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峰頭訣別(第5/9頁)

鷹婆余曼緩緩垂下白皚皚的頭顱,道:“大和尚堅執己意,老身縱有天大仇恨,今日也只好暫時擱開!”

玉羅漢伏陀大師誦聲佛號,轉身向天眼秀士狄夢松道:“檀樾一代奇才,卻力連天意,老袖真替檀樾可惜!”

狄夢松傲然道:“事在人為,人定勝天,什麽叫做天意,狄夢松從來不懂……”

景陽羽士道:“善哉,上天有好生之德,如若違逆,人怨而天怒——”

玉羅漢伏陀老禪師接著道:“譬喻老袖,久參枯禪,今日間關萬裏,現身於蓮花峰頂,正符先師圓寂時所留偈言,檀樾不可不信!”

狄夢松哈哈大笑道:“那麽老和尚你也贈我數言如何?且看狄某之命,是否已在冥冥中安排好!”

玉羅漢伏陀老禪師道:“檀樾今日氣數未盡,因積孽太深,須受多年折磨,如最後仍不回心向善,將死於十三歲鬢齡小女之手!”

狄夢松碧睛中射出嘲笑的光芒,冷笑道:“你怎知我的結果如斯?你自己呢?”

老和尚突然容色一整,目光遙注長天,登時現出好一幅莊嚴佛相,有如西天羅漢,金身顯現。

“老袖年逾九旬,靜中時有感悟,尤以今日為甚,想是行即西歸!檀樾好自為之,一念之善,真有回天之力,放下屠刀,便可立地成佛……”

狄夢松縱聲大笑道:“原來你要歸天,可是因我超引之故麽?吮,接我一招——”

喝聲中一躍兩丈,落在老和尚身前尋丈之處,使即功聚五爪,虛虛向前抓去。

玉羅漢伏陀老禪師左袖一拂,發出一股潛力,迫住對方冰魄神爪發出的寒風,右手已撤出長劍。果然一代名家,身手不凡,僅僅是亮劍這一下,已令人感到瀟灑從容,偏又奇快無比!

對方冰魄神爪發出的五縷極寒之氣,重如山嶽,復又鋒利如劍。老禪師已覺出僅以左袖發出內力,無法抵擋,心中不無凜詫之意。要知伏陀老禪師功力精純,一身真氣,已收發由心,發出時宛如一堵銅墻鐵壁。尋常刀劍,休想剁刺得動。

老和尚微嗟一聲,暗想自己枉費數十年苦修,卻也當不住狄夢松驚天動地的中原絕學,便如昆侖本門不是心法已佚,而能練成“先天真氣”的話,則舉手之間,便可制住這個畢生強敵!

念頭如電光石人般一掠而過,口中清嘯一聲,倏然身劍合一,飛上半空。

那邊廂景陽羽士朱雀真人鷹婆余曼、神乞呂兌、何三省等五人,都知道昆侖高僧伏陀老禪師,乃是使出昆侖派威震天心的無上劍法“雲龍大八式”。他們雖然成名年久,也曾從別的昆侖名手處見過這一趟威力無窮的劍法。但這次卻是昆侖派掌門人親自出手,挾著將近百年的精純功力,自然非同小可。

齊齊凝神看時,只見伏陀大師掉頭下擊,一溜青熒熒的劍光,當頭罩下。

這位一代高僧不論身形上升抑下降,都顯出一種特別的瀟灑風度。同時劍光下擊時,越降越強,到了離敵人頭頂不及三尺時,青光越盛,寒芒四射,使人心駭神搖,噤不能言。

景陽羽士等五人,也是武林各派宗師,眼力均極高明,是以一望而知伏陀大師劍上青芒暴射,光華耀眼,乃是老和尚畢生功力,均已聚集劍上。這一擊之勢,直可破天裂地。

天眼秀士狄夢松冷笑未斂,但心中卻甚為戒備,暗想武林有三句口號是“華山拳掌少林杖,峨嵋金槍李家刀,昆侖劍第一”。如今親見伏陀大師出手,果然無愧“昆侖劍第一”的盛譽。

念頭在心中一掠而過,為了要施個下馬威,當下功行十爪,拿捏時間,倏然仰天彈射出去。

十縷冷風,宛如有形之物,徑從劍風銳烈呼嘯中射人。

玉羅漢伏陀大師驟覺不妙,本來他施展這等最上乘的劍法,劍光已堪以護體,但此刻卻感到一陣寒冷,骨髓欲凝。

這一驚非同小可,劍尖一點,“錚”地微響,奇巧絕倫地點在對方十只冰魄神爪中之一的爪尖上。

但見老和尚那末龐大的身形,突然上升大半丈,在空中略一轉折,飄飛到天眼秀士狄夢松身後,這才瀟然降墜地上。

這“雲龍大八式”天下無雙;最妙之處便在於能在空中轉折回旋。身法之瀟灑美妙,令人疑是仙佛現身。

狄夢松那麽桀騖驕傲的人,此刻也為之心折,禁不住喝聲采,道:“老和尚身手卓絕一時,足可以和狄夢松爭一日之長短。但最怕你西天絕藝,仍及不上我中原神功呢;”

玉羅漢伏陀老和尚碩巨的頭顱輕點,誦聲佛號,道:“檀樾之言,毫無虛誇。老油已深服中原神功,可以無敵於天下。然而天下厭亂,尤其不喜傷殘生靈。狄檀樾只要回心向善,便足以領導宇內武林,福澤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