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第2/3頁)

“哦?”李秀樹的眼中閃動出一絲驚奇,望向那中年漢子,只見他不慌不忙地從懷中取出一小冊已發黃的絹書,雙手將之遞出。

“這是什麽?”李秀樹奇道。

“王爺只要打開就自然會有分曉。”中年漢子道。

李秀樹心生狐疑地看了中年漢子一眼,這才緩緩將絹書打開,一翻之下,不由渾身一震,整個人頓時變得亢奮起來。

“這是從何得來?”李秀樹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刻意將心中的狂喜壓抑下去,然後問道。

“這個王爺可以暫且不管,我只想問問王爺,這是不是《龜伏圖》的真本?”中年漢子得意地一笑,顯然將李秀樹的反應盡數收在眼底。

李秀樹仔細地審視著絹書的紙質,又翻看了其中的一頁,這才戀戀不舍地將絹書合上道:“不錯,這的確是《龜伏圖》的真本,當年就是為了它,本王與西域龜宗不知打了多少場血戰,最終還是沒有找到它的下落,想不到它竟然落到了你們大王的手裏。”

“這就叫機緣巧合,也是王爺命中應該得到這件寶物。”中年漢子微笑而道。

他當然知道這《龜伏圖》對李秀樹的重要性——數百年前,龜宗一門得以稱霸江湖,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歸功於《龜伏圖》,這《龜伏圖》共有上下兩冊,裏面所記載的是龜宗一門六大絕技,既有練氣法門,亦有招式圖解。曾有人言:“誰能得到《龜伏圖》中的六大絕技,雖不敢說無敵於天下,但江湖之上,未必有幾人可以與之爭鋒。”

百年前,龜宗出了兩個絕世武者,由於他們的心境不同,生存環境也不同,致使他們在對《龜伏圖》的理解上出現了極大的分岐,一怒之下,兩人各持一冊《龜伏圖》,創立了西域、北域兩大龜宗。自此之後,龜宗分裂,各成一派,漸漸沒落於江湖。

當李秀樹執掌北域龜宗之後,一直野心勃勃,希望能在自己的手中重現當年龜宗叱咤天下的盛景。所以,他絞盡心計,就是想得到西域龜宗持有的那冊《龜伏圖》。這數十年來,他曾經明搶暗偷,甚至不惜與西域龜宗血戰,但最終卻只落個兩手空空。原以為自己今生再也無緣西域龜宗所持的那冊《龜伏圖》了,誰曾想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就在他已經死心的情況下,有人竟把它送上門來,這實在讓李秀樹有一種“天上掉下餡餅來”的驚喜。

驚喜之余,李秀樹不由問道:“這《龜伏圖》一直為西域龜宗所有,你們大王又怎會得到它呢?”

中年漢子道:“王爺應該聽說過城陽一役吧,就在那一役中,西域龜宗的掌門為我大王所殺,此物便是來自於他的身上。”

李秀樹不由奇道:“西域龜宗一向不涉及世事,只是偏居一方,他又怎會到了軍中效力?”

中年漢子道:“他若不在田橫軍中,此物又怎會最終落到王爺手中?看來一切都由天定,王爺還是笑納吧!”

李秀樹將《龜伏圖》小心翼翼地收入懷中,臉上漸漸露出了一絲笑容,客氣地道:“使臣大人,請喝茶!”

中年漢子矜持地道:“有了這《龜伏圖》,王爺應該相信我們大王的誠意了吧?”

“你說什麽?”李秀樹笑了起來道:“什麽《龜伏圖》本王可不知你到底想說什麽。”

此言一出,那中年漢子的臉色驟變,驚道:“王爺,你這是什麽意思?”

“沒什麽意思。”李秀樹淡淡而道:“你錯了!你們的大王也錯了!《龜伏圖》對我是很重要,但我不能因此出賣我的國家與民族的利益,我首先是高麗國親王李秀樹,然後才是北域龜宗的宗主,我一向將自己的這兩重身分分得很清楚。”

這樣的結果顯然讓中年漢子瞠目結舌,悶了好半晌,這才似乎理到了一個頭緒,道:“如果王爺真的是為了高麗國的利益,就應該與我們大王合作,而不是與韓信聯手!”

李秀樹冷然道:“你說得很對,如果我們高麗國與你們大王聯手,的確有不小的成功機率。但是,當你了解了我們高麗國真正的戰略意圖時,就會發現,項羽絕不是我們要選擇的最佳人選了!”

中年漢子感到萬分不解,道:“倒要請教!”

李秀樹的眼中閃出一絲異彩,精神為之一振道:“高麗是一個偏安一隅的小國,土地不廣,人口不多,是以它從來就沒有想過要兼並它國,成為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即使面臨大秦滅亡、諸侯並起的亂世,它也沒有這個野心,只想自保而已。這看上去有些怯懦,也有些保守,卻是真正的小國立國之道。”

李秀樹的言論顯然是中年漢子第一次聽說,不僅新奇,而且令人難以理解。其實,這並不是中年漢子太過無知,而是兩人所處的國度不同,文化背景也不同,是以他對李秀樹的思想難以理解。