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四章 驅水折劍(第6/7頁)

“大司徒讓我們去別的地方調兵,而不是調宛城之兵?!”王鳳突然恍悟道。

“不錯,擁有兵符,便可調集附近眾城的所有兵力,除宛城之外,其它諸城的兵力是可以隨便調遣的!”劉秀補充道。

“可是即使調集了定陵、郾城的兵力,我們也不過三萬余人,憑這點人馬能夠抵擋王邑的百萬大軍嗎?”張卯仍有點擔心地道。

“三萬大軍自然不能勝百萬大軍,但若昆陽城中有三萬大軍死守,即使對方有百萬雄獅,我們守個十天半月也不會成問題。以昆陽之堅城,全民皆兵也有五萬余眾,王邑也難討到大的好處。而宛城一破,我們的大批援軍便能趕到,到時內外相合,自然可解昆陽之圍。只不過這之中的日子會很艱苦,如果有人害怕吃這種苦的話,我不反對他自己一人去降敵!”劉秀沉聲道。

眾將頓時不語,他們明白劉秀的意思,而且這也是惟一的可行之法,除非他們想去投降,但那樣立刻會身死城中。

“如果王邑到時分出五十萬大軍圍昆陽,另外再以五十萬大軍阻宛城援兵呢?”李軼問道。

“那到時候我們便惟有突圍!但這種情況是不會出現的,若你是王邑,既然已決定一路消滅我軍,你們會不會聚中全力將昆陽夷平呢?”劉秀反問。

李軼不答,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到時若真的如此,但只要能奪下宛城,我們三萬兄弟戰死沙場又有何不值?我們以自己的鮮血換得千萬百姓的幸福,讓天下人看到希望,我們也應該感到光榮,感到驕傲,我們的兄弟、我們的百姓會永遠記住我們的!”劉秀激昂地道。

稍頓,又道:“我們揭竿而起是為了什麽?真的就只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嗎?這麽多無辜受苦受難的百姓指望著我們,難道我們不覺得應該為他們做點什麽嗎?而現在,正是需要我們為他們的希望出力的時候!我們能退縮嗎?即使我們苟且地活了下去,又有何面目面對自己?面對死去的兄弟們?面對那些無助的父老鄉親?”大殿內頓時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每個人的心中都似乎激起了一股熱潮。他們都是刀尖上舔血過來的人,親眼見過無數的戰友倒下,可是他們仍然活著,雖然知道活著是多麽美好,卻更清楚苟且偷生的痛苦!他們已不止一次地面對死亡的威脅,但每一次都挺過來了,並堅決地活著。

“困難是有的,死亡也隨時存在。死有重於泰山,輕於鴻毛,大丈夫便要戰死沙場,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這又有什麽可怕的?你們去看看我們的戰士,哪一個是怕死的?我決定去定陵和郾城搬兵,誰願與我同去?”劉秀昂然道。

“我願意!”說話者是一直都沉默的宗佻。

“好!宗佻將軍願與我同往,我希望安國公和大將軍能在昆陽堅守此城,等待我們來大破王邑,然後再回宛城大宴三天!”劉秀欣然大笑道。

王常也大笑,劉秀必勝的豪情頓時激得眾將都豪氣沖天,眾將紛紛報名願一起同往。

“大家想清楚,此次我們沖出重圍很可能是九死一生,在城外等待我們的是百萬敵軍,我們的昆陽已被包圍了數十重!”劉秀再一次提醒道。

“生有何歡,死有何懼?”宗佻豪言道。

“好個生有何歡,死有何懼!我們都想好了!”眾將同聲答道。

“好,今夜就我們十三人殺出敵營,讓他們看看,百萬大軍也不過爾爾!”劉秀大笑道。

“光武將軍放心,昆陽便交給我和大將軍,為了能回宛城大宴三天,你一定要好好保重!”王鳳也頓時豪情狂湧道。

眾將皆將手緊握在一起,刹那之間,殿中再無尊卑身分之分,有的只是同生共死患難之情,因為每一個人都明白這一戰的艱辛!每個人都明白,也許明天再見到對方時可能只是一具沒有生命的屍體,也有可能以後再也不可能相見。因此,在這最後的時刻,每個人都分外珍惜,每個人都不再拘泥於世俗的觀念。

“讓我們設下酒宴,先為十三位英雄餞行,以壯行色!”王常提議道。

△△△△△△△△△

“小小的昆陽,巴掌大的一塊地方,一攻即破,也敢與我相抗?”王邑在視察了昆陽城之後傲然道。

“我們發現下午有快騎入城,定是城中之人已出去求了救兵,元帥不可不防!”陽浚道。

“哼,我就怕他救兵不來,他們來多少殺多少!綠林賊匪不過十幾萬人,又要分出一大半圍困宛城,便是把其它的全調來昆陽又能有多大作用?我以二十倍的力量還怕他區區救兵?真是笑話!你看看我們攻城的器械是何等精良,何等之眾,這便是準備我們遇城破城、遇敵殺敵所用的!”王邑不屑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