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第二十二章 終生求劍求無劍(第3/8頁)

這五柄色劍所以有色,有它的作用,原來五劍在五色劍法的配合下,一旦快攻起來,幻成的奇異彩色,可以使敵人產生錯覺。

公孫蘭慢慢已不能確定敵人的位置,有時根本看不到敵人,等看到敵人,五個道士已變成十數個。

這樣一來,公孫蘭等於盲目使劍,她劍法再高也不是對手了。

二十招不到,公孫蘭驚險萬分,五色道士只要一狠心,公孫蘭的性命便要不保。

五色道士一快攻,全神貫注在劍上,忘了再去監視阮偉的行動。

突聽蹄聲急響,五色道士心神一驚,劍法稍稍一慢,阮偉騎著白蹄烏如飛襲到,手中飛龍劍圈身一轉,閃電刺去。

五色道士各各覺得劍風刺腕,他五人是劍術行家,知道劍風一刺,便要斷腕。

五人大驚之下,盡力舉劍擋去,立時“當當”數聲,皆感到手臂酸麻,差點要丟劍,五色道士關心寶劍,一齊舉劍細察。

頓時白蹄烏飛快掠過五色道士身前,阮偉眼明手快,一把抱起公孫蘭。

等五色道士看到劍上各各缺了米粒大的口子,悲痛地擡起頭,白蹄烏已走出十余丈。

五色道士堅守崗位,不敢輕易追趕,眼看阮偉左手舉劍,右手抱著公孫蘭,那高舉之劍在陽光下閃閃生出金色光芒。

五色道士不由齊聲大呼道:“啊!是飛龍劍!”

那白蹄烏著實不凡,雖在狹窄的山道上,仍能奔馳如飛,毫不膽怯,不多時便奔上看龍山頂。

阮偉放下公孫蘭,公孫蘭對他甜蜜一笑,這一笑道盡心中的感激情意,阮偉不識方向,讓公孫蘭帶著自己,策馬飛馳。

這看龍山頂範圍廣大,並無山尖,山頂的面積小不了山底多少,故而登山甚難,但若登上山頂,風景十分優美,湖泊叢林處處皆是。

白蹄烏奔到一處叢林,這叢林很大很密,日光不易照進,奔了盞茶時間,越入越深,不辨東西南北。

再走一刻,只見樹木長在湖泊中,一眼看去,水中插滿林木,看不見路在何處。

公孫蘭輕喚阮偉下馬,將馬鞍丟下,任它在林中尋食,阮偉走時依依不舍,連連輕撫它的長臉,低聲道:“白蹄烏!白蹄烏!乖乖在這裏玩,等我回來,知道嗎?”

白蹄烏甚有靈性,長頸直推阮偉,仿佛在說:“主人去吧!我知道啦!”

公孫蘭帶著阮偉從水中踏去,原來離水寸許處,暗埋木樁,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兩人竟能踏水而行呢。

木樁因水中林木的關系,釘得曲曲折折,若是不會武功的人,要從樁上走過,真要睜著大眼,看準木樁的所在,才敢下足。

但他兩人如履平地,不一會,重又走到陸地上,行了一刻阮偉覺到地勢漸高,好像在登一座坡度甚陡的山頭。

漸漸陽光明亮,就要走出叢林了,哪知走到林邊,才發覺僅是走到叢林的中央空地。

那空地面積甚廣,有小湖,有花草,並有人工栽培的樹木及亭舍建築。

公孫蘭飛快地奔到她爹爹居住的精舍內,找了一遍,沒有看到“飛龍劍客”的蹤跡,阮偉跟在她身後,被這小小的世外桃源驚呆住了,一面行走,一面心中不住贊賞。

這時看到此地蓋有一棟精美的木屋,心下大是羨慕那屋主享盡清福,公孫蘭找不到爹爹,急向他道:“我們到觀象台去找爹爹!”

走過幾排樹行,已可看到前面地勢高處,有一平台,平台一側高築一亭,亭內坐著四位老者,兩位是星冠羽衣的白髯老道,和另一位鶉衣百結的中年乞丐坐在一側,另一側是一藍袍老者,臉部輪廓與公孫蘭十分相像,一看便知是公孫蘭的爹爹了。

藍袍老者面向公孫蘭的來路,公孫蘭看到爹爹正想要大聲喚叫,忽見爹爹微微搖首,公孫蘭就知道爹爹不要自己上去打擾他,便拉著阮偉坐在山坡的草地上。

忽然上面話聲傳下,一位坐著比其他三位人高出一頭的白髯老道蒼聲道:“公孫施主,二十一年前的那段血債,該當如何?”

公孫求劍道:“武當掌門千裏遠來,公孫求劍盡地主之誼,且請飲盞香茶,當年的仇怨,慢慢再談如何?”

另一位白須老道,紅光滿面,暴聲道:“公孫老兒,我大師兄含恨泉下二十一年,哪有時間和你再消遣,元智恨不得馬上取你性命,替大師兄報那殺身之仇!”

公孫求劍笑道:“曾聞武當元字輩中,元智性格粗放,聞名不如見面,今日一見果真不錯。”

元智怒道:“你可是諷刺貧道修養不夠嗎?”

公孫求劍道:“求劍不敢!”

元智冷笑道:“貧道縱然修養不夠,總比那盜劍殺人的賊子要好得多!”

公孫求劍變顏道:“閣下罵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