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滅佛取財(第5/10頁)

“北漢和遼國剛剛被皇上禦駕親征殺伐如屠。這一趟大戰下來,他們一時之間元氣難復。國人、兵將皆心驚膽寒,短時間內再不敢輕越雷池。所以北部倒是可以暫時放松。南唐不能動倒是事實,剛才九重將軍的分析點點入扣。動了南唐,猶如給自己挖陷自埋。如果說要打破套住我們的鐵桶,我覺得從蜀國下手倒是最為合適。”

“這怎麽可以,如果動了他們誰再來和我們易貨,我國內缺糧少鹽的困境如何擺脫?再說了,軍馬一動,那就是糧海銀路,這費用從何而來?”王策覺得趙普的說法太過離奇,所以一下就將他的話頭打斷。

旁邊的趙匡胤一言未發,從表情上完全看不出他真實的想法。

暗疫攻

周世宗沒有理會王策,而是朝趙普簡單說一句:“繼續,說清理由。”

“蜀國西邊是吐蕃,與其素無瓜葛,不會給予他支持。南邊大理和交趾,蠻荒的偏僻小國,就算願意給予蜀國支持也沒有這種力量。東邊楚地和南平,楚地為我附屬,只會為我所用;南平眾夾下的小國,一直都是處於中立。至於南唐,現在仍是李璟為皇。所以如果是南唐出事,權力全交給李弘冀,蜀國可能會為其出兵夾擊我國。而現在蜀國出事,南唐無礙,李璟又豈會為了蜀國夾擊我國?至於糧草的確是個問題,但是皇上不是剛剛得到告喜急報,所繳佛財可觀。那麽等全國佛財都收至七八成的時候,便以此為軍需出兵。而且只要一舉推進蜀境幾十裏,那麽他們運往邊界易貨的糧鹽就全是我們的。到時候便再不用為糧草發愁,乘勝而盡可將蜀國拿下。”

“對!然後我們再用奪取的蜀國糧草為軍需,召集吳越與楚地兩側為擾,轉而攻取南唐。那時南唐就算讓李弘冀為尊,他也沒有了蜀國的協同夾擊。而南唐一破,我國便可與吳越、楚地接疆連界了。”周世宗突然間激情迸發,仿佛那江山都已經收入囊中。

但周世宗激情的舉動只是一現即收,隨即他便恢復成和原來一樣冷靜且冷峻的狀態,轉而問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說話的趙匡胤:“九重將軍,他們出使蜀國的前後經過、所見所遇都與你說了,輕重緩急的度衡你心中也自然清楚。我只問你,現在你是否還覺得出兵蜀國不妥?一定要告訴我實話,因為如若你也確實覺得此舉可行的話,這次我想讓你領禁軍出擊,一舉突破蜀界。”

“不是時候,現在還不是時候。”趙匡胤輕聲回一句。

“此話怎講?”周世宗沒有想到趙匡胤是這樣的回答,他覺得趙匡胤本該比自己更加激情昂揚才對。

“佛財收繳到七八成肯定需要很長一段時日,而且我估計下一階段的收繳可能還會出現意外和遲緩,不會像這兩天這麽順利。而征繳廟產佛財之後我覺得最需要做的是安撫民心、平定內境,不宜倉促間再動刀兵。否則蜀國雖無外援可借,說不定倒會是我大周後院起火而解他所困。”趙匡胤沒有說得太明顯,更沒有直揭傷疤。因為他不想周世宗難得的好心情被自己破壞,更不想因為破壞周世宗的好心情而引火燒身。取佛財之計雖然是趙普提醒的自己,卻是自己留密折給周世宗的。如果自己現在將周世宗以霹靂手段收取佛財的後果推斷得太過嚴重,趙普完全可以推說沒有此事,而自己卻是脫不了幹系的。

“我知道你的意思,滅佛取財的後果我也想過。但是被逼絕境就只能鋌而走險。我相信你留密折的初衷也應該是這樣的。”

又是提到滅佛取財,自己“佛財”兩字之前怎麽會出現“滅取”兩字的?趙匡胤的腦筋又回到了這件蹊蹺的事上。對了,不僅是這密折,還有自己被困劉總寨之後假傳的白虎堂軍文。如果那軍文只是為了私怨也就罷了,但顯然不是,而且為了阻止自己及時回到汴京,阻止自己更早地發現“滅取”兩字,阻止自己糾正周世宗的錯誤決策。如果確實是這樣的話,那麽在大周官家、軍家的上層中肯定存在問題,而正因為存在問題,就更不應該選擇這個時候出兵蜀國。

“皇上,我知道你心中的宏圖大志。但既然這取佛財的事情已經做下了,那就一定在此事完全平復之後才能再動刀兵。否則眾多信奉佛家的百姓正在心中怨憤之際,皇家突然又大動刀兵殺伐,勢必使得民心不護、百業不振、生活淒苦,到時候怕生內亂。所以我覺得眼前針對蜀國的政策應該是以非常手段進行制約,攪亂他原本的計劃,拖延他可能的出兵時間才對。”趙匡胤也知道周世宗所謂的鋌而走險是什麽意思,所以只能將話說得更加明朗一些。

“你能說得更詳盡一些嗎?”周世宗是個不喜歡空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