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回瓦解匪幫鷹爪王重返清風堡(第6/9頁)

多指大師吩咐完這番話,竟自施展輕功絕技,從飛鷲船幫的船頂子上,縱躍如飛撲奔西南而去。

眨眼間,這位俠尼那種輕快的身形,已經隱入陰雲煙霧中。

這位營官李炳義感多指大師相救之德,營官何忠也因為景仰這位風塵異人,親眼看到以一個年逾七旬的老尼,竟能深入十二連環塢內港現絕技,救李營官,求恩典,也是願意擔當一切,盡力保全。

知道陸統領已進駐到賓館,遂趕緊報告進去,也為有助於被陷在凈業山莊的淮陽、西嶽兩派俠義道不至遭到危害,恰好陸統領和辛老鏢頭舊友重逢,鐵蓑道人更助淮陽西嶽兩派凈業山莊脫險,全算轉危為安。

這位統領,把這經過的情形開誠布公地說與了淮陽派掌門人鷹爪王、西嶽俠尼慈雲庵主。

這兩位掌門人趕緊站起來,向陸統領拜謝他格外的幫忙,保全了泗水漁家飛鷲船隊。

陸統領很是客氣,更問起淮陽派、西嶽派和鳳尾幫的事,怎樣了斷?

鷹爪王很誠懇地說道:“民子們遇到這種情形也就無可如何。鳳尾幫觀在落個瓦解冰消,十二連環塢不能立足,到了這種情形,我們的新仇舊怨,唯有一筆勾銷。只是這鳳尾幫主天南逸叟武維揚和他內三堂的香主,全逃出十二連環塢,這正是江湖上一種未了的事,也正是水面上遺留的後患。鳳尾幫遍布各處,他的勢力不能因為十二連環塢一破就算全完。這一班匪黨們在大江南北尚有一部分潛勢力,未可輕視。所以我們和他的事不過是暫作了結,絕不能算完。所以小民們求大人的恩典,放我們早早出十二連環塢,小民得趕回淮上清風堡綠竹塘,這位庵主也得趕回西嶽上天梯碧竹庵,各自督率門人,保守門戶。這班湣不畏法的幫匪,多半的窮兇極惡,雖遭挫敗,不肯回頭。他們就許遷怒於小民們,到清風堡和碧竹庵尋仇報復,這種事還不得不防。請統領大人多多恩典民子等,我們能早出十二連環塢,絕不在漸南逗留,率領我們一班師友,立時回轉淮上和華山,小民們感恩不盡。”

陸統領點點頭道:“你們只管放心,我對於你們絕沒有留難之意,一定叫你們早早的離開這裏。只是你們這場是非,我聽辛老哥說,由這位王老師令徒入潼關失書肇禍,引起了這片風波,更牽連上碧竹庵慈雲庵主的令徒楊鳳梅。聽說庵主這位令徒,也就是曾在江南服官十年、愛民如子的楊二老爺的令愛。這位楊文煥在江南作官頗有政聲,所以有其父,必有其女,有那麽廉潔自守的父親,更有這玉潔冰清的女兒,真是難得的很。本統領很想見見這兩人,不知他們可跟在身旁麽?”

鷹爪王忙答道:“統領大人過獎,他們全在外面伺侯,小民叫他們進來拜見大人。”

鷹爪王跟著轉身來到客廳門口,這可不願意叫別人傳喚他們,因為自己得囑咐他們幾句話。

遂親自走出客廳,到賓館門口,把華雲峰、楊鳳梅叫到面前,低聲囑咐兩句,帶著他們來到客廳,自己替他們報著名字,叫他們兩人拜見陸統領。

華雲峰和楊鳳梅給統領大人行過禮,站在那兒靜聽著大人的吩咐。

這位陸統領先向華雲峰仔細問了一番,家鄉住處,以及所學的本領,觀在家中還有什麽人。

華雲峰把自己的出身來歷,以及自己現在只剩孤身一人,所以願意在師父身旁多效幾年力。

一來稍報師父辛勤教誨之恩,二來自己也不願意回轉故鄉,依靠在族人的檐下,情願追隨師父在江湖上行道,所以雖然已經出藝數年,尚沒離開清風堡。

陸統領聽了,說了聲:“很好。”

又向楊鳳梅問道:“楊二老爺現在辭官不作,退隱林泉,他在江南宦海中,頗有政聲,沒有不景仰他的。姑娘你既是名門後裔,又拜在西嶽派慈雲庵主的門下,得庵主的慈悲,更是令人可喜。這次遭到鳳尾幫幫匪的劫掠,竟能為家門保全家聲,為師門保全威望,為自身保全清白,這實在太難得了,姑娘稱得起‘巾幗須眉’四字。”

楊鳳梅向統領大人致謝道:“過蒙大人謬贊,難女實不敢當。此番被幫匪劫掠,難女已經憤不欲生。一個閨門女子,被幫匪掠劫著迢迢千裏,來到浙南,才被恩師等把弟子救出去,但是已足為女兒身清白之累。難女本想著橫劍自刎,只為老母在堂,父親身陷大營,落在吳提督手內,生死不明,吉兇莫蔔。難女所以忍辱一時,希望早早的能回到華陰縣,和難女的生身父母能見一面,難女死也甘心。”

楊鳳梅這番話說得個陸統領連連嘆息,向楊鳳梅道:“姑娘很可以不必這樣想。一個人一生的遭逢,誰也保不定不遇上意外的事,只不過各人的意志堅定,把腳跟站穩,任憑他遇到什麽樣的危難,終歸能得度過。至於那些細微事,無足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