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第5/5頁)

“李詩,噢,朕明白了,嚴四,折‘詩’字而取其諧音。”

“是的。”

“現在仇已經報了,家園也要重建了,不要嚴四了,該恢復李詩了。”

“是,草民遵旨。”

萬順和一旁道:“李爺,您這大名起得好,您老太爺是位大儒,給您起的名字也帶著詩書”

李詩道:“寒家詩書傳家,草民還有個弟弟叫書兒。”

小皇上一點頭:“詩、書,好,令弟現在”

李詩心裏痛了一下:“令弟早在近廿年前跟草民一起脫險失散,至今下落不明”

小皇上道:“不要緊,吉人天相,朕下旨天下,讓各地方查訪找尋,一定可以讓你們兄弟團圓。”

李詩心裏又痛了一下:“多謝皇上,恩德草民心領,只怕舍弟早已不在了,否則他早就該出現了。”

萬順和道:“找找有什麽要緊?”

“不!”李詩道:“不可勞師動眾為草民,寒家即將重建,一旦建成,李詩返家祭祖,並為父母親人重新安葬,舍弟如果還在,他也該回家了。”

他忍住了難過,忍住了淚。

萬順和點頭道:“這倒也是。”

小皇上道:“既然如此,就依李俠士。”

李詩忙欠身:“多謝皇上。”

小皇上道:“對了,聽萬順和說,剛才你把紀玉送過來之後,又往‘萬壽山’去了,幹什麽去了。”

李詩道:“不敢瞞皇上,京裏有‘漢留’,欲乘機潛人大內行動,草民折回去阻攔。”

小皇上神色平靜:“把他們趕走了麽?”

“是的。”

萬順和道:“這幫叛逆好大膽,得責成九門提督衙門,盡快把他們緝捕歸案,繩之以法。”

小皇上道:“將心比心,這些人不只可憐,甚至可敬可佩,只要不鬧太大的亂子,就任他們去吧。”

這是何等的胸襟氣度。

如果不是一代仁君,一代大帝,焉能臻此!李詩一怔,猛然激動,霍地站起,徐徐躬身:“皇上仁德,皇上聖明。”

萬順和驚道:“李爺”

小皇上一擡手:“萬順和”

他攔住了萬順和,又向李詩:“李俠士,朕懂你的心意,坐!”

“是!”李詩又坐了下去。

萬順和忽然一副恍悟狀,低聲自語:“我怎麽忘了,到底李爺他是個漢”

只聽小皇上又道:“聽萬順和說,你讓他告訴朕,如果要定紀玉的罪,等你見過朕以後!”

李詩忙道:“是的。”

“你現在已經見著朕了。”

“草民敢問,玉貝勒現在。”

“跟肅親王一起囚禁大牢,就等朕下旨處罪。”

“跟肅親王一起。”

“朕認為,紀玉跟肅親王有罪,但是罪不及妻孥。”

“皇上仁德寬厚”

“李俠土,朕現在是不是可以定他們父子的罪了。”

“草民敢問,皇上打算定玉貝勒跟肅親王什麽罪?”

“跟鰲拜一樣,只不過鰲拜是主,他們是從罷了。”

這,原在李詩意料之中,可是李詩聽了還是心頭猛的一震,只因為那是個抄家滅門的罪,小皇上既然仁德寬厚,表示罪不及妻孥,翠格格跟賈姑娘罪可免,但是紀玉跟肅親王卻是死路一條,李詩他怎麽心頭不猛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