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第2/3頁)

當西楚軍退到百步之時,竟然停止了退卻,一排旗幟迎前而來,向兩邊疾分,當中一騎若疾電般沖至前方,馬是烏騅寶馬,劍是開天巨闕,弓是射天弓,來者正是西楚霸王項羽!

項羽的出現,不僅止住了西楚軍如潮水般的敗退,同時也鼓舞了將士們幾乎消亡殆盡的士氣,大軍重新整隊而立,只不過用了一炷香的時間,又恢復了先前的有序。

當項羽森冷的寒芒緩緩劃向城頭時,數萬大漢軍將士竟然無人再敢作聲,只是靜靜地觀望著這位亂世的王者,仿佛都在同一時間為項羽霸烈的氣勢所震懾。在他們的心中,項羽不僅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王者,更是戰爭的一代神話。

這一鬧一靜,使得廣武城上靜得可怕,就好像是大戰還未開始一般,那沉沉的壓力存留在每一個人的心中,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

風,很輕,如情人的小手,拂過項羽剛毅而冷峻的臉龐,他沒有感覺到溫情,只感到心中一點點地發寒,眼前的一切都只說明了一個事實:曾經不敗的西楚大軍,又一次栽在了大漢軍的面前。

他覺得不可思議,似乎無法接受這麽一個失敗的事實,此次行動按照用兵常理,奇、快結合,完全具備了大勝的條件,應該稱得上是一個完美的戰爭範例,可是卻在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內,就被敵人打得以完敗告終,這對項羽來說,無疑是一個可悲的結果。

項羽無法找到失敗的症結所在,是以心裏一片迷茫,甚至在心中不停地問著自己:“難道這是天意?”

他不敢深思下去,只是當他的目光移到城下的那一汪猶在冒氣的沸水時,這才霍然明白:自己失算了一件事情,而這件事情讓自己敗得簡直無話可說。

以沸水攻敵,這無疑是亙古未有的一個創舉。古往今來,以水制敵的範例不勝枚舉,但以沸水作為武器,這是第一次。

項羽不得不佩服對手,同時也為自己的失算而懊悔。當他找到了自己失敗的原因時,又為如此簡單的原因感到不甘心。

就在這時,城頭上突然響起一陣若海潮般的歡呼,項羽聞聲而望,只見城頭上揚起一杆大旗,大旗之下,一個飄逸的身影出現在百萬人前,其舉止是那般的從容,其神情是那般的鎮定,揮手之間,真有一股君臨天下的王者風範。

“劉邦!”項羽的眼睛幾乎眯成了一條細縫,從縫中逼射出來的寒芒猶如利刃一般穿越虛空,直射向那人的臉上。

那人的臉上沒有殺機,有的只是一種勝利者的微笑,這種微笑讓項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卻又想不起來究竟在哪裏見過,因為無論項羽的想象力有多麽豐富,都想不到眼前的劉邦竟是紀空手所扮。

“好久不見了!故人重逢,卻沒有故人生逢時的喜悅,實是遺憾。”紀空手淡淡而道,兩人雖然相隔百步,但聲音中挾帶內力,聽起來就像近在咫尺。

“這只因為我們是仇敵,天生就注定的仇敵!”項羽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下來。

“到了現在,你一定很後悔,因為你曾經有不少機會可以將我這個天生的仇敵擊殺,卻最終放棄了。”紀空手明白,此時此刻,雖然兩軍的戰鬥已經結束,卻是兩個王者比拼的開始,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卻遠比硝煙彌漫的戰爭更加殘酷。因為,這是一場氣勢的比拼,它的勝負甚至可以影響到天下未來的走勢。

“你的確善解人意。”項羽冷冷一笑道:“你更應該明白,我既然有過很多次機會,就一定還會有最後一次機會!到那時,我想我不會放棄!”

“你錯了!”紀空手非常自信地道:“你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說有一個佛教徒,總是祈求佛祖保佑他,有一次遇上了水災之年,他爬上了一棵樹,當洪水淹到他的腰間時,從上遊漂來一截木頭,但他放棄了,因為他堅信佛祖一定會來救他。當洪水淹至他的胸口時,從上遊又漂來一個木盆,因為同樣的理由他又選擇了放棄。當洪水淹至他的頸項時,來了一艘小船,船上的人拉他上去,他不肯,依然堅信佛祖會來救他。就這樣,他死了,死後見到佛祖,他很生氣,質問佛祖為什麽不來救他,佛祖說:‘我給你送來一截木頭、一個木盆、一艘小船,你都不要,我又有什麽辦法呢?’這個故事聽起來好笑,但同時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機會一失,永不再來!”

“我一定會記住你這個故事的。”項羽的目光如炬,冷冷地盯在了紀空手的臉上。

自鴻門一別之後,項羽與紀空手在南鄭還有一次照面,在那次刺殺中,項羽只是象征性地出了一下手,其意就在於迷惑對手,讓紀空手以為自己精心策劃的刺殺已經結束了,卻讓真正的拳聖、棍聖、腿聖藏於暗處,伺機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