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能戰始能言和(第6/13頁)

廣聞大師恍如不聞,仍然運足全力迅急攻去,拳發連環,威勢淩厲如故,疏勒國師道:

“這套拳法有三十六路,一共有一百零八拳之多,本座讓你打完最後的十余拳,免得心中有所不服。”

只見他在如山拳影之中,如淵停嶽峙,不可搖撼。晃眼間廣聞大師又攻了六七拳,所余也只有七八拳之數了。

端木芙突然高聲叫道:“廣聞大師,留得青山在,豈怕沒柴燒,這一場到此為止,請即退下。”

廣聞大師忽然煞住拳勢,與疏勒國師對峙而立,相距不及五尺,卻並不立刻如令卻。這位少林高手一口氣猛攻了這麽久,招招皆是極耗內力的上乘手法,但這刻居然面不紅,氣不喘,宛如剛剛上陣一般。這等深厚修為,不但全場之人,無不震驚,連疏勒國師亦大為凜然,心中湧起強烈的殺機。

疏勒國師自然是基於對方底子太好,一身所學復又博大精深,是以生出嫉妒之心,意欲趁此機會,殺死此人,以免他日後有勝過自己的一天。他嘿嘿一笑,又道:“法師就此退下,未免太可惜了,本座曉得法師尚有絕技未曾施展。何不趁此機會,讓天下英雄一開眼界?”

廣聞大師至此,方始怵然驚心,微微一笑,道:“國師的神通絕藝,宇內罕有匹儔,貧僧自認遠有未及,就此告退了。”

他迅即轉身返陣,步伐之間,極是穩定有力。然而回到浮台之後,竟禁不住全身微微顫抖起來。端木芙道:“疏勒國師,你連贏兩陣,足見高明。現在循例以一柱香時間為限,請國師盡量休息。”

自然有人點燃線香,端木芙低聲向己陣之人說道:“這疏勒國師居然能連過我們兩大高手的重關,顯示出他的潛力雄厚無匹。而更可怕的是直到此時,他的真正絕藝尚未施展,他全仗功力較為深厚,這兩陣都是見機行事,以無上智慧,隱蔽起本身真正的絕藝。這等敵手,我們也只好承認運氣太壞了。”

眾人都不作聲,包括剛剛抵達的諸派掌門人在內,都等著聽她底下的意見。要知這一群身份高隆的人物,其實非是此刻抵達,是以對端木芙的超凡智慧絕世才華,無不耳聽目睹。

深知於心。

端木芙嘆口氣,又道:“我們這一方現下雖然實力大增,高手如雲。但假如沒有一定勝敵的把握時,豈能出場決戰?”

她目光轉到程守缺真人面上,繼續道:“程真人德高望重,武功修為,自是已達天人之境。但無奈您老仙長聲望、身份在中原武林,實有舉足輕重之勢,因此之故,奴家若沒有把握的話,豈可勞動法駕,冒此大險?”

她的話句句字字,都有份量,假使程守缺真人上陣失手的話,則縱然其後有人可勝疏勒國師,局勢也變得十分復雜,那疏勒國師盡可以說是耗力過多,以致失手,並且誇稱他仍然是橫掃中原之人。這時除非有人證明武當派掌門人非是中原第一高手,才能推翻疏勒國師的誇口,但誰會找程守缺挑戰以證明他不是中原第一高手呢?眾人莫不迅即考慮到此中利害得失,所以對端木芙的話,簡直是衷心佩服,無有異議。

程守缺輕揮手中的拂塵,徐徐道:“端木小姐過於擡舉貧道了,天下之事,有時是形勢迫人,無從退縮,貧道倒是有意出陣,為天下同道略效綿薄。”

端木芙尋思一下,道:“老仙長無疑有一拚之力,不過您假如曉得廣聞大師業已煉成了搜精剔髓大法,竟然也未敢貿然施展的話,老仙長或者會小心從事了。”

浮台上那麽多的高手,大部份是一派宗師,見聞何等淵博,卻也不懂得何謂“搜精剔髓大法”?只覺得這種功夫的名稱,似乎不像是佛門高僧所應該修習的。

程老真人驚訝地哦了一聲,向廣聞大師投以訝異的一瞥,隨即沉吟不語。眾人一瞧這等情勢,登時曉得程老真人,一定被這幾句話打動了。此時線香已快要燒完,無論如何,總得有人上台出手才行。

新到的各派掌門人中,已有三四個人哼唧有聲,一聽而知,他們打算自告奮勇,出手擋上一陣再說。論起這些高手們的名望,那一個都比廣聞大師為強,但卻比雷世雄猶有未及。

因此形勢十分奇異,除了程守缺真人,可以毫無疑間地高於雷世雄之外,余人似乎都不行,但程真人正因聲望太高,地位太尊,所以又不可出陣。

端木芙望住快燒完的線香,說道:“奴家留下了九個空位,現下只剩其二,諸位想必也猜得出這兩個空位,一是留給獨尊山莊嚴老莊主,另一個是留給翠華城羅廷玉城主。”

眾人聽她提起這兩個人,都泛起了暴風雨之感。端木芙又道:“奴家最切望的自然是羅城主能及時趕到,因為嚴老莊主的身份,正復與程老仙長相同,都是只許勝不許敗的,假如羅城主在此,最低限度,這第三陣由他出手,當可迫得疏勒國師施展真正絕藝了。這是因為疏勒國師已不可能再用左手刀或左手劍的取巧辦法應戰之故,只要他露過真功夫,咱們方可希望有制敵致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