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愛恨生死一線(第2/5頁)

噶倫喇嘛沒有回頭。

他以左手握劍,他的右臂關節忽然扭曲反轉,反手打小方的腰。

任何人都絕對不會想到一個人的手臂竟能在這種部位扭轉,從這種方向打過來。

小方也想不到。

他看見噶倫喇嘛的手臂扭轉時,他的人已被擊倒。

劍鋒距離波娃的咽喉已不及兩寸。

噶倫喇嘛這一劍刺得很慢,抑制多年的情感和愛心忽然湧發,他對波娃的仇恨也遠比別人恨得更深。

他要看著這個毀了他兒子的魔女慢慢地死在他的劍下。

現在已經沒有人能挽回波娃的性命了。

小方幾乎已不忍再看,想不到就在這一刹那,他忽然又看見了一道劍光閃電般飛來,直刺噶倫喇嘛後頸上的大血管。

這一劍來得太快,刺得太準。

噶倫喇嘛不得不救。

他的劍反手揮去,迎上了這道淩空飛擊的劍光,雙劍相擊,聲如龍吟,飛激出的火星,就像是元宵夜時放出的煙花。

接著,又是“奪”的一聲響,一柄劍斜斜地釘入了橫梁。

只有劍,沒有人。

這一劍竟是被人脫手飛擲出來的,人還在禪房外,脫手擲出的一劍,竟有這種聲勢,這種速度,噶倫喇嘛雖然還未見到這個人,已經知道他的可怕。

小方卻已經猜出這個人是誰了,雖然他從未想到這個人會來救波娃,但是他認得這柄劍。

斜插在橫梁上的劍,赫然竟是他的魔眼。

陰暗的禪房,雪白的窗紙,窗戶半開,劍自窗外飛來,人呢?

魔眼釘入橫梁時,噶倫喇嘛已穿窗而出,小方只看見一道碧綠的劍光飛虹般穿出窗戶。

他的人已不見了。

他枯瘦的身子已融入劍光中,他的人已與劍相合,幾乎已達到傳說中“身劍合一”的無上妙境。

他的“赤松”也是劍中的神品。

蔔鷹如果還在禪房外,用什麽來擋這一劍?

小方忽然躍起,去摘梁上的劍,希望能及時將這柄劍交給蔔鷹。

他的手還沒有伸出去,橫梁上的屋瓦忽然碎裂,一只手從破洞中伸下來,攫去了這柄劍。

一只瘦削而有力的手,指甲修剪得非常整齊幹凈。

小方認得這只手,他也曾經握過這只手。

來的人果然是蔔鷹。

蔔鷹為什麽要來救波娃?是為了小方,還是為了另一種至今沒有人知道的原因?

小方還沒有想到這一點,外面又響起了一聲龍吟。

赤松與魔眼雙劍再次相擊,龍吟聲還未停歇,小方也已到了禪房外。

暮色已深沉。

小方看不見蔔鷹的人,也看不見噶倫喇嘛,只看見兩道劍光遊龍般盤旋飛舞,森森的劍氣中,古樹上的木葉蕭蕭而落,小方的衣袂也已被振起。

這是小方第一次看見蔔鷹的劍術。

他練劍十余年,至今才知道劍術的領域竟是如此博大。

他癡癡地看著,只覺得手足冰冷,心也開始發冷,直冷到趾尖足底。

這一戰誰能勝?

碧綠的劍氣看來仿佛更盛於魔眼的寒光,飛旋轉折間仿佛更矯捷靈動。

但是小方卻忽然發覺勝的必是蔔鷹。

因為赤松的劍氣雖盛,卻顯得有些焦躁急進。

急進者必不能持久。

他果然沒有看錯,赤松劍上的光華雖然更鮮艷翠綠,劍風中卻已沒有那種淩厲的殺氣了。

然後又是“嗆”的一聲龍吟,雙劍三次拍擊。

龍吟聲歇,滿天劍光也忽然消失,古樹上的木葉已禿,禪院中忽又變為一片死寂。

噶倫喇嘛不知何時已坐下,盤膝坐在落葉上,暮色中,又變得和小方第一眼看見他時那麽平靜、陰暗、衰弱。

赤松已不在他手裏。

他的掌中無劍,心中也已無劍。

他已經不是剛才那位能以氣催劍殺人於眨眼間的劍客。

他放下他的劍時,就已重入禪境,又變為一位心如止水的高僧。

他心裏的戾氣和殺機、情與仇、愛與恨,都已隨著他的劍氣宣泄而出,就在小方覺得他劍風中已無殺氣時,他心中的禪境又進了一層。

蔔鷹靜靜地站在他面前,靜靜地看著他,神色嚴肅恭謹,眼中充滿尊敬,忽然合十頂禮:“恭喜大師!”

“為何恭喜?何喜之有?”

“大師已在劍中悟道。”蔔鷹道,“恭喜大師的修為又有精進。”

噶倫喇嘛微笑,慢慢地合上眼睛。

“你好。”他從容揮手,“你去。”

蔔鷹還沒有走,噶倫喇嘛忽又張開眼,大聲做獅子吼!

“為何要你去?為何我不能去?”

這兩句話說出,他陰暗的臉上忽然露出一層祥和的神色。

蔔鷹再次合十頂禮,噶倫喇嘛已踏著落葉,走入深沉的暮色裏。

夜空中忽然有星升起。

赤松還留在地上,光華碧綠的劍鋒,已變得暗淡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