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疊翠奇緣(第6/14頁)

“萬一他們上來呢?”

“傻哥哥,既然他們一心要等你,你還跟他們客氣幹什麽?打不了就跑嘛!”

“好!我聽兄弟的,先在這山頭上藏起來,夜裏再走。”

“傻哥哥,這次我真的走了,因為奶奶在山下等我。我要是不回去,她真會關我一輩子的。”

“兄弟!那你快去吧,別再惹奶奶生氣。”

小燕依依不舍地走了。一到山下,果然奶奶在等著自己,可是爺爺卻不見了,問:“奶奶,爺爺呢?”

“你爺爺有事哩!”

“奶奶,爺爺不會為難我傻哥哥吧?”

“放心,我吩咐過他,要是你那傻哥哥少了一根頭發,我找他要人。”

小燕大喜:“奶奶,你真好。”

小魔女笑道:“我好什麽?差一點沒給你氣死了!丫頭,走吧!你要是不好好練劍,明年四月,你就別想去四川。”

“奶奶,我會好好練的。”

就這樣,這一對面貌相似、性格相同的祖孫離開了桂林。

墨明智果然不敢下山,在疊翠山峰上的亂石草叢中,找了一處面臨懸巖的危險地方隱藏起來。他想:這麽一個危險地方,遊人是不敢冒險來的,就是想追殺自巳的人,恐怕也不會想到自己藏在這麽個地方。此時,桂林的山色美景,在他眼前—覽無余了:漓江水碧如帶,清淺現底;矗立在漓江邊上的伏波山,屹立在王府中的獨秀峰,象鼻山真像一頭大象,正低下頭在漓江邊用鼻吸水。遠處還有一條花橋,橫跨在漓江上,過了花橋不遠,就是著名的七星巖了,真是景色如畫,美不勝收。墨明智並不是文人雅士,對眼前的美景並不見得陶醉。他生在深山,長在深山,見山見得多了。他只是暗暗奇怪:怎麽這些石山平地兀立,一座座不相連的?不像自己以往所在地方,山連山來嶺接嶺的,看是好看了,可是沒有什麽兔子、黃猄等野物跑動,沒有什麽獵物可取,養不了人。而他此時的心情,更是希望天早一點黑,自己好離開桂林。

驀然間,他聽到一陣喝叱聲從山下傳來,接著聽到遊人們紛紛奔走,他不由一怔:發生什麽事了?別不是追殺我的人尋上山來吧?他們要追尋我,怎麽把其他遊人都趕跑啦?墨明智正猶疑不定間,只見三、四個持著板刀、皮鞭的皂衣漢子奔上山頭來。墨明智大吃一驚,看來,他們真是追殺自己來了!可這幾個皂衣漢子,他一個也不認識。看樣子,他們是衙門中的差人。墨明智又怔住了:難道官府中的人也要追捕自己麽?不會吧。是了,一定是峨嵋、點蒼派的人,為了追殺自己,扮成了差人模樣,將其他人趕跑,再來捉自已。墨明智想到這裏,更是屏聲靜氣地伏在巖石下不敢動。這三、四個兇惡的皂衣漢子在山上巡視了一下,沒發現墨明智,更想不到懸巖下會藏有人。他們認為山頭上不會有人了,一聲呼哨,便走下山去。

墨明智透了一口大氣,暗說幸虧他們沒發現自己。這樣,我可以安安穩穩在這山頭上睡上一覺,等到天黑再走了。可是沒有多久,從半山上又傳來一陣人聲,似乎還夾著一些婦女清脆甜美的笑聲和環佩的叮當聲。墨明智內勁極強,半山上的人聲、笑聲和說話聲,他雖然無法看見,卻聽得清清楚楚。看來不只幾個人,而是一大群人哩!其中有個少女的聲音驚喜地說:“郡主,這風洞的風好涼爽呀!”

又是一個清脆悅耳的少女聲說:“司琴,聽王爺說,這風洞一年四季都是這麽好風,大暑天時,來這裏乘涼最好了。”

墨明智聽了十分詫異。這群人顯然不是來追殺自己,而是來遊玩的。可是她們為什麽把人通通趕跑?難道只許她們玩,不準別人來玩麽?

墨明智怎麽也沒有想到,這次來遊山的,是桂林府赫赫有名的靖江王的寶貝女兒——朱玲玲郡主。這位郡主,雖然生得千嬌百媚,美如天仙,但也驕縱異常,就連靖江王爺也讓她三分,只要她高興的,天上的月亮也要摘下來給這個寶貝女。這一天,她一時高興,要來疊翠山玩。這麽一來,不單忙壞了王府中的太監和侍衛,也忙壞了桂林府的官員。他們怕這位郡主有什麽閃失,立刻派出差人,將疊翠山所有的遊客全部趕跑,更上上下下地搜索一遍,然後才恭請郡主千歲登山。眼明手快的差役以為整座疊翠山再無閑雜人了,誰知偏偏藏了個墨明智。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很會為自己的兒孫們打算,甚至連他們的衣食住行也想到了。他做了皇帝後,將兒孫們分到全國各處為王,建造王府,命地方官員照顧,—切開銷,全由當地的官府支付。燕王朱棣奪取皇位後,害怕自己的兄弟叔侄也來一個依樣畫葫蘆,謀取他的帝位,便睹下聖旨,令各處的王爺,不得擁有兵馬,不準參預地方行政事務。一切由地方官員作主。這麽一來,各處的王爺,尊貴是尊貴,可沒有實權,像豬一樣給人養起來。弄到後來,連王府中婚姻娶嫁,生老病死,甚至兒孫取名,也全由地方官員一手包辦代理。有時地方官員忙不過來,一時忘記了,或者有意從中為難,往往這些龍子龍孫們,便不能入籍,或者娶不到王妃,甚至連字號也沒有。這是朱元璋做夢也不會想到的。所以太會為兒孫打算的人,往往害了自己的兒孫。不過這時的明朝江山仍十分穩固,故各處王爺很有威嚴,地方官員非但不敢得罪這些王爺們,還曲意奉承,盡力巴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