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十一章 亂世商機(第5/7頁)

現在小刀六的主意和所從事的生意也正合天虎寨的胃口,如此一來,不僅可使天虎寨的生意網做大,也可以給自己更多的經濟來源,以讓自己去做更多的事。

林渺順大道直行,一路經過了陽翟、穎川又到父城的聚英莊住了一日,但卻沒有見到任光。此番任光回信都,是因為其父信都太守病危。

[注:信都,指今河北省翼縣一帶。]

傅俊等皆不舍得讓林渺走,但林渺有急事,他必須先趕去邯鄲,否則的話,白玉蘭與王郎之子王賢應完婚之後,那一切便已經遲了,盡管只在父城呆了一天,但他仍是心焦如焚,不過,他知道,此刻距王賢應與白玉蘭的婚期尚有一個多月,因為快過年了,在年底肯定是太倉促了,而白玉蘭與王賢應的婚期便定在元宵節那天。因此,至少還有一個月時間,這一個月的時間卻絕不長,因為林渺會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或者是會遇上太多的麻煩,畢竟在北方,他人單勢孤,或者可以去信都求助於義兄任光,但若想去漁陽請吳漢和沈鐵林相助的話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在時間上不允許。自父城到漁陽便要近二十天,這一來一回,一個月便已過去了,只有信都不太遠,不過,想到任光之父病危,林渺也不知任光有沒有空隨他去邯鄲。

事實上,無論在公在私,林渺都絕對會到北方去,不僅僅是白玉蘭的事,因為怡雪也希望他去北方。只是,如果不是白玉蘭,他也絕不會這麽急著趕往北方。因為在宛城之外,他還有許多事情沒有辦妥,而對他來說,北方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

離開宛城的第七天,林渺才趕到洛陽,而且這一路上皆是快馬疾馳。當然,有金田義、猴七手這兩個老江湖為他打點行程,他不用費太多的心去準備什麽,一切事自有兩人打理,這使他一路上並不怎麽辛苦,反而讓林渺學到了許多出遠門和行走江湖的經驗,而這些是昔日在宛城做混混時所不能學到的。

林渺出遠門的次數並不多,要麽是隨軍東征,要麽便是南下雲夢,但還是第一次到洛陽,宛城雖也是繁盛一時的名城,在整個神州大地也可以排在前五位,但其繁華還是要比洛陽遜色一些,城市排名之中,長安排第一,洛陽則可排在第二,而宛城則只能排在第五位,北有邯鄲,東有臨淄,不過,北方太亂,邯鄲雖在名義上排在宛城之前,但實際上只會遜於宛城。倒是臨淄確實極為繁盛,但與宛城也差不多,惟洛陽與長安才是真正地排在這幾座大都會的前面。

[注:當時秦漢時期,宛城是六大都會之一,六大都會分別是:長安、洛陽、邯鄲、臨淄、南陽(宛城)、成都,這是當時最大的六座都會城池。]

洛陽城,南臨洛水,倚險而立,北面則靠黃河,水道暢通,也使得洛陽在這兩河流域之中形成了一處獨特的環境。

洛陽城,向有“天下之中”之稱,早在西周時,便在洛陽營建了成周城與王城,開始作為軍事駐點,用以威鎮“殷頑民”。這裏地處“天下之中”,為“都國諸侯所聚會”之地,故逐漸由軍事要塞變成了政治中心和工商業城市。春秋戰國時期,洛陽成了東方諸國與秦國作戰的要地與貿易必經之地,可謂“東賈齊、魯、南賈梁、楚”,其城池之大,僅次於長安城,四圍長近四十裏。

只看其城門,便可知其比宛城要氣派多了。南面有三座寬大的城門,中間的城門竟有三大門洞,每個門洞都可並馳三車,確實氣派非凡,雖然南北諸方戰亂不休,但是洛陽城外依然是車水馬龍,往來之人絡繹不絕,三教九流甚至連胡羌異族之人也多出入其中,確實是什麽樣的人物都有。

猴七手也是第一次到洛陽,也像個土包子進城一般,不過林渺自小生長在宛城,雖宛城不及洛陽大,但也是繁盛一時、商賈雲集之地,他見過的世面絕不少,因此雖驚於洛陽的氣派,卻也並無過激表現。

“今晚,我們便在洛陽住下吧,明日再趕路。”金田義提議道。

林渺點了點頭,反正也不急在這麽一下午的時間,他也想在這洛陽城中逛逛。

三人並騎行入城中,城中之道極為開闊,十馬並行都不會顯得擁擠,道旁的店鋪比比皆是,順著大道行不多遠,便聽身後一陣急促的蹄聲響起。

“讓開!讓開!薛大公子的座駕到……”一陣喊聲加上蹄聲,使林渺不由得扭頭望了一眼,卻吃了一驚,只見身後竟有近兩百騎持弓負箭的家將打扮的人,如眾星捧月般護著一名錦衣漢子旁若無人地自大道上奔來。

在洛陽城中居然有這麽多人敢公然持弓負箭,而且這群騎士如此肆無忌憚地橫行,確實不能不讓人吃驚。看這些人的樣子,也不是官兵,只不知那些守城官兵怎會敢放這些人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