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解奇毒宇文授秘訣(第3/9頁)

可是這十丈石壁不但平滑,而且布滿了青苔,肥厚青綠,一望而知滑不留手,因此他如若冒失縱起,假如無可借力的話,墜將下來,恐怕已難再落在現今落腳的石上,那時節直墜到峰下,登時變為一團向泥。

他以夜眼觀看了一陣,再看看足下這塊大石附近,忽見一叢小樹生在峭壁突石之間,剛好遮住了一個洞穴。

何仲容鉆入洞中一看,首先感到洞中天風寒涼,因此可知此洞能夠曲折通上峰頂。

但他聳聳肩頭,突然退出石洞,仍然仰頭去看那片光滑的峭壁。原來他忽然轉過一個固執的念頭,便是決意要由這片十丈高的峭壁上峰,橫豎此身不久便死,何必愛借,剛看了一會兒側耳聽時,只聞一片夜籟。

他暗想自己決不會聽錯,大概作上有什麽奇怪的鳥獸之類,在睡夢中發出這種聲音也說不定,便不放在心上。繼又想道:“我何仲容明知要死,故此在這千例峰頭,茫茫黑夜之中,毫無懼色,這種經驗真不易得,可惜的是萬縷離情別意,仍然親回心頭,使我淒涼難禁。”

成玉真和金鳳兒的倩影如電充般掠過心頭,暗自嘆口氣,突然提氣一躍。

這一躍未曾用盡全力,身形輕飄飄地升到三丈時,突然站附向石壁上,右手疾伸想貼在石壁上,哪知驀然一滑,壁上整片的青苔隨手而落。

好個何仲容臨危不亂,左手暗運勁力,貫布五指,疾如電光石火般插向石壁上,味地一響,五指刺透肥厚的青苔,插入石壁,身形登時穩穩吊在其上。

須知他此舉十分危險,固然他的功力深厚,指能人石,但大凡這等高峰絕壁之石,多是萬載石骨,風雨難蝕,武功再高的人,縱然能夠抓石成粉,但碰上這等石骨,卻也無法可施,是以何仲容此舉,實在危殆之甚,也算他命大,居然不是碰上石骨構成的絕壁。何仲容身形既定,便換一口氣,突然上升,如法炮制,眨眼間已升至崖頂,眼光到處,忽然大吃一驚。

原來那崖頂面積甚大,對面靠近那邊懸崖處,有一座紅墻碧瓦的小樓,四面圍以白玉欄杆,惹眼之極。

在樓前一面平坦空地,有兩叢滴翠修竹,分植在門前,但此時零落不堪,每叢只剩下四五支,在夜風中搖虬

空地上居然有兩個人,何仲容眼力不同凡響,已看出是一僧一俗。僧人披一件百補袈裟,身材高大而瘦弱,另外那人穿著一件黃袍,絲絳系腰,身量也和那僧人一般高大,但顯得強壯如牛。

因崖上有屋,故此發現人跡。不算稀奇,奇怪之處卻在於這兩個人面貌長得極其酷似,假使叫那僧人還俗,換了在服,何仲容知道一定認不出來。

還有一宗奇處,便是那僧人站都站不住腳,晃晃悠悠的,一轉眼一跤摔在地上。

何仲容沉住氣,並不立刻現身,細看這面貌酷似的一僧一俗,年紀都相當老,最少也有六十歲。

那黃衣老人洪聲一笑,道:“我如今已難生慈悲之念,你還不認輸麽?”

破衲老僧僵臥地上,並不作聲,黃衣老人突然發起怒來,腳尖一點,身形如大雁橫空,直飛到竹叢之旁,隨手折斷了一根長竹。

何仲容恍然大悟,想道:“怪不得那兩叢修竹變得如此疏落,原來是被他自家弄斷。剛才他說難生慈悲之念,是什麽意思?折竹在手,做什麽用?看他一掠數丈,分明輕功已臻絕頂,比起天孤裏程寒還要強勝一籌。況且那株長竹粗如碗口,一折便斷,這等功力,實在驚人……”一念及此,便低頭瞧瞧退路,卻因底下那塊突巖相隔十丈之遙,飄落時不易取準,便立刻極佳地在石壁上開洞,一直到可以迅疾地飛降下面那塊突巖為止。

再上來一看,只見那黃衣老人,已將竹竿折斷成四尺長,握在手中,猛襲那老僧。

破衲老憎被他打得滿地亂滾,卻哼也不哼,何仲容已看出那黃衣老人打那老和尚時,手法十分古怪,定睛一瞧,便悟出那老僧本來已經孱弱,哪用如此猛擊,全仗他手法特異,才能保全老和尚一命而又能夠令他痛苦不堪。

何仲容本是俠義之人,此時那黃衣老人一面狠戾之色,猛施辣手,對方又毫無反抗能力,不由得熱血上沖,怒形於色。

正要躍上崖去。忽見那黃衣老人怒沖沖地摔掉竹竿,慢聲道:“你究竟想怎樣?須知我從前遷了五處地方,雖然也有過你之意,但主要還是所居之地不佳。現在這摘星峰甚合我意,而你又冤魂不散地跟來,難道我不敢把你殺死麽?”

老和尚發出數聲喘息,緩緩睜目,道:“老村二十年來飽嘗肉身苦楚,難道還不能感動你?”

何仲容聽了他們的話,已打消了現身之念,暗自猜測他們活中的深意,卻聽黃衣老人洪聲喝道:“我行事自有主張,何勞你來過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