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八章 寒潭奇緣(第3/7頁)

“撤出宛城,只是一個步驟!”劉秀知道自己不能不說話了,肅了肅嗓音,又道:“相信大家也聽說過綠林軍的下江兵在藍口集吃了敗仗這回事吧?”眾人皆點頭,王常和張卯在藍口集吃了敗仗雖是近幾天的事,但是這些消息傳得極快,幾乎只是在第二天宛城便收到了戰報。

“竟陵雖有堅城,但是王常也無法守住,可見嚴尤和陳茂之來勢是如何強猛!”劉秀頓了頓道。

眾人不由得不解,王常戰敗藍口集及嚴尤、陳茂的來勢與宛城又有什麽關系?眼下來攻宛城的人只是那並不太擅領兵的王興,而不是嚴尤和陳茂這兩員朝中猛將,而且藍口集距宛城近千裏,嚴尤和陳茂所領之兵根本就不可能作為王興的後援力量。

劉秀淡淡笑了笑,他知道沒有人明白他所說之話的意思,隨即又悠然道:“大家以為嚴尤和陳茂大敗王常所率之下江兵後會做什麽?”“當然是平定南郡了!”雀次脫口道。

“我看嚴尤不會先平定南郡之亂,而會先對付綠林軍!”李軼從容地道。

“李將軍何以見得?”雀次有些不服氣地反問道。

李軼悠然笑了笑,從容地道:“嚴尤為王莽征戰天下,少有敗績,此人智勇雙全,當然善於審時度勢。南郡秦豐雖然要除,但秦豐之軍隨時可入雲夢澤避過大軍之襲,再以小股作戰拖住官兵。因此,如果官兵想滅秦豐,就必須打長時間清繳戰的準備,耗時耗力耗財。便是王莽不知道這一點,嚴尤又怎會不知?”眾人聽李軼如此一說,皆點頭稱是。

李軼吸了口氣,又接著道:“而嚴尤的軍備並不適合打持久戰,另外,他也沒有太多的時間與秦豐對耗,亦不敢與秦豐多耗!”頓了頓,李軼繼續道:“綠林軍因一場瘟疫使其聲勢大弱,氣焰更是大不如從前,還弄得四分五裂,分裂成下江兵、新市兵和林平軍三支,而眼下這三支義軍各自休整,欲恢復元氣。試想,嚴尤敢給這幾支義軍以休整的機會嗎?要是官兵與秦豐耗上了,等他們回過頭來,綠林軍再次整合,只怕嚴尤也是回天乏術了,而官兵這新勝的銳氣也必定白白浪費。是以,如果我是嚴尤,就一定會舍秦豐而不戰,對王常窮追猛打,然後整軍北攻綠林軍,趁自己氣勢大盛而綠林軍氣勢大弱之機,一舉將綠林軍擊破!”“李將軍所言甚為有理!”宋義和眾人皆點頭贊同。

“可這與我們要撤離宛城又有什麽關系呢?”雀次仍然不服氣地問道。

劉秀不由得笑了笑道:“剛才李將軍的分析正與我意見相同,這之間和我們宛城可大有關系!”說完掃了眾人一眼,接著道:“宛城雖為堅城,但四野平闊,若死守此城,守之數月或無問題,但如若想以此為據地四面進擊的話,卻是絕對不夠。平原之地,以馬戰為上策,我們雖有戰士、糧草和士氣,但騎兵卻是我們最為缺乏的。因此,我們不棄宛城,便只有死守宛城,否則與官兵騎兵一戰,必定有敗無勝,可是我們起兵的願望是什麽呢?”頓了頓,劉秀加重語氣道:“是復高祖之業,解救萬民於水火,而並非占地為王!所以我們要棄宛城而去並不是盲目之舉,這是以退為進!”“或許,舂陵無宛城之堅,但卻有地形之利,我們的力量正在興起,兵有勇而無紀,人眾而無法!我們重要的不是如何守住這座城,而是要保住我們的戰士,要讓其強大,讓其成為有組織、有紀律的精兵!如果我們陷身宛城,便根本沒有練兵的機會;而若合兵舂陵,借地形之便,官兵絕不敢貿然來攻,這便給我們留下了休兵整頓的時間,也給了我們壯大發展的空間,以一座城來換取這些時間和空間並不虧!不知大家認為如何呢?”劉秀悠然問道。

眾人皆不語,事實上這是一個很難衡量的問題,誰又真正說得清呢?因為未來的事情會如何發展只是一個未知數。

“當然,若只是因為這個原因,也還不值得我們撤出宛城!畢竟,宛城地方富饒,交通便利,乃南北要塞,如此重鎮,舍之確實可惜。但是,我們應該看到有利的一面和其不利的一面!”劉秀隨即又道。

“剛才說到,嚴尤若要對付綠林軍,這對我們的處境可謂是極為不利!要知道,綠林軍是我們南方的屏障,若是綠林軍崩潰,我們便是擁有宛城富饒之地,但敵我兵力懸殊,在官兵四面合圍之勢下,我們便成孤軍,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最為不利之處!

“各路義軍唇齒相依,單憑任何一支的力量都不足以硬撼官兵。正如綠林軍,分則各個擊破,合則讓官兵聞風喪膽。因此,目前我們與舂陵合兵乃是刻不容緩之事。若只是與舂陵合兵,讓舂陵兵北進宛城也可,但這一路上逆流而進,絕對會損失慘重,而且僅只與舂陵合兵仍然勢單力薄,我們最重要的乃是與綠林軍合作,方能夠穩住我們眼下已得的戰果,然後再舉兵北上。只要聯合了綠林軍,再以綠林山一帶地形復雜之處為根據地,我們就可立於不敗之地,而後再圖發展又豈是難事?因此,我們此去舂陵雖是與舂陵合兵,實是支援綠林軍,尋求聯盟共舉之大計。屆時,東有赤眉,南有我南陽大軍,北有銅馬諸軍,讓王莽兵力分散,復高祖大業並不是難事,大家以為然否?”劉秀侃侃而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