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回歸路上(第7/11頁)

公孫不滅有點驚喜:“可以坐船直達青陽縣嗎?”

“可以,從池州府城貴池再繼續沿長江而下,到桐陵縣的大通鎮,那裏有一條大通河,可通青陽縣城。少爺一到青陽,沿著大道南下寧國府的太平縣,再取路直下徽州府績溪縣,這樣,就可避開池州、寧國、徽州三府所在他的官兵們盤檢了。”

公孫不滅大喜:“二伯,只要我到了績溪縣城郊,就可以沿著逃生出來的路線和方向,找到那神秘魔穴的所在地。”

“少爺,那我們就決定這麽走好了。”

第二天一早,船便出現在池州府城的江面上,並不靠岸,繼續沿江而下,在下午時分,到達了長江邊上的一處小鎮大道。大通是大通河與長江交匯的地方;這裏有官府的巡檢司,巡檢過往的船只。一個小隊長似的官兒,帶著兩名待刀的士兵,上船來檢查了。

小隊長打著官腔,板著臉問焦二:“從什麽地方來,到什麽地方去?船上裝載的是什麽貨物?”

焦二這時隱藏著鋒芒,完全像一個行船走水的老梢公一樣,恭敬地說:“長官,小老一家常年在長江上靠船為生,這漢受一位秀才老爺的雇用,從安慶府來,往青陽縣一走,船上沒載有任何貨物。”

“唔!那位秀才呢?怎麽不來見我?”

公孫不滅從房間走出來,向小隊長一揖說:“在下姓解名不滅,無錫人士,考試落第,自問無顏,於是故形寄情於山水之中。這一次遊覽了天柱山,久慕九華山也是一座佛教名山,黃山風景奇特,特此雇船前來遊覽,以慰平生所望,望軍爺別見笑。”

這位小隊長曾經見過焦家船經常在長江一帶上下來往,沒有什麽可疑。

他上下打量了公孫不滅一會,也看不出有什麽破綻,便揮手對兩個士兵說:“你們到船裏檢查一下,看看還有什麽可疑的人物。”

兩個士兵應聲而去,在船裏船外檢查了一陣,回來報告說,說船上除了船家一家三日和秀才主仆兩人外,再沒其他人,也沒有裝載著什麽貨物。

小隊長對公孫不滅說:“先生莫怪,近來這一帶出現了一位高明的飛賊,不時作案,我奉命盤查一切過往船只和行人,請先生見諒。”

公孫不滅有點奇異這位小隊長竟會這麽的說話,連忙說:“不敢!軍爺盡忠職守,令人敬仰,在下怎會怪軍爺呢!”

“先生客氣了。”最後,小隊長帶了士兵離船,揮手叫他們開船啟航。

焦二也想不到這麽容易就放行了。在船離開大通,往青陽縣而去時,對公孫不滅說:“想不到這個軍爺,卻是一位盡忠職守的好人,沒向我們敲榨勒索,真是難得了。”

公孫不滅問:“二伯,其他的關卡不是這樣麽?”

“少爺,沒幾兩銀子打發,他們是不會讓你過去的。像他這樣,在官家之中,可以說是鳳毛麟角了!”

“二伯,這軍爺是什麽人,我們以後要好好記住他才是。”

“少爺,我會向人打聽他的姓名,記在心裏,以後他有什麽事,也好相助他一下。”

看來,為官清廉,不但受人們愛戴,也為武林人士敬重。公孫不滅感嘆的說:“二伯,在這世上,往往好人不得好報,那我們就暗中代天行道,令好人有好報,奸滑陰險之徒,受到懲罰。”

兩天之後,公孫不滅和焦峰便出現在績溪縣城的郊外了,一路上,公孫不滅考慮以什麽面目去見扈屏姑娘才好,以過去孫公子的面目去見,那庭家必定盛情招待,而扈屏姑娘也必定挽留自己在扈家住下來,不讓自己馬上離開,這樣就拖延去救外祖父的日子了。而且自己去救外祖父之事,更不能讓扈屏姑娘知道。公孫不滅不是信不過扈屏姑娘。以扈屏姑娘的為人了,必定要跟隨自己同去,以報答自己救過她一命之恩。

公孫不滅一來不想這一危險之事叫扈屏卷了進去,去為自己犧牲;二來更不想因這事而害了扈屏一家。這不是找什麽人復仇、救人之事,而是招惹權傾朝野東廠的事情,弄得不好。會令扈屏家九族受誅連,所以這事萬萬不能說出去。何況扈家的人,不一定個個像扈姑娘這麽可靠,萬一泄漏了出去,只怕事末成,就先讓東廠的耳目知道了,那後果更不堪設想。

公孫不滅考慮好之後。便決定以目前的面目擊見扈屏姑娘了。再說,他並沒有什麽有求扈屏姑娘,只是實現自己的諾言而已。

扈家,在績溪縣城來說,是位首富人家,在城內開有飯店、客棧和一間綢緞店,自從扈員外慘遇不幸之後,兒子還小,一家就全由扈屏姑娘擔當起來。這一天,她正在與管家談話,一位家丁進來報告:“大小姐,外面有位青衣書生求見。”

扈屏一聽愕然:“青衣書生?有多大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