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十二章 儒家大義(第2/7頁)

“鄭老莊主客氣了,鄧禹若有時間定當拜訪!”鄧禹客氣地拱手道。

林渺亦連忙稱謝,他其實對廳中之人都不甚熟悉,只好唯唯諾諾地應稱。

白玉蘭見他那樣子,差點笑出聲來,忙介紹道:“這位是聞名南陽的大儒鄭芝先生,乃前朝大學士。”“噢,久仰久仰。”林渺恍然。

“不知林公子師法何家呢?”鄭芝客氣地問道。

“晚輩自幼隨父讀過幾本聖賢書,應算是家傳之學。”林渺客氣地道。

“不知令尊大人是……”鄭芝又問道。

“家父乃市井小民,說出來先生也不會知道。”林渺坦然自若地笑答道。

“那林公子可聽說過'林策'其名?”鄭芝突然問道。

林渺一震,有些訝然,回答道:“正是家祖父,難道與先生曾相識?”鄭芝笑了笑道:“難怪林公子有如此才情。不錯,老夫確實曾與令祖父有過兩面之緣,最後一次相見是令祖父去參加百虎觀大會之前,我曾向他求教。後來令祖父去參加白虎觀大會後,便再無緣得知其下落,卻沒想到今日遇上故人之孫!”“哦,原來令祖父當年也曾參加過白虎觀大會。”董儀和在座的諸人皆大訝,包括白玉蘭,但惟有林渺苦笑,他可不知道這些,他生下來才五歲,爺爺便去世了,父親也自那時開始消沉,仕途不得志,家業被敗,他也便開始了痛苦的童年。對於祖父的往事,他只是偶爾從父親口中聽說一些而已。

白玉蘭得知林渺的祖父曾參加白虎觀大會,自不再懷疑林渺的才學,卻不明白為何林渺會出身市井,按理應該是書香門第才對。對於這一點,不僅是白玉蘭,便是鄧禹也感訝然,知道原因的只有林渺自己,因為他對家庭的沒落感受最為深刻也最為直接,但他卻不會將之告訴這裏的任何人。

鄧禹僅知林渺生在天和街,其父為一窮儒,倒沒有料到其祖父也曾是顯赫一時的大儒。要知道,當年能夠參加白虎觀議事之人都是德高望重、才氣聲名遮蓋一方之儒士,因此林渺雖家境沒落,但其文化底蘊仍然存在。

[注:漢景帝時大會白虎觀,在近兩百年後,由古文學者班固整理,寫出了《白虎通》,把今文經學系統地作了總結。而此時已是在東漢章帝之時,章帝於建初四年,“大會諸儒於白虎觀,考深同異,連日乃罷,肅宗(章帝)親臨稱制,如石渠故事”,白虎觀議奏的規模和經歷的時間,都要超過石渠閣議奏,但這卻是第二次白虎觀大會。]

林渺再與眾儒談了一會兒,卻已不耐這種氣氛,借故拉著鄧禹便走,留下白玉蘭陪眾儒。雖然林渺家學淵源極深,但畢竟生在市井,哪習慣這種咬文嚼字的腔調?

鄧禹也巴不得借故脫身,不顧廳中諸人的挽留,徑直而去。這些人自不能怪鄧禹,因為人家好友相聚,自然希望有一片自由的天地,要怪也只能怪林渺不給面子。所幸,白玉蘭也學識過人,不時提些問題,而有如此美人相伴,倒使得廳中的氛圍仍很活躍。

“鄧兄今日來此應不止於談經論文吧?劉兄現在怎麽樣了?”林渺拉著鄧禹步入花園,淡然問道。

“自然不是,大哥他現在很好,正在宛城。我今次前來湖陽世家是想訂制十艘戰船,以備我軍南下之用。”鄧禹並不隱瞞,悠然道。

“那可真是太好了,不知道劉大哥何日南下?他幫我殺了孔森那狗官,等於是幫我報了大仇,如果有機會,真想再回宛城看看。”林渺興奮地道。

“這個還不簡單?只要你願意,待我這裏事畢,便立刻與我返回宛城!”鄧禹也大為歡喜地道。

林渺不由得苦笑道:“我也想去,可是我答應過要留在湖陽世家,只怕這次是不行了!”“哦?”鄧禹有些意外,但是卻並沒有作太多的表示。他見林渺與白玉蘭同入客廳,便隱隱猜到了一些什麽。

“阿渺是怎麽來到湖陽世家的呢?”鄧禹轉過話題問道。

“當日,我落入淯水之中,是他們救了我,我也便到了湖陽世家。對了,如果鄧兄回宛城,請幫我向天和河的鄉親們詢問一下老包和小刀六幾人的下落,若能見到他們,便告訴他們我很好!”林渺簡單地作答道。

“這個沒問題,湖陽世家也是個大有發展的地方,相信兄弟一定能夠有大顯身手的機會。今天見到你,比之昔日相見之時似乎多了許多當初所沒有的東西,整個人都煥發著一股濃濃的生機,想來定是因禍得福,使那烈罡芙蓉果發揮了作用吧?”鄧禹有些微感惑然地望著林渺問道。

“鄧兄法眼通天,這些日子來,我確實有許多變化,想必應該是烈罡芙蓉果改變了我吧。”林渺並不想將事情的真相說得太過詳細,而鄧禹也並不想問得太明白,那似乎並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