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雨聲浙瀝,嬌娃臨危機(第4/11頁)

趕緊一轉身子,反手一抓,疾抓了出去,但是那一抓,五指卻只碰到了軟綿綿的一點物事,像是一幅衣襟,急忙擡頭看時,只見一條黑影,自馬背上飛掠而出,向旁逸了開去。

那條黑影,一面向旁逸出,一面傅來了輕輕的一聲長嘆。

隨著嘆聲的消失,那條黑影,也己然隱沒在黑暗之中不見。

譚月華心中,駭然半晌。

試想,那人悄沒聲地,就在她的後面,她卻一點也不知道,如果那人,想要害她,還不是易如反掌,事情過後,想起來,猶有余悸!

譚月華呆了好一會,車聲也已然聽不到了,她策馬向前,馳出裏許,只見前面,乃是三岔路上,也不知道那輛馬車,是向哪一條路上去了。

譚月華只得不再追蹤,自顧自向北而去,到了半夜,才經過了一個小鎮,叫開店門,投宿了一夜。第二天早上醒來,才一個翻身,便覺得有一件冷冰冰的東西,在自己的臉上,碰了一碰。

譚月華連忙翻身坐起,只見枕上,又放著一枚小箭。

這一次,箭上穿著一張紙,紙上寫著六個字:“不可去,不可去!”

雖然並未說明不可去什麽地方,但這已然是第三次了,譚月華自然知道,仍是那個人,叫她不可以去北邙山鬼宮涉險。

譚月華心中,實在想不透,那人的武功如此之高,為什麽行動卻如此令人難解。

他既然能在不知不覺間,與自己共騎一馬,可能夜來,悄沒聲地進入自己的睡房,其人輕功之佳,真是不能想象。

這樣的人物,大可以當面對自己言明,不要去鬼宮涉險,俱必如此鬼祟?

若說他有不能暴露身份的苦衷,卻又不像,因為他每次來告誡自己時,皆留下了一枚小箭。那箭的形狀大小,也屬罕見,當然是他表明身份的一種標志,可知他無意隱瞞自己的身份。

只不過譚月華卻是無法在那三枚小箭上,揣知武林中有什麽能人異士,是以此為標記的人!

譚月華心知此去北邙山,十停的路,還只不過走了一停。

看情形,那人像是一直跟在自己的身後,在以後的日子裏,只怕還有事情要發生,如果對方不懷好意,自己當真還得多加小心才好。

偏偏她的右臂,又因為和林極翁對掌,而被震斷,沒有半個月的時間,難以痊愈,因此譚月華的心中,不免焦躁。

她知道,仙人峰上,此時定然已經熱鬧無比,她真想就此不去北邙山,而回到仙人峰上去,參與這一場稀世難逢的盛會。

但是她終於沒有那麽做,因為要就當時不笞應,既然答應了人,豈可失信於人?

她將那枚小箭,又揣入了懷中,略為梳洗,又開始向北而去。

在路上一連七八天,倒也毫無意外發生,一路上,遇到了不少武林中人,大都在談論武夷仙人峰盛會的那件事。

但是那些人,卻也不知仙人峰上,如今的情形,究竟如何。

譚月華唯恐多生枝節,也不敢與之攀談,只顧自己趕路。

到了第十天頭上,她右肩傷骨之處,已然不覺疼痛,手臂也已可以略略擡起轉動,但是卻仍然使不出力道來,她算計路程,離北邙山,已只不過七百余裏,再有四天,無論如何,可以到了,想起四天之後,便要在武林公認,難以深入一步的北邙山去救人,她的心情,多少不免緊張。

那一天,天色極陰沉,是大雨頌盆,隨時可下,雷聲隆隆。雷光霍霍。

譚月華一清早便開始趕路,天色卻是趣來越是陰暗,算來應該是正午時分,但是卻黑得如同黃昏一般,跑出了七八十裏,一聲霹靂過處,豪雨已然迎頭灑下,雨勢之大,令得譚月華連眼睛都睜不開來,片刻之間,已是全身盡濕。

譚月華心知自已骨傷未愈,若是再給雨淋,大為不利,一面策馬前進,一面留意,可有避雨之處,不一會,只見前面,一列紅瓦,竟然出現了一座極大的大宅!譚月華一見有了避雨之所,心中不禁高興,但是她卻也不免暗暗奇怪。

因為此際,她正在湖北河南全地的交界之處,其地正是大別山,桐柏山、大洪山等,各個山脈的聚集處,沿途上頗是貧瘠,也顯得甚是荒涼。平時,除了成群結隊的獵戶以外,連行人也不多見。

所見的民房,也無不矮小簡陋,可是那一間大宅,卻是氣象巍峨,非同凡響。

譚月華茉馬直來到了門前,雨勢仍然未小,她擡起左臂,擱在額上,向門上看去。

只見朱漆大門,緊緊地閉著,左右,各蹲著兩座漠白玉的大石獅子,雕工之精,實屬罕見。門上的兩個銅環,錚亮照人。

在大門之上,掛著一塊橫匾。本來可以從這塊橫匾上,揣知主人的身份,但是那塊橫匾上,卻只是題著極為普通的“紫氣東來”四字,無從猜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