為正好同路嘛,總不能因為救了你我們就得故意不去成都了,或者繞路去成都吧。如果當時你真的懷疑我們什麽,可以主動提出不和我們一起走的,我們又不會強求。”女子的舅舅樣子看著有些猥瑣,但說出的話倒是實實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