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小鎮風雲(第6/11頁)

軍爺一給扔下,無論壇上壇下的士兵們都大吃一驚。壇上那五名持刀的士兵,一下擁上,五把刀齊向小姑娘砍去。小姑娘略一揮刀,乒乒乓乓,士兵們手中的刀不是給削斷就是給震飛,有的還受了傷。不管受傷或沒受傷,全都嚇得跑下壇去了。

小姑娘揚揚手中的刀,對黃家父子說:“現在我來捉你們兩個啦!”聲落人到,刀光一閃,黃老財兒子的人頭便離頸飛了出去,紅衣和尚想出手制止已來不及了。

小姑娘的刀想再向黃老財砍去,紅衣和尚縱身而起,雙掌拍出,一邊說:“小施主,切莫再傷害生靈。”

這一股掌力,震偏了小姑娘的刀,同時也將小姑娘逼得後退躍開,將黃老財從刀口下救了出來。

小姑娘驚訝地問:“大和尚,你這是幹嗎?”

“小施主殺氣太重了!”

“我不殺他們,他們可要殺我啦!”

“貧僧看出,他們殺不了小施主。”

“你要保護這為害人間的老壞蛋?”

“阿彌陀佛!貧僧請小施主看在佛祖的分上,刀下留生。”

“我不留生又怎麽樣?”

“貧僧只好盡力而為,阿彌陀佛!”

“大和尚,你是要和我動手啦?”

“不敢,貧僧只想阻止小施主再殺生。”

這時壇上壇下,見出了人命,所有的百姓全驚得走散了。比較大膽的一些的,也躲進樹林裏,遠遠觀看。就是那些士兵,也扶起摔斷腿的軍爺逃跑了,再不去理黃老財的死活。黃老財更是驚得三魂不見了二魄,坐在地下呆若木雞,一雙目光,哀求著紅衣和尚。

閔子祥和元鳳兩人,雖然走進了樹林,卻不像其他鄉民村婦,害怕惹禍上身,全都跑得不見了人影。他們夫婦兩人,正在暗中觀看那位大理來的和尚。他們看出這位大師,不但是位得道高僧,也身懷絕技,萬一小姑娘與他交起鋒來,小姑娘不敵,他們雙雙就會蒙了面孔出手相助。當然,他們也會勸阻小姑娘別傷了高僧。至於他們的兒子鳳翔,已由元武、元芬帶著,隨逃走的百姓,先行回古榕村。

小姑娘望望黃老財,又瞅瞅紅衣和尚,說:“好呀!我就看在你這好心大和尚的面上,放過了這黃老財。他要是今後再敢欺負鄉親們,我一定要殺了他。”

說完,她身形一晃,人似輕燕縱起,朝荒山野嶺飛去,轉眼就不見蹤影。

紅衣和尚看見又是心中凜然。小姑娘這一份輕功,自己就不及。她是哪二位世外高人的弟子,來這裏一帶行俠仗義、除惡扶善?想不到這一帶的荒蠻群峰之中,竟有這麽一位世外高手。難道這位高人就是一方百姓所傳說的山神山妖?

小姑娘走後,黃老財才透過一口氣來。他看見兒子的無頭屍倒臥血泊中,又是揪心的痛。他不但不感激紅衣和尚救自己的大恩,反而怪紅衣和尚不救自己的兒子,放走了小姑娘。

紅衣和尚嘆了一聲:“黃施主,看來令郎是劫數難逃,貧僧無能為力。”

“什麽無力,你就不能捉住那山妖麽?”

“貧僧自問無力對付那小施主。”

“我看你不是無力,而是有意放跑了!”

和尚身後的兩名弟子忍不住了:“你這施主也太過分了,剛才我師父冒險救了你一命,你不知感激,反而怪起我師父來。不是我師父,你還有命麽?”

另一個弟子說:“師父,我們走吧,別去管他了!”

紅衣和尚嘆了一聲,向黃老財合十稽首說:“黃施主,今後好自為之,貧僧告辭了!”便與自己的兩位弟子走了。至於那位茅山道土,感到無顏,早已不知跑到哪裏去了。一場興師動眾舉行的起壇捉妖法會,就這麽煙消雲散。黃老財又怕又恨又傷心。叫人安葬了兒子的屍體後,害怕這個不知是妖是神還是人的小姑娘再來找自己,再不敢在水口鎮呆下去,躲到永從縣城他女婿家裏了。

紅肚兜小姑娘在水口鎮眾目睽睽之下亮了相,大鬧捉妖壇,戲弄了茅山道士,殺了黃老財的兒子,驚走了官兵,霎時之間,便傳遍了附近幾百裏的州府縣城和大小山寨,弄得人人皆知,街頭巷尾人們都在津津樂道。盡管雲南大理來的高僧說小姑娘不是山妖鬼魔,而是世外高人的弟子,小姑娘也曾稱自己是山妖,但人們不再以“山妖”稱呼了。人們認為“山妖”二字,不但沒禮貌也太不尊敬了,都以山林中的神女相稱,簡稱神女。何況小姑娘也曾自稱自己是南海觀世音座下的人,不是神女又是什麽?況且在這重山峻嶺聚居的各種異族人,苗、瑤、黎、侗、壯都有,他們更是迷信鬼神之類的傳說。小姑娘不是山魔鬼怪,自然就是神了。只有神才能輕縱似飛,在深山老林中出沒,轉眼之間便不見了蹤影,一般凡人怎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