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無形劍氣蒙面客(第6/12頁)

朱玲哦了一聲,道:“這樣說來,相信一定錯不了。你們可曾提及心中所疑的兇手的姓名?”

王圭道:“這一點恕敝座不能奉告……”說罷,徑自轉身走了。

朱玲向清音大師道:“這兇手多半是個瘋子,否則以他劍上功力.就算踉誰過不去,也大可以堂堂正正現身出來。”

清音大師悲痛地嘆口氣,舉步向禪房走去,朱玲緊隨身側,又道:“目前武林之中,使劍的大概只有軒中、猿長老和碧螺島主於叔初有此功力,於叔初為人古怪驕傲,行事不近人情,但他也不會加害幾個不懂武功的佛門弟子。論到其余有名劍派如峨嵋、武當等,大概除了他們的掌門人親自出手,才勉強可以這等取人性命之外,別的高手劍上造詣最多也不過和我差不多,雖然能發出劍氣取人性命,但留下的痕跡絕不會只有一絲紅痕。”

清音大師點點頭,道:“不錯,所以為師請出三年前封存的玉龍令符,那兇手除非沒有機會碰上,若然撞在為師手中,為師決心不惜大開殺戒,為世人除去此害。”

這時玄陰教四人及宮、張二人,已分頭出庵搜索敵蹤。玄陰教的四人均是老得不能再老的江湖道,大家心中有數,明知這個敵人不好鬥,因此商議好四人作三路,在劃定的範圍內細加搜索。銀髯叟衛法則不負搜索之責,專門在此劃定範圍內忽來忽往,準備呼應馳援。

他們略一相度地勢,發覺這菩提庵南面不遠便是山嶺叢林地帶,最便於藏匿形跡。假定那兇手在本庵附近逗留的話,多半要藏身在那一面。

於是他們劃下十裏方圓的地區,由鐵臂雄羅歷、火判官秦昆山、王圭三人先包抄到劃定區域的邊線上,然後逐步向中心收縮。

銀髯叟衛浩等三人出發之後,遙見宮、張兩人分西北兩方奔去,暗忖:“這兩人不知天高地厚,輕舉妄動,居然把實力分散,萬一碰上那兇手,以一敵一的話,必吃點兒苦頭無疑。”

他等了一陣,便按照計劃向既定區域的邊線疾奔而去,一路盡力設法隱藏身形。不久工夫,已走了一匝,並且與羅歷等三人都聯絡過,知道未有什麽發現。

第二次所走的圈子可要小得多了,首先與鐵臂雄羅歷交換過暗號,繼而和王圭聯絡上。再兜回來時;忽然火判官泰昆山發出一聲長嘯,忙忙尋聲趕去。可是那嘯聲已經停歇,夜深風大,四下黑影幢幢,一時竟找不到秦昆山在什麽地方。

銀髯臾衛浩久歷風浪,這刻雖知火判官秦昆山多半碰上敵人,但仍不忙亂。先停步寧神調息,運起千裏視聽之術,過了一陣,果然發覺在右側的山坡那邊,隱隱有異響隨風傳來。

他左手掣出旱煙袋,右手摘了一把樹葉,立時騰身而起,徑向山坡那邊悄悄縱去。

這位老魔頭身法之快,疾如閃電,轉眼間已繞將過去。月光到處,只見一道白光宛如龍蛇飛舞般圈住火判官秦昆山在其中。那道白光一望而知乃是劍光,使劍之人居然已達到身劍合一的境地,是以一時看不出他的身材面貌。

銀髯叟衛浩這時才明白秦昆山嘯聲突停之故,敢情因對手太強,無暇分心求援,方自一凜疾撲過去時,那道劍光突然飛開老遠,秦昆山卻倒在地上。

銀髯叟衛浩振吭大呼道:“兇手休走。”

那道劍光乍落又起,帶著輕嘯之聲,驀地已投人不遠處樹林中。

以銀髯叟衛浩那等眼力,這刻仍瞧不清那使劍之人的面貌,只知是個身量中等的男人。

銀髯叟衛浩耳目並用,靈巧如狸貓,眨眼已深入林內。這時四周圍一片漆黑,就算追上對頭,面對面而立,大約也瞧不清彼此的面貌。

他突然停住前進的身形,寧神靜息,仰頭用鼻子向空中嗅吸一陣。

在他周圍雖然寂靜無聲,但他卻嗅到一陣淡淡的人體的氣味。

對方一定也看不見他的動靜,所以停下來用心查聽。這本是銀髯叟衛浩反客為主的好機會。可是他一定下心神,查出對頭就在左側不遠處之後,忽然想到對方劍上功力這等厲害,以火判官秦昆山的一對判官筆,尚且走不上多少招便敗倒地上,可見此人的武功最少也和自己不相上下,若以常理推斷,此人武功練到這等地步,年紀總不在自己之下。也可以斷定是個閱歷豐富之人。假如他也同樣在氣味中發現了自己而故布疑陣,等自己迫近去方始忽然發難豈不大糟特糟。

他略一盤算,終覺不宜冒險,當下悄悄轉到一株大樹後面,突然發話道:“尊駕武功不凡,既敢下毒手行兇傷人,為何又藏頭縮尾,不敢現身決一死戰?”

果然左側樹後傳來一聲冷笑,但隔了一陣,那人仍不說話。

銀髯叟衛浩發話之後,立即躍到另一株樹後,以免被人家猝加暗算。這時等來等去還不見對方回答,便要開口說話,驀地發覺對方身上的氣味竟然就在左邊數尺之外傳來,這一驚非同小可,右手揚處,那蓬樹葉電掣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