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煉金丹雙俠齊護法(第7/8頁)

他們兄妹豈敢進擊,仍然仗劍作勢,嚴密戒備。其實心頭打鼓,不知對方第三招如何出手法?

袁八公念頭一轉,暗忖非教他們懾於威勢,自動撤離此島不可。

當下吸一口真氣,猛可雙袖一揮,登時風聲猛烈沖蕩,潛力如山,平推直湧而至。

徐氏兄妹也自清嘯一聲,雙劍齊出,各使師門妙招,去破對方這股山搖地動的力量。

轟的一聲,徐氏兄妹均被震得尋丈之遠,兩人都手軟劍顫,難以再戰。

袁八公冷笑一聲,眼光從他們面上,移到數丈外那塊大石處。

現在只要他一躍上前,再發一招,便要把制住徐氏兄妹。假如另一個魔頭馮九公及時趕到,更加有把握可以將金刀太歲鐘旭毀掉。

這時在廬州城內,韋千裏和衣躺在床上,他感得十分舒適,再沒有什麽擾亂他生活的事,現在他唯一需要動腦筋的,便是到什麽地方才可以得到較多的機會——碰見董香梅的機會。

他根本想不出往哪裏去好一些,本來以他目下的功力,大可以到巢湖那座孤島去,助徐氏兄妹一臂之力。

但他又因沒有追問陳進才,是以錯過了這個機會。否則他若知道徐若花有難,必定會比其他什麽事情都更有勇氣。

廬州他已遊遍,已無可留戀。他忽然一骨碌爬起床來,整理一下隨身包袱,便喚來茶房,結清房錢,然後騎馬直向南門走去。

原來他忽然動了遊湖之興,心想反正他不能躲在房間裏而希望董香梅忽然闖進來。這個希望比之守株待兔更為渺茫。因此他不管什麽地方,都不妨走一趟,在外面總比在客店裏機會大些。

策馬來到湖邊,放目縱觀,只見湖光接天,一片茫茫,鞋山、孤山、姥山三座小島點綴湖波中,風景佳絕。

他覺得胸襟為之一闊,詩興大發,但策馬沿湖走了好遠,還得不到什麽好句,便把作詩的念頭打消。

四顧一眼,只見再過去不遠,有個小村旁湖而立,便忖道:“我何不將馬匹和包袱寄在村中,再借一艘小舟,自個泛湖一遊。”

一時興致勃勃,便驅馬馳到村中。

村民甚是淳樸,他放心地把馬匹和包袱放在一家村民家中,然後自個兒走到湖濱,解了一艘小舟,信手蕩出湖面。

他的手勁不小,雖然不大諳曉劃舟之道,但經過村民稍為指點,一刻兒功夫,已劃得來往自如。

這巢湖面積廣闊,也遊遍了孤山等三個著名的小島後,再隨意蕩舟,忽見有座小島,島勢甚低,岸邊盡是密密的蘆葦,倒不知島心是否也浸在水下。

他好奇心一動,劃將過去。

撥開蘆葦,硬劃進去,只劃了數丈,便擱淺了。他掂起腳尖四望,卻因蘆葦太高,視線被逮住,到底看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正著之間,耳中忽聽一種極為刺耳難聽的嘶嘶聲,片刻之後,便寂然無聲。

他聽出聲音來路,正在蘆葦深處,不由得疑惑地眨眨眼睛,忖道:“這聲音這麽難聽,一定是一種奇毒的蛇類,我不懂捕蛇之法,還是趕緊躲開為妙……”

正要動身回去,忽又聽到一陣呼嚕呼嚕的聲音,宛如一個壯健如牛的大漢,走得氣促時的喘聲。

這一陣喘息之聲,也是隔了不久便沉寂了。

他可就動不了身回來,呆在那兒細聽,隔了一盞茶時分,又聽那種難聽的刺耳之聲。跟著又是一陣呼嚕呼嚕的喘氣聲。

他聽出這一次的喘聲,似乎比上一次要延長了一點,假使是個活人的話,一定是因為更疲累的緣故,所以才會喘氣得厲害些。

韋千裏聽得毛骨悚然,想道:“那種嘶嘶的怪聲,固然可怕,但後來那陣喘聲,更加驚人。我從未聽過有人能夠呼吸得這麽大聲,假如是個人的話,他一定有兩丈多高,等如一座小山似的巨人才能發出這麽響亮的聲音。我的媽呀,莫不是葦塘裏藏著一個大水怪,正和什麽毒蛇在鬧著玩。”

越想越似,更加驚駭,依他往日的膽量,這時早就逃之夭夭了。但這時他恰恰想到自己不該如此膽小,因此有點尷尬地不好意思逃走。

嘶嘶的刺耳怪聲又響起來,接著便是那陣陣的喘氣聲。這次又比上次長些,好像那喘氣的巨人已是筋疲力竭。

他猛可一咬牙,棄舟跳上陸地,非常謹慎地直向這大片蘆葦腹地淌過去。

徐若花的倩影,不時在他腦際問過,這可大大鼓舞起他的勇氣。

大約淌了七丈余,忽見前面遮斷目光的蘆葦,已經變得十分稀疏,可以透視出去。

那邊竟是一大片空地,約有畝許大小,空地四周,完全長滿了蘆葦,因此外面的人,不論轉向哪一面,都瞧不見這裏面竟有塊空地。

在他前面兩丈許,即是出了蘆葦大約丈三四之處,有塊四方石碑,半尺來厚,兩尺方圓,石碑上刻著蝌蚪文,韋千裏不懂碑上刻的是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