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文士贈馬亮風騷(第2/10頁)

兩人又恢復對峙姿態,朱一濤道:“俞兄這只蝴蝶鏢,看來不但有回轉襲人之力,而且尚有無堅不摧的妙用。比起武林中以蝴蝶鏢揚名數十年的浙江飛蝶門,似是還要更勝一籌。”

俞百乾道:“朱兄乃是當世武學宗匠,看得出此鏢的厲害,也不足為奇。”

朱一濤道:“俞兄的武功,果然有神鬼莫測之妙,兄弟不能不感到佩服。”

俞百乾面上泛起了得意的笑容道:“朱兄過獎了,你這一劍,已集千百種劍法之大成,若無出奇手段,實是無法保持對峙之局。”

艾華見他傲然言來,心下不服道:“俞大爺化拆的這一招,妾身卻不覺得是上乘佳作。因為這等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手法,多半是秉性兇殘之士使用。在武林中有一派宗主身份之人,也要用這等手法,豈能教人心服。”

俞百乾哼了一聲道:“你懂什麽!”

他聲音中,居然並不溫怒,可見得他的確認定艾華不懂,是以才不生氣。

朱一濤道:“艾姑娘你說錯了,俞兄的這一招,無論在武功上,在智慧上,以及在信心上,都通過了最嚴格的考驗,並不是一般的兇殘手法可以相比的,換言之,他的確是用至為淩厲的抗擊手法,化解了兄弟的奇奧劍勢。”

艾華聽了朱一濤的解釋,登時大有所悟道:“這樣說來,俞大爺在這一瞬間的正確反應,乃是朱大俠你感到佩服的原故了?”

朱一濤道:“正是,要知我這一劍,已仗著平生精修之功,婦全部力量壓縮在這一劍中施展出來。當然這是別人辦不到的事,由此可知,我這一劍之成,實有水銀瀉地,無孔不入的奇效。當此之時,俞兄已不能追,亦才能破拆,唯一可行之路;只有以攻代守。”

艾華道:“這一點我明白啦,但所謂把全身力量聚於一劍之中,那是什麽意思?”

朱一濤道:“比方說,你用一根鐵樸,想在柔軟不受力的布上穿洞,自然是不可能之事,但一枚小小的鋼針,卻可以輕而易舉的穿過這塊布。可是這一枚鋼針,卻沒有鐵柞那種擊碎物事的力量。”

他停歇一下,但見俞百乾連連頷首,當下又道:“在武功上,亦遭遇同樣的困難;你有鐵杆的打擊力,應當能同時具有鋼針的刺透力。比方你懂得百數十家的劍法,但動手之時,每一招只能使用一種,不能把許多家派劍法的妙用,一齊施展。”

艾華哎地驚叫一聲道:“但來大俠你自家說過,你能夠辦得到這一點呀!”

朱一濤點頭道:“不錯,正因為我的精修之功,將全身的力量迫縮一劍之內施展出來,是以俞兄只有采取以攻代守的手法,你可以想象得到,如果他當時選擇的方法錯誤了,或是武功上的修為不能達到反擊的要求。又或者他信心不夠堅強,出手時尚有一線的遲疑,則他焉能全身而退?”

艾華道:“像你們這等一流高手拼鬥,只換了一招,就有這麽多的講究,說出來別人只怕不能相信。”

俞西乾道:“智慧國師如果單憑武功的話,相信他老早就死在我們手底下了。”

艾華同意道:“是的,他的智慧,往往能預測到很久很久以後的事。”

她轉眼向朱一濤望去,又道:“朱大俠,你今日如果得勝,最好也不要去找國師爺,最好遠遠避開。”

俞百乾道:“只要到了面面相對之時,智慧國師面對的不論是朱兄或是俞某,亦絕難活命。”

艾華道:“不,絕對沒有這回事,你們不膏用什麽方法見到他,每一步的行動,以及當時心中的念頭,全部都在國師爺算中。”

對於艾華的話,俞百乾發出一聲輕曬,朱一濤則冷冷一笑,都不置一詞。

艾華發現這兩人雖然說了不少的話,可是雙方對峙著的強大淩厲氣勢絲毫不曾減退。

她倒是能了解這一點,心想:“原來他們正在比鬥各方面,像氣勢的持久力,也是拼鬥項目之一。”

忽然俞百乾道:“朱兄,諒你心中也有數,情知俞某今日特地在此相候,竟不趁你未到以前躲開,可見得我必有所恃,對不也不對?”

朱一濤冷冷地微笑;不作一語。

俞百乾又道:“設若我身披兵刃不侵之寶衣,手持無堅不催的寶刀,只怕朱兄不但無能取勝,還將命喪此地了。”

朱一濤凝望著他,目光轉動,竟不向對方身上衣服或手中兵刃望上一眼。”

倒是在一旁的艾華,用盡目光,查看俞百乾的衣服和長刀,瞧瞧是否有如他所說的可能。

朱一濤突然探手入羹,接著把兩件物事,分別丟在俞百乾左邊和右邊的地面上,居他大約有五六尺,是以不致惹起對方以為是暗器的誤會。

左邊的物事掉在地上時,發出一陣瓷器玻碎的清脆聲音。右邊的那一件物事;卻響起一陣清遠悅耳的金屬聲會,一聽而知,必是純銀質料的東西,才會具有這種獨特的悅耳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