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第四章(第3/3頁)

這是韓信之所以猶豫的一個最大的理由。平心而論,韓信的智慧與遠見並不在他人之下,尤其是在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面前,他不得不為自己將來的聲名多加考慮。

“如果我換作是侯爺,就絕不會猶豫,因為,這是你我惟一可以奪得天下的機會。”英布看到韓信眼中遊移不定的目光,不由為他打氣道:“我可以為侯爺算算這筆賬,漢軍在垓下的兵馬共有五六十萬之眾,一旦攻破垓下,殲除西楚軍這十萬人馬,所損兵力最少也在十萬到二十萬之間,而此時,侯爺與我的兵力共有四十萬人,加上匈奴二十萬鐵騎,無論在人數上,還是在戰力上,我們都占據了絕對的優勢。既然如此,我們若不動手,更待何時?”

“幸好你不是我!”韓信似乎拿定了主意,冷然一笑道:“你只看到了事情的一面,卻沒有看到更深層次的東西。在我們家鄉有一句老話,叫做‘請神容易送神難’,匈奴鐵騎從苦寒的荒漠之地來到土地肥沃的中原,你想他會輕易地離開嗎?也許我們忙活了一陣,最終只是為他人作嫁衣。”

“這不可能!”英布猶豫了一下道:“我與冒頓單於有言在先,他不可能失信於我。當然,他也絕不會毫無好處就答應出兵,我已承諾,一旦事成之後,割燕趙五郡之地作為他出兵的酬勞。”

“五郡之地,實在不多,比之整個天下,五郡又算得了什麽?”韓信冷冷而道:“但問題在於,匈奴人未必守信,得寸進尺的事例也多得不勝枚舉,如果他們出爾反爾,請問大王將如何應付?”

英布頓時啞口,他的確沒有考慮匈奴人一旦得勝,會不會撤出中原的問題。在這個關鍵時刻,能夠從冒頓單於手中借得二十萬鐵騎,他認為這已經是一個不小的成就,又哪裏去想過更深層次的東西?

這倒不是英布缺乏見識,生性愚笨,實在是急功近利的思想讓他一時迷了心竅。此時冷靜下來,他覺得韓信的推斷出現的可能性不僅存在,而且很大,的確是值得自己深思的問題。

“不過,現在說什麽都已經遲了,他們正在趕往垓下的路上,最多不過七日,他們就會出現在垓下附近待命。”英布的眉頭緊皺,憂心忡忡地道。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韓信顯得十分深沉地狠聲道:“其實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有的事情看上去是大禍臨頭,只要你操縱得當,未必就不能將它轉化成為一件好事。”

英布被韓信的話嚇得一驚一咋,漸漸地已沒有了自己的主張,目光緊盯在韓信臉上,問道:“依侯爺高見,我們究竟該怎麽做?”

“一句話,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不能讓天下人負我!”韓信的臉上似乎多出了一股猙獰,在燭光飄搖下顯出幾分鬼魅之氣,令英布冷不丁打了一個寒噤。

“侯爺的意思是……”

“只要我們把握時機,充分利用戰場的縱深,就能夠讓這二十萬匈奴鐵騎為我所用,先行與大漢軍死拼,然後,我們在適時加入戰團,就可一舉坐收漁翁之利!”韓信冷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