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誘敵蹤莽猿墜澗(第5/5頁)

鷹爪王暗暗詫異,憑自己這身本領,明是看出有夜行人,緊跟著趕到近前,竟查不出一點跡象。

立刻把林中遍搜了一番,自己終不信是眼岔,本打算是仍投潼關廳附近福星店,這時倒不得不加一番小心。

暫時要隱秘行蹤,以防萬一,遂趕奔華山,想在此絕頂摘星崖寄跡,離著大營也近。

想到這,立刻繞著大營後,竟奔西嶽口峰。

這摘星崖雖則是人臨不到之處,當年探幽訪勝,曾一登臨。

趁著一鉤斜月,滿天星鬥,穿過萬松坪、鷹愁嶺,一下斜坡,恍惚似一團灰影,竟從摘星崖的懸崖上去,快逾猿猱,憑自己夜眼的功夫竟辨不出是人是獸。

鷹爪王怦熱心動,暗道:“怪哉!憑我王道隆這身的武功,縱橫江湖二三十年,今夜兩次可疑的情形,始終沒看出是怎麽個道路?難道二次出世,還要栽在潼關麽?”

把精神抖擻,氣納丹田,抱元守一,相度好了進退取避之路,施展淮陽派獨得之秘。

雙臂一分,騰身一躍,先點上橫架山澗的古松樹上,只輕輕往上一點,騰身再起,已到了摘星崖下,運用“飛鳥淩波行功輕身術”身軀一縱,就是三四丈高。

只揀那荊棵蔓草、危石巉巖,落腳處只要有一點憑借,只輕一點,立即騰身飛起來,嗖嗖的一連十幾縱身,已到了崖頂,上面高插雲表,夜風勁厲,吹得那草木時時發出嗖嗖的怪響。

這摘星崖上只有一二丈的面積,雖則地勢不大,亂石起伏,草木叢生。

鷹爪王回身望了望下面,只有邊山那座烽火台,有幾點星星之火。

再往吳提督的大營看去,沿著山腳下橫接數裏,營中的燈火雖多,遠望去如同疏星時隱時現,已看不清營幕的所在。

鷹爪王回憶當年曾到摘星崖,記得上面有兩處似乎象洞穴似的山壁,雖不大,足可容身,略避風露。

遂轉身來,撥著荊棘亂草往裏走。

哪知往裏走了二三丈,眼前頓成異狀,腳下不止於蔓草荊棘似經過人工的鏟除,連那長成的樹木,全經人伐去,清除出一條平坦的石路。

並且上面連猿猻獸跡也不見,只有較大的樹頂上,時有怪鳥夜啼。

鷹爪王雖是久歷江湖的成名大俠,也不禁驚疑卻步,仔細看了看,一定這上面已有人寄跡。

遂把全神貫注到四面,往前試著探看。

見丈外是平地突起一座石峰,高僅丈余,形如屏風,矗立當路。

再看地上草跡,繞著石屏的兩旁,全是修整過的道路,鷹瓜王遂奔石屏左邊走來,才走出二三步,突聽得石屏後有人喝聲:“擅傷統兵大員,還想在摘星崖匿跡,這場官司你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